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誉和宝玉

金庸有非常深厚的古典文学造诣,他不自觉地受到《红楼梦》的影响,他塑造的段誉呆气中带着侠气、痴性中又含有灵性。

段誉不但名字里有个誉(玉)字,举手投足都带着贾宝玉的影子。

甚至连他们最心爱的姑娘,都是一样博学多才,一样临花照水、弱不禁风呢。

段誉和宝玉

看看神仙姐姐的初次登场:

只见一个身穿藕色纱衫的女郎,脸朝着花树,身形苗条,长发披向背心,用一根银色丝带轻轻挽住.段誉望着她的背影,只觉这女郎身旁似有烟霞轻笼,当真非尘世中人……


眼前这少女除了服饰相异之外,脸型,眼睛,鼻子,嘴唇,耳朵,肤色,身材,手足,竟然没一处不像,宛然便是那玉像复活.……一双眼只是瞧着她淡淡的眉毛这么一轩,红红的嘴唇这么一撅……


段誉见她长长的睫毛上兀自带着一滴泪珠,心想:“前人云:‘梨花一枝春带雨’,以此比拟美人之哭泣。可是梨花美则美矣,梨树却太过臃肿,而且雨后梨花,片片花朵上都是泪水,又未免伤心过份。只有像王姑娘这么,山茶朝露,那才美了。

这样梨花带雨、弱不禁风的神仙般的少女,你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像不像绛珠仙子林黛玉?

而且,我猜,就连曼陀山庄的王夫人也借用了红楼梦的王夫人吧^_^

段誉和宝玉

金庸先生在段誉身上倾注了浓烈的艺术情思,熔铸了深邃的文化哲学基因,因此使得段誉与众侠迥异。

他有贾宝玉之如痴如醉之孽缘,孙悟空之翻天搅海之能耐,癞济公之笑拯生灵之心胸,光采照人,蕴意深厚,响当当地成为金庸武侠世界里独有的“逗侠”人物。

1969年金庸在一次访谈中对林以亮说了这么一席话:

“……有时不知怎样写好,不知不觉,就会模仿人家。模仿《红楼梦》的地方也有,模仿《水浒》的也有。我想你一定看到,陈家洛的丫头喂他吃东西,就是抄《红楼梦》的。你是研究《红楼梦》的专家,一定会说抄得不好。”

段誉和宝玉


01

段誉和宝玉都杂学旁收,保持好奇之心,却对家人眼中的“正统学问”不感兴趣。

宝黛初会之时,宝玉就问妹妹可曾读书,说明他尊重学问,钦敬有学识的女性。后又杜撰了一部《古今人物通考》,只为把“颦颦”二字送给林妹妹做表字。贾政带领一帮清客游赏大观园,顺便为各处景观题匾作诗,贾宝玉所题的景观名称和对联应时应景,新颖别致又天然性灵,这不是厌学的人可以写得出来的。他虽不喜欢正经书,但是该读该背的都过了一遍,只是把专注痴爱都给了闲书杂学。

他对新鲜事物保持着好奇心,又爱钻研女孩儿用的东西,他会捣鼓胭脂,也会对庄农动用之物大发好奇之心。就连刘姥姥的村野闲谈,他也听得津津有味。这样的人,并非不好学,而是不热衷于功名。

同样,作为武学世家段氏子弟,段誉却不想练武,反而对佛学和易经有强烈兴趣。父亲逼他习武,他索性逃课离家出走。

段誉就像学生时代的我们,最烦看应试的教科书,但是什么科幻世界、金庸武侠、名著小说之类的课外书却总是看得津津有味。我们对世界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想去探寻未知之谜的真相,也想去体验非同寻常的生活。

段誉和宝玉

段誉和宝玉都是贵族公子,别人眼中的纨绔。他们都是在深宅大院里长大,从小被人伺候,被家族寄予厚望,然而他们对这种被安排的命运并不是很满意。

宝玉眼里根本没金玉良缘,只有“木石前盟。然而他们并不能逃脱身上的宿命:

段誉注定要承担大理皇帝的责任,不管他喜不喜欢;

宝玉生在一个即将败落的世家,只能在呼啦啦大厦倾的命运中随波逐流,别无选择。

段誉和宝玉

02

段誉和宝玉虽然都是贵介公子,但对人都有仁义博爱之心,待人随和平等。

宝玉性格敏感温柔,常怀恻隐之心。他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他的朋友里既有王孙公子和纨绔子弟,也有穷亲戚和游侠戏子;对于青年女子,无论是贵族千金,还是丫鬟使女、他都关怀备至。他的关怀不仅施予年轻女子,还有贫苦老妪,以及花鸟鱼虫。

贾宝玉就像儿时的我们,会偷偷喂养流浪的小猫小狗,会将雨伞让给同学自己冒雨回家,会搀着老人家过马路一样。这就是他悲天悯人的温柔。

段誉和宝玉

同样,段誉虽地位尊贵(皇位第二顺位继承人),却宅心仁厚,以仁爱之心对待所有人。

那是因为段誉的伯父是个明君,父亲段正淳虽然有太多风流债,但也绝不是个坏人。而且段家虽然南面称王,行走江湖,却是依照江湖礼数。他们素不骄矜的态度,段誉自小习以为常,他在家中是幼弱,处处被长辈保护周全,于是他看见比自己弱小的人,自然而然也产生保护照顾之心,挺身而出,毫不畏惧,这也是他以爱还爱的结果。

刘亦菲版的神仙姐姐、林志颖版的段誉

段誉和宝玉

03

段誉和宝玉都一样不通世务,又呆又痴情,把女子个个看作尊贵的神仙对待。

罗丹当年有一句名言:

对于我们艺术家,温柔的女性是我们和上帝之间的媒介者。

段誉和宝玉

关于贾宝玉,鲁迅曾评:爱博而心劳(见《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以他独特的视角,敏感地感受到终日周旋于姐妹侍女之间的宝玉,对众女儿“昵而敬之,恐怫其意,爱博而心劳”。

可以说,宝玉有着过分的女性崇拜。

宝玉说:

“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他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于是终日“在内帏厮混”,钟爱女孩们的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

纵观整部《红楼梦》,不禁感叹,全书最值得爱的男人竟然是无用闲人贾宝玉。倒不是他那些贪欢、懦弱的表现值得褒赞,而是他深刻地体悟到在那个时代,人们给予女性的爱悦、同情、尊重和关怀是少之又少的,三从四德的纲常伦理,对女性来说是极不公平的。他身为一个贵族少爷,洞悉了弱者的悲苦。

平日里的宝玉呆萌温柔,亲和友善。他在任何场合都能独特而细致地摸索女性的情感,而自然地发生共鸣。

他记得晴雯手冷,便伸手替她渥着;他同情两边受气的平儿,为她精心理妆;他知道薛蟠要娶妻了,宝玉却替香菱耽心虑后;他劝说妙玉将成窑杯送给刘姥姥卖了钱度日;晴雯发脾气撕扇子,他说“响的好,再撕响些”;藕官烧纸,他不管原因是什么,直接掩护她;甚至连刘姥姥信口开河编的故事里子虚乌有的女孩儿,他都要追根究底……......诸如此类的事不胜枚举。

宝玉的这种形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前所未见、惊世骇俗,“宝玉之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面而知有此人,实未亲睹者”,这正是曹雪芹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段誉和宝玉

而金庸在《天龙八部》中也创作出一个崇拜女性的段誉

宝玉他将自己的居室命名为绛芸轩,自号绛洞花主。在大观园中他待丫鬟们如养花般细心体贴,为丫鬟执诸役,他没有觉得不妥,对方也没有觉得不妥。

而和宝玉一样,段誉对一切女子都自然而然地感到要为她们服务,从不考虑自己是否比她们地位尊贵,对他而言,男子天生就是要保护女子的。当钟灵试探他武功,弄得他鼻子流血,他的报复行动竟然只是“在她左右双颊上分别轻弹一下”;面对着帛卷上玉体横陈的裸女画像,他只觉得多瞧一眼也是对神仙姐姐的亵渎,急忙掩卷。

第十七回中,段誉和王语嫣两人共骑,一路他事事请示,到后来落到沟渠中,挣扎着爬起,第一反应就是忙问王语嫣“你…你没事么?”不仅呆气痴态尽显,还明显有宝玉的影子:唰唰的落下一阵雨来,宝玉看到龄官在雨中划蔷字,不顾自己淋成了落汤鸡,却忙着提醒龄官躲雨;哄玉钏儿吃饭时,热汤不小心撒了在了宝玉自己手上,宝玉倒先担心玉钏儿有没有被烫疼。

段誉和宝玉

不仅如此,在一些段落描写上,金庸也参照了《红楼梦》的手法。

比如段誉当面夸阿朱和阿碧的话:

我只觉老天爷的本事,当真令人大为钦佩。他既挖空心思,造了阿碧姊姊这样一位美人儿出来,江南的灵秀之气,该当是一举用得干干净净了。哪知又能另造一位阿朱姊姊。两个儿的相貌全然不同,却各有各的好看,叫我想赞美几句,却偏偏一句也说不出口。

这番话像不像《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宝玉对袭人、麝月、晴雯等人说的话?

反正我是立刻联想到了这一段:

更奇在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 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自说现在的这几个人是有一无二的,谁知不必远寻, 就是本地风光,一个赛似一个,如今我又长了一层学问了。除了这几个,难道还有几个不成?

段誉和宝玉

洞仙歌

金庸

输赢成败,又争由人算!且自逍遥没谁管。奈天昏地暗,斗转星移。风骤紧,缥缈峰头云乱。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梦里真真语真幻。同一笑,到头万事俱空。糊涂醉,情长计短。解不了,名缰系嗔贪。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

金庸对无量山洞的描写可谓美伦美唤,表现出一种亦幻亦真的朦胧美,是耶非耶,玄而又玄。

这一段描写也让人联想到《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自然也会想起那副著名的对联——“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更要想起“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特别是段誉和宝玉面对美丽女子(虽然段誉所见的是座雕像),都如出一辙地唤作“姐姐”。面对“神仙姊姊”的谆谆嘱咐,因不愿习武练功而逃家的段誉竟然可以改变自己的观念,练起武功来。

段誉和宝玉

04

向来痴,从此醉。宝玉是个情种,他总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而段誉也是天龙八部中的情痴(天龙八部中有两大痴人——武痴鸠摩智,情痴段誉。)

宝玉忠于本心,对黛玉的爱之深情之切,比起今天直男们“多喝热水”的尴尬关怀,简直是最体贴的人间情话。他关心林黛玉的起卧药食,可谓事无巨细。他担心黛玉饭后贪睡积食,编出了“耗子精”的故事与他玩笑,黛玉方不欲睡,他才放了心。太阳落山,还怕余热未散,林妹妹受暑;秋冬夜长,不忘问林妹妹:“你一夜咳嗽几遍?醒几次?”;黄昏雨夜探访,一手举灯一手遮光,小心仔细地看林妹妹的气色。

他时刻关注林黛玉的心思情绪,可谓体察入微。诗社雅集,李纨判了宝玉作品垫底,品评给黛钗二人诗作时,给了黛玉第二名。但宝玉只为林妹妹叫屈,说蘅潇二首还要斟酌。林如海病逝,凤姐笑道:“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宝玉道:“了不得,想来这几日他不知哭的怎样呢。”一时蹙眉长叹。周瑞家的来送宫花,被林妹妹怼了一场,贾宝玉吩咐丫头,说我与林姑娘打发了来请姨太太姐姐安。既表明了与林妹妹一致的立场,又帮林妹妹圆了场,做了人情......点点滴滴无一不是贾宝玉对林黛玉深切的爱护与关怀。

段誉和宝玉

段誉的性格里有和宝玉一样“痴”的方面。这也和他出场时十八九岁的年龄是脱不开关系的。段誉痴于茶花,痴于围棋,痴于《易经》。他为干光豪追杀坠入谷中,紧接着见到了茶花,便忽略了此时危险的处境,竟然赏起花来。正是对美的感知力,以及骨子里的痴和诗意,才导致他这种看似荒诞的行为。作者把《天龙八部》第十一回的回目定为“向来痴”,自然说的就是段誉,说他见了少女就不免起怜香惜玉之情。真真越来越像宝玉了。

“向来痴”的段誉,偏偏一路遇见的美貌女子大都是值得痴的好姑娘。世人都羡慕段誉人见人爱,每遇见一位妙龄女子,都对他无比倾心,念念不忘。他动情过的女孩先后有钟灵、木婉清、王语嫣。钟灵纯真甜美,木婉清美丽痴情,可谓各有千秋(说起来,他的情场战果,可能仅次于他那“天赋异秉”的父亲了^_^)。

段誉和宝玉


何美钿版钟灵

钟灵遇到段誉时才十六岁,段誉大她两岁。她对段誉的感情更像一个少女对异性的仰慕,天真又懵懂,或者说钟灵还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所以,她被神农帮押禁时,看到段誉和木婉清结伴来救她并不怎么生气,看到段誉为了救木婉清不顾性命,也没有生气。爱情是具有排他性的,看到心爱的男子和别的女子结伴而行、舍性命相救,不醋海翻波才怪,尤其是性格爱憎分明简单直接的钟灵。

相比而言,木婉清对段誉已经是情根深种了。从段誉骑黑玫瑰返回报信,不顾个人安危相救自己,便对段誉颇有好感,“和那些无情薄幸的男人不同”。而当段誉看到自己容颜之后,更是倾心相托。于是,即使聊天时木婉清说到钟万仇,段誉问一句“钟灵怎么样了”,木婉清立马敏感起来,“不许你老想着钟灵那丫头”,小女儿之态跃然纸上,这不就是一个小姑娘对自己情郎的娇嗔嘛!

段誉和宝玉

两个女孩能得其一相伴就已经是美事了,可是中途却发现原来都是自己的妹妹,也就只好断了念想。在得知自己是段誉亲妹妹时,钟灵和木婉清的表现也是截然不同的:钟灵难过一阵之后就释然了,说“从今以后我只当你是我哥哥就是了”,又活泼泼地玩去了。但木婉清得知后,却是万念俱灰,不认突然出现的爹爹,甚至连自小跟随的师傅也是妈妈都也不认了。她悲痛万分,连夜飞出王爷府,一路狂奔。为什么?为什么你是我哥哥?你既是我哥哥,我们便不能长相厮守了。我不要你做我哥哥,我要我们做夫君! 最后木婉清神志混乱,明知不可能,却还是听信“恶贯满盈”的话,听从他指引,只求“把段誉变成不是自己的哥哥,变成自己的夫君”。她只是在骗自己,明知不可能而为之。一往情深如此,令人叹息。

段誉和宝玉

蒋欣版的木婉清

直到段誉遇见与玉像神仙姐姐有九分相似的王语嫣,情不自禁地发痴发呆,竟就“从此醉”,我们才明白所谓的“向来痴,从此醉”的真意。好好一个王孙公子,被慕容氏家人百般奚落,被心有所属的王姑娘各种无视。直到后来的“枯井底,污泥处”,才终于赢得了王语嫣的芳心。

关于这几个姑娘,原文中有:

(段誉)转念又想:“要是我一生一世跟一个姑娘在太湖中乘舟荡漾,若跟王姑娘在一起,我会神不守舍,魂不附体;跟婉妹在一起,难保不惹动情乱伦之孽;跟灵妹在一起,两人从早到晚,胡说八道,嘻嘻哈哈。

段誉和宝玉

段誉和宝玉一样,都被人误解:

宝玉绝非滥情,他欣赏的女子众多,但钟情的其实只有黛玉一个,他是“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饮”。

同样,段誉也绝不是滥情。他对王语嫣是始终如一的,对钟灵、对木婉清的感情都不一样。

段誉的“从此醉”是针对王语嫣而言,不同于一般的痴,并非对其他少女怜香惜玉之情,而是对无量山洞里的玉像“神仙姊姊”的奇异痴心。当他一见到与雕像十分相似的王语嫣,就像着了魔一样在精神意志上不由自主了,他由爱生痴,情不自禁,刻骨铭心,神魂颠倒,无药可救了!尽管被心怀表哥的她一路无视与利用,又为她受尽慕容家族的奚落和嘲讽,内心的尊严受损、意志伤残、情感痛苦,则不必言,可他对王语嫣的追求仍然近乎疯狂。骨气和尊严,统统不要了。他甚至以“一只与众不同的癞蛤蟆”自居自嘲,只要是为了王语嫣,人家看不起他,他毫不介怀。只要王语嫣有危险,刀山火海他都愿意去救,而且都能超水平发挥。

段誉和宝玉

在第三十四回中,当人们用王语嫣生命要挟,逼慕容复投降,而慕容复却又拿不定主意时,段誉自告奋勇,大喊投降,全然不顾自己的王子身份,男子汉大丈夫的面子也抛到了九霄云外。但王语嫣一回到慕容复身边,段誉立刻就成了多余之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很多人觉得他很可怜,为了一个女子让自己变得如此狼狈不堪。可我觉得,或许段誉才是一个真正懂爱的人。只求自己之乐,那是爱自己;只有设法使她心中快乐,才是真正的爱她。人生不如意事本就十有八九,能像段誉那般不计后果地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吧。为了让慕容复娶王语嫣,段誉决定自己去娶西夏公主,无论如何都要成全她的幸福。他想:为了你,无论什么委屈我都甘愿忍受。可心下一想,我为你做事,倘若居功要你感恩,就不是君子的行为了,于是他又解释是因为奉了父亲之命才去娶公主,绝不肯居功,这也是痴到极致了。

段誉和宝玉

刘亦菲版王语嫣

05

段誉之爱,可谓由幻入真,这也和宝玉殊途同归了——宝玉的真爱是前世邂逅的“绛珠仙子”林黛玉。

段誉对王语嫣的痴情,铺陈了大半部小说,直到接近尾声王语嫣终于舍弃表哥投入段誉的怀抱(我看的是三联版,据说新修版里最后王语嫣还是和表哥在一起,段誉最终走出了执念)。大半部小说都在讲求而不得的故事。他对王语嫣的痴狂,简直超过了个人性质。虽感人至深,但却更像是对抽象的纯美、对人生对爱情本身的痴情。

但细心的读者稍加留意就能发现:段誉喜欢的其实并不是王语嫣,他喜欢的是玉洞中的神仙姐姐,喜欢的是喜欢神仙姐姐的自己。越是求而不得越是执着不休,“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如此苦苦追求,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蹉跎了大好年华。

当日,段誉身陷无量洞之时,已自忖绝无生理:

眼光转到石壁的几行字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当即转头去瞧那玉像,心想:“庄子这几句话,拿来形容这位神仙姊姊,真是再也贴切不过。”走到玉像面前,痴痴的呆看,瞧着她那有若冰雪的肌肤,说甚么也不敢伸出一根小指头去轻轻抚摸一下,心中着魔,鼻端竟似隐隐闻到兰麝般馥郁馨香,由爱生敬,由敬成痴。

过了良久,禁不住大声说道:“神仙姊姊,你若能活过来跟我说一句话,我便为你死一千遍,一万遍,也如身登极乐,欢喜无限。”突然双膝跪倒,拜了下去。

让段誉一见钟情的,从来不是王语嫣,而是无量山洞中的那座白玉雕像。

可惜的是,神仙姐姐终究不能活过来,而段誉为之沉醉为之疯狂的王姑娘,却不是神仙姐姐。

这正是“黄粱一梦”,“宿醉初醒”。这种苍凉感透彻心扉。

是以,段誉虽看似桃花运很好,他却也是三兄弟里面为情伤得最重最苦的。

段誉和宝玉

06

宝玉的性格中充溢着最自然的亲爱之情,时常毫不掩饰地表露出来。

《红楼梦》原文第二十二回,贾府元宵节猜灯谜,开始贾政在场,宝玉便唯唯而已,贾政去后,宝玉才放开,指手画脚起来。这时候王熙凤说了一句话:“你这个人,就该老爷每日令你寸步不离方好。适才我忘了,为什么不当着老爷,撺掇着叫你也作诗谜儿,若果如此,怕不得这会子正出汗呢。”这是凤姐打趣宝玉的话,我们来看宝玉的反应:说得宝玉急了,扯着凤姐儿,扭股儿糖似的只是厮缠。

宝玉对贾母也是如此,紧接着第二十三回里:

宝玉正在贾母处玩耍,听闻父亲贾政喊他过去,宝玉听了,好似打了个焦雷,登时扫去兴头,脸上转了颜色,便拉着贾母扭的好似扭股儿糖,杀死不敢去。

宝玉对贾母用这个动作,很明显是在向贾母撒娇求救,不愿过贾政那边去。

还有,原文第二十五回里:

宝玉从舅母王子腾夫人那里喝酒回来,进门见了王夫人,不过规规矩矩说了几句话,便命人除去抹额,脱了袍服,拉了靴子,便一头滚在王夫人怀里。

《红楼梦》里宝玉先后对凤姐、贾母、鸳鸯、王夫人等亲近之人都用了扭股儿糖这样的撒娇粘人的亲昵动作,这些人都是宝玉最亲近的人。

而段誉在玉虚观外重见母亲刀白凤,亦是亲热地伸臂围她的腰,搂她的颈。这幅受宠爱、喜欢撒娇的富贵公子的模样,活脱脱就是宝玉啊。

书中还写道他哄母亲高兴,要陪母亲吃饭。因为段誉跟宝玉一样,自幼生长在慈爱的环境里。他习惯了享受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其他长辈对他也是慈爱多于威严——他小时保定帝带他上拈花寺听黄眉僧说佛法,后来他身子充塞着真气,也是保定帝带他上天龙寺求治。鸠摩智来生事,面壁参禅的枯荣大师就叫段誉坐在他身前,用自己高大的身子护着他。于是,段誉对别人也自然而然地发出亲爱之情。

段誉和宝玉

07

段誉和宝玉两人都是有佛缘的。他们都是悟性极高的人,都能参悟禅机。

段誉具有敏锐的审美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段誉所在的大理国是个佛国,大理的皇帝都把出家当归宿,他自幼受佛学熏陶,对儒释道广泛涉猎,因佛家文化的洗礼,他心怀慈悲,连高僧大德都自愧不如。

碾坊之中为西夏人所围困之时,段誉在王语嫣的指点之下连杀数名西夏武者,但杀了之后,却难过之极,甚至还反思“我……我怎地杀了这么多人,我实在不想杀人……这些人都有妻儿父母,不久前还生龙活虎,如今却叫我害死了”,甚至“捶胸大恸,泪如雨下”。自卫之时,杀人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杀完之后,却悲痛如亲人逝世,实在是有意思。但这却绝非是傻,这是段誉自己跳出了自己的身份,对杀人之事的理性反思,这时候的段誉,恐怕较几分钟之前杀人的段誉是最靠近佛的存在。

宝玉身上有万事成空的宿命,曾经也受过警幻仙姑的指点,在幻境中,仙姑给他听世事如烟的曲子,里面讲脂粉官爵转瞬成空,这是有佛家的教诲在其中的。

但不同的是,最终宝玉因家族的巨变而醒悟,结果宝玉出家,而段誉则做了大理国皇帝,娶了不知多少个妃子。

段誉自幼所受的宗教熏陶,不但使他具有了仁爱慈悲之心、舍己为人的精神,还使他对世俗价值毫不在乎。大理皇帝有避位出家的传统,皇位于大理段氏只是浮云。书中,保定帝跟段誉说“我早已落发出家,不过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暂时仍做皇帝”。段誉继承帝位之后,与乔峰重逢,乔峰惊于他亲身犯险,段誉“嘻嘻一笑”(又笑)道:

“小弟糊里糊涂,望之不似人君,哪里有半点皇帝的味道?”

他根本不把自己的帝位看得认真,避位不避位,并没有太大分别。然而,结义之情,他却是看得无比重要的。对段誉而言,他什么都有,而在他拥有的一切之中,他最重视的是仁爱、是兄弟义气,是亲情,这就是他尊贵之处。

段誉和宝玉

08

段誉与宝玉最重要的相同之处还是他们的自然真实和毫不作伪。

在宝玉心里,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

宝玉身在将礼教推崇到极致的簪缨世族之家,可是他深切地厌恶礼教的虚伪、对人性的践踏和束缚,他毫不留情地将那些钻营仕途经济学问的人,斥之为“国贼禄蠹”。这些人看似费力劳碌,但于国计民生并无寸功。宝玉痛恨那些丑陋虚伪的世人。

宝玉与父亲同游大观园,贾政说最喜欢稻香村的清幽纯朴、农家风貌,清客们暗示宝玉附和,但他却执意说稻香村不及‘有凤来仪’(潇湘馆)多了,因为稻香村是在富贵乡里用人力造作而成的假天然,相比之下,潇湘馆及怡红院的优雅富贵,反而才是真“天然”。

......引众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要榻,逼贵气象一洗皆尽。贾政心中自是欢喜,却瞅宝玉道:“此处如何?”众人见问,都忙悄悄的推宝玉教他说好。宝玉不听人言,便应声道:“不及‘有凤来仪’多了。”贾政听了道:“咳!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呢?终是不读书之过!”宝玉忙答道:“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怕他讨了没趣;今见问“天然”二字,众人忙道:“哥儿别的都明白,如何‘天然’反要问呢?天然者,天之自成,不是人力之所为的。” 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是人力造作成的。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无脉,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那及前数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呢,虽种竹引泉,亦不伤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恐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即百般精巧,终不相宜。……”

段誉和宝玉

而段誉被人视为疯子呆子,正因他从不掩饰、从不介意以真相示人。

他对王语嫣痴恋得失魂落魄,整个武林人所共知,他成了大家的笑柄,被人嘲讽、鄙视。但人家看不起他,他也毫不介怀。他背负王语嫣脱险,忽然感觉肌肤相接,怦然动心,连忙打了自己一个耳光,王语嫣问他干什么,他承认自己太过下流,也不管她听到之后会不会恼怒......其实他的“下流”,比道貌岸然作柳下惠状的“君子”要坦荡皎洁得多了。

段誉从小生活在一个可以说真话的环境里,所以他不但习惯诚实,而且从来没有想过诚实是罕有的美德。就如他见惯了段氏的六脉神剑这种绝世武功,根本就不把上乘武功放在眼内。他甚至连王位都不太在意。——知道了自己身世之后,他毫不隐瞒地告诉了保定帝,后果如何,自己还能不能作为继承人,他一点都不在乎。

写在最后

贾宝玉和段誉都是矛盾的人,聪明灵秀时有,贪嗔愚痴亦有,有佛家出世之心,也眷恋红尘。

宝玉是一个不成熟的人,他纯真善良,任性怯懦,是大人眼里不思进取的愚顽草莽;

段誉逃避世俗,珍爱美好,但他不想要的,命运偏要给他;他想要的生活,却无法得到。他终究无法逃脱生活的挫折和命运的责难。

于宝玉而言,曾经以为整个世界是围绕他转,他是至美的通灵宝玉,也是愚笨的粗粝顽石。——他又何尝不是我们不得不跌跌撞撞地经历,又终将挥手作别的青春年少?

不同的是,林黛玉死了,宝玉再无所恋;段誉解不开苏星河摆的珍珑,金庸说是因为他爱心太重,不肯舍子。而王语嫣国色天香,段誉又怎舍得放下?他的世界有太多爱了,跟宝玉撇下的那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冰冷世界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段誉身上有这么多宝玉的影子,但我觉得段誉比宝玉更加可爱。

——因为他富于幽默感,他善于自嘲,整部《天龙八部》里就数他笑得最多。小说一开头,就是他被无量派门人比武的滑稽样子惹笑而闹出事来的。他的世界充满了可爱可笑的事物,让读者无法不喜欢他。

喜欢段誉的宝宝记得点个“在看”!

分享时刻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

写出你对段誉这个人物的看法哦~

- End -

欢迎分享朋友圈 公号转载请获取授权

-作者-

悠悠酱,喜欢读书,喜欢旅行,喜欢猫猫狗狗,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火锅重度爱好者。不高冷,却很有态度。世界或许冰冷,内心依然温暖。公众号:陪你走过漫长岁月(ID:sunshine_phuket)。转载请后台联系作者。

段誉和宝玉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宝玉   刘姥姥   佛家   大观园   大理   武功   保定   红楼梦   姊姊   美文   神仙   神仙姐姐   姑娘   女子   女性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