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言碎语录

碎言碎语录

“好学、立行、知耻”,构造以“刚健有为”主纲的华夏精神和内核,这种积极向上,拼搏奋进的契约典章延续的不仅是中华几千年的文化思想,还有生生不息的求索和人道的倡引,将人类生命的本性和机能引申的生活原则和思想的静动融合,提升到一个至高境地和思想纬度。

官天府地,裁成万物。宿学名儒告诉世人,人胜于天,调治自然,统理万物的理想宏图是可以实现的,应孜孜不倦的追求。正所谓: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天恒执其所能以临乎下,非有预乎治乱云尔;人恒执其所能以仰乎天,非有预乎寒暑云尔。于是给予我们一个取向,只要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与天斗,与地谋”,可以创造和改变自己的命运及生存的环境。

践形以尽性,必须“见之事、征诸物”,从而在事物中习行,这是有为上行的路径和做法。而宋代名儒主张“学以求复其初”,轻实学和身力健使宋、元、明之间,多数知识分子醉心于心性之谈。导致颜元讥讽宋、明儒者: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比之“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唤,对清朝两百余年统治所造成的精神麻木,最先召唤中华民族精神,最先觉醒过来的龚自珍,有着柔弱和自强之别。

天人合一。此为《周易大传》在本体论上持一种可称为“太极阴阳说”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文言)所说“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先天指在自然变化之前对自然加以引导,“后天”指遵循自然的变化。即天、人协调一致。这也就是,人对于自然既应有所因任,又应有所改造,人既应遵循自然规律,又应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天人合一”是一种关于人生理想、人的最高觉悟的学说,它发源于周代,经过孟子的性天相通观点与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说,到宋代的张载、程 颢、程颐而达到成熟。“天人合一”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汉代思想家董仲舒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程顾认为:“道未始有天人之别,但在天则为天道,在地则为地道,在人则为人道。人与天地万物本来是一体的,但因为私欲作怪,人往往只以小我为我,而不懂得天下无一物非我。这就是说,认识天地万物之道,才是真正自己认识自己。


心海观潮 2021.10.1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董仲舒   奉天   宏图   孟子   周易   能者   宋代   天人   中华   美文   人道   先天   语录   万物   后天   思想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