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陌生而熟悉的奇人怪才

一位陌生而熟悉的奇人怪才

文/陈荣根

对他,称陌生者,则是我与他并未有过什么深交,诸多传奇惟以听闻或见于报端而获知;又谓熟悉者,乃是我早就闻其大名,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幸见过他一面,印象尤深。当时的他,四十不到,瘦削的脸,眼眶略凹,目光深邃,一头浓密发干的短发,一身半新不旧的衣着,憨厚,质朴,坚毅,不多说话,沉稳干练。

可惜他带着遗憾过早地走了,10月2日即是其祭日。此刻来临之际,我怀着无比崇敬和怀念之情,拙笔撰文以纪念这位“农民红学家”、《中国文化通史》的知名作家。

——他,就是与我们街道毗邻的湖塘西跨湖村的胡世庆先生。

记得那时拜读过他发表于《浙江日报》上的一篇“红学”论文,富于见地,颇有思想,他的大名就已镌刻在我心中;后来,又从人们那儿了解到了有关他的一些传奇经历,我便开始从心底里景仰他。

在我心目中,胡先生不仅是一个乐于吃苦、不甘平庸的农民,更是一位坚韧不拔、潜心治学的作家,普通而不平凡,淳朴而又练达。

当时,他在生产队的镜水寺养猪场里一边劳动,一边孜孜不倦地研究《西厢记》和《儒林外史》等古典名作,还研究孔子、王安石等一批中国历史上的传统人物,尤其是在研究《红楼梦》的那些日子里,他废寝忘食,沥尽心血,撰写了多篇独具见解的文章和论文,并陆续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成为了风靡全国的“农民红学家”。

有一次,胡先生路过我们村子时,与我一位亲戚相遇,正聊着天。起先我并未认识他,只觉得他是一个十足的土里土气的普通人,赤着脚,腋下挟着一双旧了的解放鞋,脸上带有一丝憔悴的神色。后经那位亲戚介绍,方才知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胡世庆先生,敬慕之情便油然而生,于是虔诚地邀请他往家里坐,并给他沏了一杯茶,他十分谦和地站起来说了一声“谢谢”。我忙说:“久仰了,请坐,请坐。”“哪里,哪里!我无非是在向那些典籍和高人学习点东西。”他依然显得那么谦逊随和,接着还跟我说,他刚从杭州回来,希望能觅得更多一点对自己有用的书籍。他捧起茶杯,呷了一口:“嗯,香!”我好奇地问他,路上口渴了咋办?他微微一笑,说:“去兜几口河水吃。”我真想从他那儿读取更多可以学习借鉴的闪光点,但他总避而不谈,接着似乎有什么要事非去完成不可一般,只小坐片刻,便急不可耐地说声“告辞”而匆匆上路了。如今想起来,此举并未存在我当时所猜测的“似乎”二字,他必定是因为珍视时光,而急着要做他的“学问”去了。

胡先生走后,那位亲戚告诉我,他酷爱读书研究,为了买书,或请教他人,总是经常半夜启程,赤着脚步行去近50公里外的省城杭州,将省下的车钱,用于购书或研究上。我这才恍然大悟,他挟着的那双鞋子是必要时才穿的,平时走路岂肯“奢侈”。因为多年累月来回奔波,走过的路堪比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他脚底起了老茧,但同时也练就了他铁一般的筋骨,尤其是磨砺了他那种顽强的意志和毅力。他如此节俭的品质和坚毅的性格令我大为感动!我还听说,那时他舍不得花钱做一张眠床,每当夜阑人困时,就将老母亲备用棺材的盖翻转过来,铺上干稻草,将就就寝,后索性地上放几块木板,再铺一层稻草作为床铺,惟有研究写作追求极致,就连一个标点也不放过,别的什么也不讲究,不苛求,这种“委曲求知钻探学问”的精神实在是惊天地、泣鬼神呵!

当时他确实很穷,但他安贫乐道,孜孜以求,以常人难以企及的一颗固执的心,做着深邃而有价值的学问。他的事迹风驰一般,惊羡并感动着四方,牡丹江一位26岁的秀丽姑娘董学文,不远万里,来到了他身边,不久便结为伉俪,住进了镜水寺牧场的破房子里,一时间传为美谈。尽管夫妻间相差12岁,还有些舆论压力,但董学文无怨无悔,甘愿成为丈夫的得力助手。在妻子董学文的支持、帮助下,胡先生渐渐转向了对《中国文化通史》的考证、研究和写作。然而,写一部通史性质的书,绝非易事。已故的白寿彝教授,组织了500多位专家,前后历时20年,方才完成了12卷本的《中国通史》。胡先生多年如一日地埋首书案,读书、摘录、考据、写作,对中国漫长的文化线进行细致的梳理。用近一辈子的时间,把《中国文化通史》打造成一张不朽的中国文化“名片”,成了他毕生追求的事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至今他的《中国文化通史》共出版了六版,从最初第一版的80万字,修正到第六版的160多万字,引起了学界的热烈反响,称这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个壮举。有识之士认为它“构架缜密、体系完备、内容精要、求实存真、前后文无自相矛盾。”有专家认为:“它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教科书在中国和世界上推广”。要知道,胡先生只有初中学历,竟铸就了这般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然而,他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继续钻研、考证、充实,准备出版第七个版本,可惜他71岁那年走了,给绍兴留下了一段凄美动人的故事,也给中国文化史留下了一道缺憾!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胡先生临走前,就将六处尚需待查、考证的数据清单交给了妻子。妻子董学文说:“我将完成先生未了的心愿。”

胡先生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存,他的《中国文化通史》必将更加熠熠闪光,璀璨耀眼!曾经,胡先生通过书信交流,结识了不少文化人士和名家朋友,郭沫若与他很聊得来,郭夫人于立群为他题词,丰子恺为他作画,用他儿子的话说:“爸爸是一个成功的修行者,是我做人做事的榜样。”应该说,他的成功之举,是一面铮亮的镜子;他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楷模!

诚然,他长得并不比我们高大,但他一路走过的背影,早已让我们仰望!

确切地说,他是一生没有正式职业的农民,但他所做的是正经事、时代需要的事,且毕生研修,做出了贡献,所以他走时,前去吊唁的绍兴文化界人士络绎不绝。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教授王松泉写了一副挽联,概括了胡先生可歌可敬的一生:

“半世耕读,成就罕见农民红学家;毕生研修,奉献辉煌中国文化史。”

愿九泉之下永安胡先生不朽的魂灵!


一位陌生而熟悉的奇人怪才

(胡世庆和董学文的结婚照1982年)


一位陌生而熟悉的奇人怪才

(胡世庆和他的《中国文化通史》生前留影)

(图片选自网络诚谢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儒林外史   西厢记   郭沫若   红学家   怪才   绍兴   文化史   通史   杭州   奇人   坚毅   毕生   美文   中国   学问   亲戚   妻子   熟悉   陌生   农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