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日记」259:Ganji长巡长巡②:最美的“诗篇”

「维和日记」259:Ganji长巡长巡②:最美的“诗篇”

  撰文/周磊·南苏丹·朱巴

  编辑/渝夫·中国·石家庄

  【渝言不止】

  在各种物资短缺、治安环境极差、手机2G信号都难以覆盖的南苏丹执行国际维和任务,需要的不只是吃苦耐劳精神,还有对军人职责使命的无悔坚守。

  从周磊的日记里,我们读到了中国军人宽阔的胸襟,更看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

  维护世界和平,中国从未缺席!

「维和日记」259:Ganji长巡长巡②:最美的“诗篇”

  今天是2021年8月18日,中国第七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抵达朱巴营地的第259天。

  昨晚22时50分,2号哨兵报告,在TOB(临时行动基地)西侧约300米处,也就是国防军军营方向传来两声枪响,让我们整夜如临大敌,干部轮流值班,快反班随时待命,整个TOB被紧张的氛围所笼罩。

  一大早,我们就急忙和国防军负责人沟通,了解昨晚为什么响枪。原来是昨晚他们的哨兵执勤过程中,发现有人在村子的道路上行走,就进行了鸣枪示警。得知事情的原委后,我们顿时松了一口气,但还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夜里发现有人在路上行走,就鸣枪警告,这在他们的观念中可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也许,是当地的紧张的安全局势让这些年轻的士兵特别敏感,但在我们看来,却又是那么不可思议。

  上午,我们派出一支短巡小队,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到甘吉周边进行武装巡逻,彰显联合国的存在,展示我们维护当地和平的决心。村子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巡逻队不到20分钟,就已经转完了村子开始返回。放眼望去,不远处的大树下,有几个懒散的国防军士兵,无精打采地坐在那里;一条简单的土路横穿整个村子,路两侧散落着几个零星的草屋,一切都是那么安静,我们基本上没有见到什么村民。镇长告诉我们,大部分村民因躲避战火,逃到了临近国家乌干达,这里没剩下多少户人家。

  此时,我对甘吉又有了新的认识。路边堆积的木炭显示,这里的村民以烧炭为营生,也饲养少量的牛、羊,还种了一些玉米,应该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村民们可以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在我们TOB周围,我还没有见到有人过来讨要食物。

  从昨天来到甘吉,我们也基本上和外界失去了联系,唯一的通联工具就是那部海事卫星电话,但通话效果也不怎么好,总是断断续续。手机所使用的黄卡、黑卡,基本上处于紧急呼叫状态,如果谁的运气稍微好点,偶尔也会飘来一段2G信号,上网是不可能的事,最多维持几分钟的通话。

  这时,突然特别怀念国内的生活,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享受着5G的网络,还有那些畅通的大马路……这些在国内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在这个连网络都无法覆盖的村子,就仿佛像天堂一样遥不可及。

  夜已深,远处的高山、密林融入一片苍茫,附近的村民早已入睡,只有不远处那点点灯光,是我们年轻的哨兵在黑暗中守候黎明,让这些村庄永远保持宁静,我想,这就是“中国蓝盔”追寻的最美诗篇吧!

  周磊2021年8月18日23时00分写于Ganji,渝夫2021年8月20日晚完善于中国天津河东

「维和日记」259:Ganji长巡长巡②:最美的“诗篇”

「维和日记」259:Ganji长巡长巡②:最美的“诗篇”

「维和日记」259:Ganji长巡长巡②:最美的“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乌干达   快反   河东   卫星电话   国防军   哨兵   诗篇   村子   美文   中国   村民   士兵   信号   昨晚   紧张   食物   事情   日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