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乡愁叫做洋芋

#洋芋##乡愁影像##记住乡愁带你回家##记住乡愁#小儿子特别喜欢吃洋芋,对小儿子而言,洋芋是最硬核的菜,没有之一。煎的、炸的、炒的、做汤,他都喜欢吃。有时候他不想吃饭,他妈妈就给他炒洋芋丝,保准一碗饭吃得精光。其实不仅小儿子喜欢吃洋芋,我身边的人中,不喜欢吃洋芋的很少。

我家没有姐姐妹妹,很多时候,煮饭的事就落到了我和哥哥身上。其实煮饭是很简单的事,淘米下锅,然后蒸熟就行,难的是做菜,白菜萝卜天天似乎让人反胃,特别是油水不足的时候,白菜萝卜实在让人爱不起来。但洋芋出来的季节这个难题就不算是难题了。给洋芋削皮后,切薄片再切成丝,用猪油炒熟,佐以青葱,一口气能吃几碗饭,接着吃两天也不觉得厌烦。洋芋丝也可以凉拌,将洋芋丝放开水中煮熟后控水,加入适量的糟辣椒、食盐、酱油、青葱,开胃下饭,百吃不厌。洋芋也可以直接煮熟去皮,用锅铲压成饼,加盐辅葱即可,想吃点辣,放点辣椒面进去就行了;不赶时间又想喝点汤的话,掺点水进去就行了。

有种乡愁叫做洋芋

洋芋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其实很简单,因为洋芋便宜,且生长不择地,我大贵州山多地少,土地贫瘠,适合生长的农作物很少,而洋芋易种、耐寒、耐瘠,对土壤贫瘠、气温较低、连玉米都养不活的高寒山区,只能种植耐“地气苦寒”的洋芋,以洋芋代饭。我教的学生,有在威宁自治县工作的,他们告诉我那个地方把洋芋当做主食,足见洋芋的重要地位。所以,洋芋在很多时候都扮演着“救命恩人”的角色,特别是在干旱少雨的地方。每一个种洋芋的地方,差不多背后都有一个吃不上饭、吃不饱饭的悲惨境遇,洋芋是大家的生死之交——我家也不例外,现在想来,洋芋绝对是我们一家的恩人。父亲读高中时,如果家里没有多余的粮食给他,父亲就每个月回家装一回洋芋带到学校做口粮。就是靠着不多的粮食和大量的洋芋,父亲完成了学业。小时候的冬天,我去上学时,母亲会在我的书包里放几个洋芋,中午的时候,我就把那洋芋放到烤火的盆子里,捱到快要放学的时候,那洋芋就熟了。然后从柴灰里扒拉出洋芋,用手拍拍、剥皮……回家的路上便充满了力气。

我母亲是位心灵手巧的人,家里面粮食不够的时候,她便把洋芋切成丁加入食盐,在蒸饭的时候与生米混合同蒸,我们非常爱吃。她把洋芋剁细,煮成猪食喂猪之前,会把剁细的洋芋加水过滤,留下淀粉。等有客人来的时候,便在淀粉里加入鸡蛋调匀,用油煎炒,那是极难得的美味,现在想起来还忍不住吞口水。母亲还把洋芋切成薄片后放在太阳下晒干水分,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在街上打两斤菜油。有空的时候,她便把那洋芋片放入菜油中炸,洋芋片迅速膨胀,吃在嘴里咯嘣咯嘣脆,那是我们小时候难得的零食。

有种乡愁叫做洋芋

据说,洋芋有消食、润肠、降压,甚至减肥的功效,怪不得如此受人欢迎。它还可以炸成薯条、做成薯片,都是极受欢迎的零食。在这个小县城,麻辣洋芋随处可见,有时夜深的时候,我从办公室出来,单位对面炸洋芋的小店还在继续营业,我便买上两三块钱的边走边吃,在小小的洋芋里感受人间烟火和小时候那熟悉的味道。此外,还有以“蛋包洋芋”“蛋火辉煌”为名的小店,都是以洋芋作为主角。妻子还在家里专门做蛋包洋芋给孩子吃,这也算一种亲子活动,既填饱了肚子,又增进了与孩子的感情。有时也用洋芋炖排骨给孩子吃,孩子也极喜欢。而妻子炒牛肉的时候,洋芋又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孩子都爱吃。在教育局的下面还有一家叫“铜锅洋芋饭”的小吃店,20块钱敞开肚子吃,那洋芋外焦内嫩、不软不硬、软糯鲜香,再佐以黄瓜,海带之类的凉菜,足以安慰饥饿着肚子,扫除上班的疲劳。

有种乡愁叫做洋芋

说了这么多,如果你还不知道洋芋是什么的话,那么我非常负责任的告诉你,洋芋,也就是土豆,学名又叫马铃薯。在大家喜欢看的动画片《猫和老鼠》中,汤姆又被叫做“大洋芋”。我们这一代人和上一代以及下一代有很多的代沟,估计唯独在吃洋芋上,大家都是有共同的爱好。

万水千山、天遥地远。出门在外的人,要论最能勾起乡愁的东西,除了洋芋,我想不起其他还有什么如此大众。好吧,不说了,明天炒洋芋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洋芋   乡愁   切成   菜油   小儿子   食盐   青葱   贫瘠   恩人   美文   粮食   小时候   肚子   家里   父亲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