母亲当街辱骂女儿抑郁!关于焦虑和抑郁,我有四句话要说

焦虑的人越来越多,焦虑的走向又大多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自己走向抑郁;

一种是把焦虑转给他人,迫使他人走向抑郁。

这两种,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悲剧。那么如何转悲为喜呢?

(如果您或者您身边的人也有这种情况,请一定耐心看到最后)


前情

今天看到一个关于母亲在马路上训斥女儿的视频,视频里的女孩不过是个高中生,穿着校服、背着书包。

女孩面对斥责的母亲,不停的跟她说:我是真的心里难受,是真的难受,我是抑郁了……

母亲依旧骂骂咧咧不停,指责女孩是为了逃避学习。

她完全听不见,或者说是选择听不见女儿的诉求。

母亲想当然地给女儿找了一个“无懈可击”的理由:逃避!

一对路过的夫妇听不下去,直接上前去劝说这位母亲,告诉她:

首先她不应该在大庭广众之下训斥女儿,这会让女儿怎么想?

其次,抑郁症是不分年龄的,每个人都有压力,跟年龄没有关系……

这位母亲还在辩解:哪有这么年轻就抑郁的?谁会这么年轻就抑郁了?……她吃不愁穿不愁住不愁,不过是要她好好学习,怎么就抑郁了?

这位母亲,全程说话声音都是高八度,激烈而又愤怒。

无疑,这是一位正处于焦虑又认知盲区的母亲。

幸好路人原本就是做心理咨询的,耐心劝慰,跟她比喻说:

这就好比孩子感冒发烧了,你不能说别人都不发烧,咋就你发烧,你咋这么不行。

心理疾病,她也是病,你不能总让都按照你预想的进行,这本身就是不对的,你看多好一女孩……

视频的结尾,这位母亲态度总算是态度软和了下来。

看完这个视频,我就特别想说些什么,对于焦虑和抑郁,我想我是有发言权的。

正因为自己经历过,所以我更能察觉到别人的情绪倾向可能,也更能理解。


焦虑人士分布广、比例高

若不是经历过并且知道的人,怕是很难相信,如今的焦虑和抑郁比例竟然有如此之高。

以下问题场景假设匿名:

你若是去问25岁以前的学业之外人士,不论男孩女孩,你焦虑吗?

他们大抵的回答多是:焦虑?为什么要焦虑呢?没什么好焦虑的,干就是了!

过了25到到30岁之间,你再去问,你焦虑吗?

大抵女孩子事业未成又感情婚姻飘忽不定的,年龄越长的,焦虑的身影会越多、越浓厚些。

而30岁之后,你再去问,你焦虑吗?

这个时候,若是事业未定,感情未稳的男士,焦虑的声音会渐渐多了起来,年龄越长越明显。

其实这样的问题不仅是在未婚人士身上,已婚人士同样比例高。

而大家的选择却出其不意的,大多都在逃避自己的焦虑,甚至‬以对抗身边人来掩盖自己的焦虑,这是很可惜的。


焦虑下的抑郁及四点应对建议

今日不讲男女,来讲讲焦虑来临时,我们要怎么办。

焦虑常常又是跟不安相生的,人若不安久了,没能够得以疏通,结果就会演变成抑郁。

而抑郁,不只是对心灵的伤害,更有对脑神经的伤害,最后又会回归到对生理特征的伤害。

当你突然觉得自己反应变迟钝了,总觉得自己是不是身体哪方面可能有问题,要警惕自己的潜意识,尽量自主把自己拉出来。

如果很不幸运,已经演变成抑郁了,请记住以下四‬点:

一、无压的工作能帮助你先存活下来。

给自己放松的空间来缓和,同时去做自己曾经喜欢的有成就感的小事情。

心情也是需要你告诉她,你想要并且在努力营造好心情,她会给你好的正向回馈的。


二、锻炼能帮助你抵抗身体免疫力的快速下滑。

锻炼不仅能增强体魄,重要的是能帮助释放积郁产生的毒素。

锻炼帮你舒畅开心口无法畅通的气流,以及平衡身体所产生的激素。

最后让身体各机能尽可能正常的运转。


三、读书能够帮助你医好自己的心灵。

善读不仅能医愚,更能使人开慧。

很多时候我们焦虑,是因为卡住了。

卡在了与人交往的问题上,卡在了事业不前的问题上,卡在了求而不得又不能自己放过自己的问题上。


四、如若久久不能自愈,请走进心理咨询室

他们的专业能够帮助你,这一点也不丢人,生病看医生是很寻常的事。

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智慧是可以习得的,习得智慧之后再去习得技能就不是一件那么难的事。

智慧和技能都习得了,所焦虑的那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不过是你要有一个长予的心,给自己时间成长,给自己时间沉淀。

人生没有太晚,如果晚了一定是你放弃得太早了。

只要不放弃,只要活得足够长,五十六十七十岁一样可以莲花盛开来。


你会问自己吗?

人若开慧,问题也就小了。

换个角度,问题真的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

当我们扪心自问的时候,我焦虑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焦虑?

没有又会怎么样?

有别的途径可以获得吗?

那些真的就是我需要的吗?

有没有那种没有的人,依然过得很好的?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有逆风翻盘,最后又赢得的人吗?

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

那么,接下来,我最紧要的是做什么?

其实,多轮地‬反问下来,我们往往能自己给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人生不可怕,怕的不过是你又想要,又不愿意学习,不愿意付诸努力而已。


写在最后

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就是,那些焦虑和抑郁的背后大多都跟最亲的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焦虑的父母更容易养出抑郁的孩子。

当吃瓜群众指责那些焦虑抑郁的人不够坚强、太脆弱的时候,殊不知人家过去的环境和所接受的给养以及现在身处的环境都跟你大不一样。

你又如何能做到如此轻易的去取笑和评判别人呢?

轻易去评判和取笑别人是一种不动尊重别人更不懂尊重自己的人,请保持‬‬那颗‬善良‬的发心‬。

这就好比一个壮士跟一个瘦弱的小个子在面对敌人的攻击时,

你说:欸,小个子,你怎么那么菜,敌人才刚出手你就歇菜了,真是丢人。你看看那个壮士,都把敌人打翻了……

肉体有体格,精神同样有体格之分,这不是简单一句谁对和谁错能划定的。

其实很多人并没有视频中女孩那么幸运,他们同样受到过压迫、不理解、谩骂和不接受他们的父母、亲人,却没有这样好心的路人来给他们的父母亲人解说。

最近常常听到一个词,那就是终生学习,学习不止是孩子的事情,更是父母的事情,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坚持不间断的事情。

而不是,你年纪大,你就对,你年纪大,你就有理。

小时候我们都知道,不会做的题要加强学习才能解。

长大了却变成了,遇到问题不是责备他人就是怪命运不公,运气不好。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运气不好,好运气都藏在所有的新的丰富的认知和良好的技能里。

做父母的学习做父母,做子女的学习做子女,当领导的学习当领导,当员工的学习当员工,做配偶的学习做配偶,做对象的学习做对象。

问题不就解决了绝大部份了吗?

最怕就是遇到不如意,把刻薄责怪和辱骂当成了唯一的解决办法。

最后,让身体和心灵都走出去,世界很大,别把自己和别人都关在小屋子里,可以‬吗‬?

母亲当街辱骂女儿抑郁!关于焦虑和抑郁,我有四句话要说

终生成长,不懂就问就学,首先父母得如此。

才能养出正念环境下自信而敢于舒张自我的子女。

相信他们自会长成参天大树的,这不是一时,而是一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焦虑   抑郁   女儿   母亲   小个子   壮士   当街   美文   子女   敌人   要说   比例   年龄   父母   人士   身体   女孩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