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父亲的二胡情结

散文•父亲的二胡情结

文/耘耕

一天,去看望年迈父母;他们很是高兴。我打量一番,见俩依然精神矍铄,终于放心不少。

父亲是个二胡迷,每天总要拉上几曲,主要是越剧,还有绍兴宣卷调,偶尔也练练一些小曲儿,如《孟姜女》之类的。他知道我也喜欢,就拿出一把越胡来,要我试拉。原来,这把越胡是他请人制作的,音色尚好;得到我的肯定后,他很开心。其实,父亲共有四把胡琴,前几年发现他的一把二胡筒子有点开裂了,我就送了他一把,后来他又去买了一把音色较好的越胡,虽然都不高档,但却是他的心仪之物。

大家聚聊一会后,父亲来了兴致,就拉起二胡来。听着听着,我仿佛回到了童年……

那时,父亲喜欢拉些越剧和民间小调。琴弦一响,恰似潺潺溪流奔泻而出,时而欢快,时而哀怨,时而激昂,时而低沉,就连开门声、鸟啼声、马嘶声,也能模拟得很像,听着有种特别的感觉,我就忍不住想学拉。但那时因穷,买一把二胡需要咬咬牙,父亲怕我摔坏了他那心爱的胡琴,就与伯父一起为我做了一把;筒子和琴杆都是竹做的,弓毛是用尼龙线代替的,擦上松香一试,效果并不佳,就换了粽丝。哎,声音出来了,虽然不好听,但我还是玩了一阵子。后来越剧被禁,加上生活拮据,父亲只好把二胡搁置在一边,一心扛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而我,因不懂曲谱,只是叽叽嘎嘎地拉,不久也就玩腻了……

直到八十年代末,父亲又拉起二胡自娱自乐起来,我也偶尔去学一学。后来,父亲拜师参加了宣卷队其中一个组,常常活跃在周围村落里,那古老的曲调和悠扬的琴声开始响彻四方。

从此,父亲更与二胡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一次,他拉了一曲《孟姜女》,令我颇受启发。我非常欣赏二胡演奏家宋飞的演奏技巧,她演奏的《孟姜女》有板有眼,无可挑剔;而我父亲拉起来却有些出入,原来他在一些乐句上加了装饰音中的倚音,听起来不但不别扭,还别有一番韵味。尽管父亲拉得并不专业,毕竟荒弃过二十多年,再加上因年龄关系,手指也有些僵硬了,但我还是很钦佩他;因为我从他那儿学到了不少东西,这次又让我懂得,只要凭着自己对乐曲的感悟和理解,适当地运用一些装饰音,也未尝不可。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便陆续买了几把有一定档次的胡琴,也开始自娱自乐起来。有时父亲来我家,一定忘不了拉上一两曲。

如今,父亲老了,除耳朵有点不大灵便外,身体还算硬朗。他凭着亮丽的嗓音和对二胡略懂一二的优势,与人组合的绍兴宣卷小组,依然四处奔波,为乡邻乡亲演唱祈福。尤其是,一个并未识谱的人,却能用胡琴较准确地把曲儿演绎出来,我真是从心底里敬佩他!我曾问过父亲有什么奥秘,他说:“一是靠听音,要多听;二是靠记忆,要强记;三是靠练习,要勤练。”原来,他拉的是凭着多听、强记和勤练,加上手指在弦上练就的功夫琢磨而来的。

这令我想起民间音乐家阿炳来了。他不会写谱,双目失明后,更不可能去读谱研究了,但他的二胡曲,尤其是《二泉映月》却能大放异彩,其原因就在于他在听、拉过程中,能广泛吸取我国江南一带有生命力的民间音调和戏曲音乐,自然贴切地加以移花接木,并在心里酝酿、弦上创作而逐渐定型成曲。这不正是阿炳凭听、记、练而“悟”出来的杰作吗?

父亲比不上阿炳高明,但想必也有那么一丁点儿“灵感”吧!他自幼没读过书,只是上了几次扫盲班夜校,但后来却能阅读书报、准确心算,还练得一手好字呢,有不少唱本是他亲手抄录的;特别是他能听音拉曲,以及“演绎”绍兴宣卷唱本中不同的角色,凭的无疑是勤勉基础上产生的“灵感”。

绍兴宣卷系主要用于祀神祈福。自唐以来即有,至清代发展成为曲艺。

宣卷的唱本通称“宝卷”。艺人在演唱时,置卷本于案桌,照本宣唱,故称宣卷。绍兴宣卷的卷本,总数百本左右。如《目连宝卷》《西厢记》《碧玉簪》《卖花龙图》《珍珠塔》等。结尾多有大段勉世劝善之辞,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感召人世行义、乐善、积德之正能量。

建国前绍兴宣卷班在绍兴城区十分活跃,后由于种种原因冷落了,绍兴宣卷几乎失传,改革开放后,文艺百花吐艳,加上农村祝寿、喜庆等都追求热闹、祥和,所以,一些民间艺人苦心抢救“宣卷”艺术,为人唱说,从此就又流行起来了。2008年6月7日,绍兴宣卷经国务院批准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因为父亲唱说得好,有时也能用胡琴伴拉几曲,颇受欢迎,所以大家都愿意来请他。只是由于他年事已高,路上骑车又不安全,我已劝过他多次,但他总是执着地说:“放心,没事的。”可以说,他对二胡的热爱,对宣卷的喜好,已经到了忘我的境地。

但毕竟岁月不饶人呀!这天,我又劝他,并且很直白地说:“爹,现在条件好了,又不愁吃穿,别干了,保重身体最要紧。”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对我说了这样一番话:“我这样出去很开心,给人家还愿祈福更高兴;趁还健朗时尽量自食其力,也好减轻你们一点负担。”他接着又说:“这几把胡琴,我暂时还不能丢!”

我听了,真是好感佩,也好惭愧、好无奈……

散文•父亲的二胡情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西厢记   装饰音   唱本   健朗   百花   父亲   绍兴   筒子   越剧   音色   能用   拉起   美文   情结   灵感   艺人   散文   民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