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出身意味着什么?

#我是故事创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程猛在一席上的讲演火了 “农村出身究竟意味着什么”的问题,在我心里久久回荡。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往上推三代,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农村出身,到现在我还是持这样的观点。

农村出身意味着什么?

在师大读书的时候,曾老师曾经和我们说过,北京人为什么看不起我们,因为他的祖上可能是给皇上送过豆腐的!由此说明出身确实很重要,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能够在不同的阶段看到人的出身非常重要。东方如此,西方也是这样;古代如此,今天依然是这样。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投胎是个技术活。”

我投胎时没有练好技术,所以在农村出生,没有上过幼儿园。学英语也是在初中时才开始,学简谱是在读师范的时候才开始。甚至那个时候,从来没想过要读大学——潜意识里,大学是遥不可及的,那是天上的星星,水里的月亮。后来的某一天,我读到一篇文章,其中有一段话是怎么说的:“对于农家子弟而言,上好大学一直都是困难的。李春玲老师的研究表明,在80后群体里,城里人上大学的机会是农村人的四倍。还有一项研究发现,农村的孩子占我国一本院校学生总数的比例只有16%。尽管社会情势在发生变化,农家子弟在重点大学所占的比例,和我们整个的人口结构长期都是不相称的。”后来我想了很久,觉得讲的太有道理了——我读初中的时候,父亲说农村人有碗饭吃就可以了,读什么大学。尽管那个时候,我中考的成绩已经超过重点高中好几十分,算是读书的料,但我依然是没有读高中。所以说,农村出身意味着一种短视——我读师范的时候才发现,和我一样出身、持同样观点的同学不是少数。

农村出身意味着什么?

我是农村出身视野受限,这是必然的——那时候,父母整天在地里劳作,寻求一家人的温饱,哪有闲钱带我们出去旅游,哪有闲钱给我们买益智的玩具甚至基本的课外书也得不到保障。但那不是一个人的命运,是那个时代给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考验。记得第一次我进五星级宾馆时,身着廉价的衣物,包里只有几百元钱,但我没有怯场,可终究觉得与那个世界格格不入,一边是奢华,一边是寒酸,心里颇有几分不甘。后来,我在教书几年之后,一直为没有读过大学而耿耿于怀。于是又参加成人高考,用三年的时间走进大学的课堂,读了两个本科。见识了一些以前不曾见识的东西,与大家一起相处的时间久了,我总能感觉到,出身不能说明什么,农村人没有理由要自卑、没有理由低人一等,农村人并不差,农村人才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

农村出身意味着什么?

至于农村出身受到歧视,说真的,在小地方我没有太多的感觉,因为我身边的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是农村人出身。但印象中,小时候在镇里面读中学的时候,有时候也被住在镇里面的那些同学欺负,他们看不起我们乡下人。现在回过头来看,就算在小镇上生活,我们也是置身在广大的农村。读书的时候大家一起步行数十公里才能到学校,每个周都要往返一次。这几十公里走下来,最初的时候脚上会起泡,也可能走得饥渴交加,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不断跋山涉水、上坡下坎,慢慢地,大家都习以为常了,从没有想过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放弃攀登与跋涉、勇气与希望。很多人坚韧不拔、不惧困难、吃苦耐劳的品格,就是在不断往返中形成的。我认识的同事、朋友,从农村出来的绝大多数都成了其所在单位的骨干,单位有什么急难险重的任务,首先想到的也是这部分从农村出来的人。反倒是那些城里出身的人,很多都怕吃苦,偶尔加一次班,脸上就写满了愤怒,遇到稍微难一点的工作,就放弃不去研究,或者是推给别人,如此种种,不在少数。

农村出身意味着什么?

其实,出身农村并没有太多的意味,只要我们认真而努力的生活,向着梦想不断拼搏奋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向阳而生,人生的路上,我们终将一往无前,到达自己的远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遇水架桥   出身   北京师范大学   逢山开路   农村   闲钱   子弟   美文   农家   见识   师范   比例   困难   观点   初中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