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过心流的人都知道,那深沉的快乐是自律、集中注意力换来的

↑↑关注我们

每天看书摘


体验过心流的人都知道,那深沉的快乐是自律、集中注意力换来的


《心流》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当我们体验到沮丧、焦虑、烦躁等这些消极情绪时,我们的内心是混乱无序的,这就是精神熵的状态,一旦内心由无序过渡到有序,个人的注意力会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同时伴有高度的兴奋和充实感,即产生了作者所说的心流的最优体验。


那么心流是如何产生的呢?米哈里认为首先是注意力,其次是有一个我们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而且你的付出会得到及时的回馈,这些回馈会让我们遗忘恼人的琐事,达到忘我的状态。


精选书摘

1.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2.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提图曾说:“人害怕的其实是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而非事物本身。”罗马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也曾写道:“外界事物令你痛苦并不是因为它们打扰你,而是肇因于你对它们的判断,而你有能力立刻消弭那种判断。”

3.控制意识最明显的指标就是能随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不因任何事情而分心。若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乐趣。

4.生活越改善而越不满足的矛盾表明,提高生活品质是一件永远没有尽头的苦役。其实只要我们在奋斗的过程中觉得愉快,设立新目标也没什么不好;但问题就在于一般人总把所有心力放在新目标上,不能享受现在,也因此与知足的快乐绝缘。

5.体验过心流的人都知道,那份深沉的快乐是严格的自律、集中注意力换来的。

6.无论如何,每个人能经历的事情就这么多,所以准许哪些资讯进入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实际上,这就决定了生活的内涵与品质。

7.弗洛伊德曾指出,“本我”与“超我”是争夺心灵控制权的两大暴君,前者是基因的奴隶,后者则与社会沆瀣一气,两者都算是“外界”。与它们相对的是“自我”,代表一个人在现实环境中真正的需要。

8.培养毅力应该从建立意识的秩序、控制感觉与思想着手,而且最好不要企图走捷径。

9.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所有心流活动,不论涉及竞争、投机还是其他形式的体验,都有一个共同点:它带来一种新发现、一种创造感,把当事人带入新的现实。它促使一个人有更好的表现,使意识到达过去连做梦也想不到的境界。简单地说,它把自我变得更复杂,自我因而成长,这就是心流活动的关键。

10.改善生活品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着去控制身体和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弗洛伊德   古希腊   肇因   忘我   哲学家   美文   深沉   注意力   外界   新目标   事物   意识   事情   品质   状态   自我   感觉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