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坦言:学霸非天生,班级前10的孩子,90%都来自这4种家庭

关于孩子的教育,家长不少苦恼都来自各家孩子之间的相互攀比。


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往往会让很多家长好奇,多方打听读的哪所学校?参加了什么辅导?是不是老师在授课中用了什么秘诀?


但事实上,学校培养出学霸,考上好学校,不仅是老师和学校的功劳,更多的,却是父母在背后的努力付出。


如果没有父母默默而强大的支持推动,一个孩子想要做到优秀和顶尖状态,也是不容易的。


正如教育部部长所言:


“家庭教育不到位,学校教育再好也无济于事。”


每一位学霸的背后,都站在一群优秀且严厉的家长。


而拥有这4种特质的父母,更容易养出学霸孩子,所有家长都要知道!


1

常陪伴孩子的父母


陪伴的重要性,值得强调一千次、一万次!


很多人会问:天天都说陪孩子,可如果我不去挣钱,拿什么养孩子?


比起陪伴,有人觉得挣钱更重要,因为有了钱才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弥补缺失的教育。


然而,孩子对于父母陪伴的渴求,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奥巴马说过:


“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要做一辈子的好父亲。”


他最骄傲的一件事是,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选战中,没有缺席过一次女儿的家长会。


班主任坦言:学霸非天生,班级前10的孩子,90%都来自这4种家庭


再多的金钱与物质,也替代不了父母的陪伴;再多的理由与借口,也比不过孩子教育失败的遗憾。


正如董卿所言: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挣钱,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长大了,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都敌不过他败家一年。”


“租房20年培养出3个学霸”,这则新闻的印象一直很深。


来自山西临汾的范玉华一家,女儿在哈工大硕博连读,大儿子就读于知名军校,小儿子考入清华大学。


班主任坦言:学霸非天生,班级前10的孩子,90%都来自这4种家庭


20年来,这个普通的家庭没有攒钱买房,一家5口租住在一间60平方米的出租屋里。


父亲范玉华是家里的顶梁柱,虽然收入微薄,生活拮据,但赚钱养家、忙碌之余,他却始终坚持着对三个孩子的陪伴和教育。


谈及对三个孩子的教育,范玉华发自内心地说:“挣的钱都给孩子交了学费,教育确实是最好的投资。”


面对镜头,夫妇二人有些腼腆地表示,自己学识不多,但相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一任老师。


所以一定不能缺席孩子的成长、学习过程,不然一切都是白费。


“陪伴型”的家庭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并对孩子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而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和量力而行的付出,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



2

重视阅读的父母



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而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是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


有一首诗写得好: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正如尹建莉老师所说:孩子们从小的阅读差别,是将来至关重要的输赢差别。


热爱读书,就是家庭最高的“软实力”。


在学霸的家庭中,阅读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平常。


“国民才女”武亦姝的家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班主任坦言:学霸非天生,班级前10的孩子,90%都来自这4种家庭


小时候的武亦姝也是个调皮捣蛋,不爱写作业的孩子。


父母对她很是头疼,多次教育无果后,他们转向朋友求助。


不问别的,就问朋友家的小孩为什么爱读书?是怎么培养的?


朋友的回答非常出人意料:根本没有培养过。


只不过是家里堆满了书,夫妻俩没事就看书,久而久之,孩子也跟着看了起来。


闲来无事,全家人就聚在一起读书,相互讨论,共同提高。


这番话给武亦姝的妈妈触动很大,回到家后,武爸武妈就开始大改变。


最爱的棋牌室不去了,开始看起《二十四史》和《山海经》;手机也不玩了,开始带着小武亦姝一起看名著,读诗词。


就这样,从幼儿园到高中,武亦姝从未远离过读书。如此数年,小时候顽皮厌学的孩子,蜕变成了知书达理的高中生。


写得一手好字,吟得一首好诗,武亦姝成了名副其实的诗词才女。


班主任坦言:学霸非天生,班级前10的孩子,90%都来自这4种家庭


被书香滋养出来的孩子,未来都不会太差。


我们不能指望孩子的阅读都由老师来督促,需要父母躬身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



3

能够控制情绪的父母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大部分家长都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并且无法很好地控制情绪,久而久之,就会敏感易怒,经常对孩子发脾气。


成绩怎么退步了?你是怎么学的?养你还有什么用!

又出去疯玩!整天光知道玩,长大后能有什么出息!

家里没一个省心的,我每天累死累活容易吗!

......


父母情绪不稳定,孩子的情绪也会不稳定,成绩更容易忽上忽下。


而那些学霸孩子,不仅仅成绩优良,更加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


答案呼之欲出,孩子掌控好情绪,才能更好地掌控未来。


从小教会孩子控制好情绪,父母就要先从自身开始。


班主任坦言:学霸非天生,班级前10的孩子,90%都来自这4种家庭


李玫瑾教授说,控制情绪,最行之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在脾气要来的时候,心里给自己说,“孩子是亲生的,我在气自己,我在发脾气”。


认识一位父亲,他的女儿从一名成绩普通的孩子,到成为考上北大的学霸,期间最离不开的,就是爸爸拥有稳定的情绪。


女儿中考失利,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按照一般情况 ,父母会大发雷霆,质问怎么考的?为什么那么差?


但这位父亲没有,他先是调整自己的心态,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用拥抱安慰陷入悲伤的女儿,并告诉她:


“上不了重点高中并不代表你不能考上名牌大学,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决定你考上什么大学的,是你在未来三年里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


父亲给与的安慰和肯定,一扫女儿失利后的阴霾,让她重新拾起信心走进高中生活。


果不其然,三年后,女孩成功被北大录取。


班主任坦言:学霸非天生,班级前10的孩子,90%都来自这4种家庭


父母的好情绪能让孩子感到愉快、自信,是促使孩子进步的助推器;


父母情绪不好,会让孩子感到郁闷、自卑,是促使孩子消沉、学业不前的导火线。


善于控制情绪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4

对孩子言传身教的父母



经常有读者在后台留言求助,说自己孩子一天到晚捧着手机看,眼看开学了,暑假作业一点都没碰,说他还嫌烦,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回答问题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湖北某校举办过一场作文竞赛,其中一道作文题是《大人的“陋习”》。


阅卷评委说:100多份卷子里,20%以上的孩子都吐槽自己的爸妈爱玩手机——爸爸看新闻玩网游,妈妈逛淘宝,连爷爷奶奶也在手机上玩俄罗斯方块。


作文这样写道:


“别人都说我是爸妈的掌上明珠,我看手机才是。别人家都有二胎,我爸妈不用,因为他们的“二胎”是手机。”


孩子的话语很天真,但反应的事实,对父母来说却如当头喝棒。


班主任坦言:学霸非天生,班级前10的孩子,90%都来自这4种家庭


当孩子沉迷于手机,爱手机胜过爱学习、爱生命时,当家长的是否检讨过,是谁把手机交到了孩子手里?是谁长年累月给孩子做示范?


几乎每一个手机成瘾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手机成瘾的家长。


董卿曾说: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还记得那位2010年,火爆全网的重庆“棒棒”冉光辉吗?


十年前的照片中,他嘴里叼着一根烟,一手扛着沉重的货物,一手牵着自己刚刚学会走路的儿子。


班主任坦言:学霸非天生,班级前10的孩子,90%都来自这4种家庭


配文是:肩上扛着的是家庭,嘴上叼着的是自己,手上牵着的是未来。


十年后的今天,他靠着体力劳动,实现从棚户区租房到市中心买房,终于让一家人在这个奋斗多年的城市扎了根。


而这一切,不是凭空得来。


重庆的很多“棒棒”,没活时喜欢聚在一起打牌消遣时间,但冉师傅不。


批发市场关门后,他要么回家,要么去其它地方找活干。


班主任坦言:学霸非天生,班级前10的孩子,90%都来自这4种家庭


每天的固定花销只有21元,两包烟加一碗面。


他对自己抠门,但只要跟儿子学习相关的花销,他不会有任何犹豫。


在长期的言传身教下,儿子明白,只有学习才是自己的真正出路。


他立志考上好大学,早日赚钱养家,让爸爸早点退休。


现在的冉俊超已读初一,性格外向、活泼,是班长也是历史课代表,成绩名列前茅。


他说:


“我爸是一个很伟大的人,他凭的是自己的力气挣到的钱,棒棒并不是一种可以被别人取笑的职业。”


班主任坦言:学霸非天生,班级前10的孩子,90%都来自这4种家庭


孩子是一潭纯净的碧水,清晰倒映着父母的样子。


孩子的习惯就是父母的习惯,教育归根到底,就是父母要以身作则育自己!


班主任坦言:学霸非天生,班级前10的孩子,90%都来自这4种家庭


优秀的孩子并不是天赐的,而是父母用心血与智慧耐心浇灌出来的。


学霸也从来都不是天生的,通过后天的努力,每一位孩子都有学霸的潜力。


但是这种后天的努力,不仅需要孩子自己,父母和家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好的家庭,往往是培养学霸的温床!


与其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不如做个别人家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家庭教育里,深藏着孩子的未来!

班主任坦言:学霸非天生,班级前10的孩子,90%都来自这4种家庭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处理,我们只做分享之用,不用于商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孩子   家庭   言传身教   家庭教育   美文   坦言   班主任   班级   情绪   父亲   家长   父母   女儿   成绩   努力   老师   未来   学校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