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的奉献

只要他们过得好我就高兴
他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一个机电工程师。据与他共过事的人讲,他的那个工程师的本本是湖北省人事厅给颁发的,盖的章还是方形的!那个时候我们江陵县还没有第二个这样的机电工程师。可想而知,他的那个本本是付出了心血的,也可以想象他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物!

无私的奉献


我不知道他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到底红火到什么程度,有多么富有。可是时隔这么短短的三、四十年后,有谁能相信,他变得一无所有!没有一分钱的存款,没有一个亲人,没有一点固定的资产,唯一有的就是一个自己购买的一块老式的黑板和一张不能当饭吃的工程师的证书。呜呼~~哀哉!

无私的奉献


我见到他的时候,是在人家红白喜事的场所。不管哪个家里红白喜事总会看到他。他身上背着一个红布口袋,手里拉着二胡,和着二胡声,话筒里传来了他那个不是很地道的白马话唱一些很流行的歌曲,歌唱的不是那么好,但是混一口饭吃还是可以的。他虽然白发苍苍,但很是精神。别人给他一点钱和一点吃的,他总是微笑着说:谢谢!谢谢!此时的人们又有谁能从他强作微笑的笑脸背后看到他内心深处蕴藏着无限的痛苦于悲哀?此时又有几个人能知道他也曾经为振兴一个无名小镇的工业奉献过他的青春呢?又有几个人能记得他为了无数个经济困难人家的孩子无私的奉献过呢?

无私的奉献

我也曾经与他谈过,那是我家里办理酒席后剩下的一些菜,送给福利院的一些老弱病残的孤寡老人。当时许多人来抢食品,而他一个人孤独坐在角落无动于衷。我好奇的给他送去一大碗比较好的菜给他,然后认识了他。

无私的奉献

虽然已经是古稀之年的他,依然是那么精干,看得出年轻时的帅气。

他原本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妻子美丽,子女孝顺。可是后来的往事不堪回首。他几次都欲言又止,在我多次软磨硬泡之下,还是给我透露一下。

无私的奉献

他堂堂一个机电工程师,在省城里工作,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是一个镇干部通过一个领导找到了他,说他们想为老百姓做一个好事,办一个乡镇企业,去那里帮助建一个造纸厂。

无私的奉献

他没有听从家人的劝阻,孤身一人来到这个荒坡野岭,投身于造纸厂的创办之中。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懂点电的人很少,一个机电工程师带着一群学徒,天天装机、试机,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哪里还顾得了省城里年轻貌美的娇妻?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几年的辛苦过后造纸厂办好了,有效益了,可是我的家没有了!最为致命的是一对儿女也绝情到不认他。

没有退路的他,只有继续坚守在荒坡野岭,以场房为伴,在轰鸣声中睡去。可是好景不长,走上正轨的造纸厂养不起工程师了,因为徒弟可以独当一面。

无私的奉献

真的是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气愤的他,又开始发挥余热,在白马中学创办一个机电班,那个时候,学员多,收费低,还要与学校分成。每一届都得不到多少结余,混口饭吃还是绰绰有余。

火红的年代一过,他就没有了市场,年老的工程师最后只落得居无定所,乞讨为生!

~~

我不知道古人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什么意思?可是我隐隐约约的感到那句话的威力!也许在他门下学过艺的人会说,我会记得他的!
可是我要说的是,你们可知道,你们曾经的老师(免费办过几界机电培训班,很多都凭着那 点手艺在外混到了一口好饭吃)现在是孤身一人,寄宿在那个福利院,整天与那些不是身体残疾的孤寡老人就是与脑子有点傻的人在一起,他们没有共同的游戏,哪儿来的乐趣,我到福利院去时候看到他,一个人躲在一个角落抽着闷烟。

无私的奉献


毕竟是我们的老前辈,我很是尊敬的与他谈了一些。当我问到他是否孤独的时候,我发现他背过脸去,很久才用颤抖的声音说道:“还~还~好”。当我问到他现在有没有原来的徒弟来看他的时候,他却说道:“我现在老了,不需要他们来看的了”。
过了很久,他说道:“只有他们过得好,我就高兴!”
此时的我内心酸酸的,在我模糊的眼里,这个老前辈无比高大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江陵县   场房   荒坡   红白喜事   孤寡老人   老前辈   福利院   机电   省城   造纸厂   孤身   徒弟   美文   无私   白马   说道   工程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