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残疾人办理银行业务是否需要监护人的相关问题



根据《民法典》总则第17至23条的规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或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因此,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办理银行业务,除了纯获利益的业务之外,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而根据《民法典》第23条的规定,其监护人为其法定代理人,即应当由其监护人代理。为了便于理解,关于残疾人办理银行业务是否需要监护人的问题,可以按照如下顺序来判断:首先需要判断其行为能力,再来判断是否需要法定代理人,再来判断谁是监护人。具体判断的顺序如下:

首先看年龄1、18周岁以上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同上)2、8-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3、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其次看主观的精神状况/智力水平1、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的意思是没有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知行为后果。

三、对于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民法典》第27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以下按顺序担任: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3、其他经住所地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同意的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

四、对于成年人的监护人,首先要认定其“民事行为能力”。《民法典》第24条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申请人。是指利害关系人或其他组织。2、认定程序。通过基层人民法院走特别程序,无需诉讼费,但鉴定费需自行承担(若有),30日内审结,无上诉。通常,申请人申请时,可以同时请求指定监护人。3、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关于“残疾证书”上的“监护人”不是民法意义上的监护人,实质是指“联系人”。

五、法院认定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后,按《民法典》第28条规定的顺序确定监护人:1、配偶;2、父母、子女;3、其他近亲属;4、其他经住所地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同意的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六、其他监护人确认的情形:1、父母遗嘱指定;2、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协议确定;3、有监护争议的,由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指定或者直接向法院申请指定;不服指定的可向法院申请指定;4、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书面确定自己将来的监护人;5、没有监护人的,可由民政部门或者居委会、村委会担任。


关于残疾人办理银行业务是否需要监护人的相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监护人   银行业务   民法典   民政部门   申请人   村委会   居委会   残疾人   住所   美文   智力   民事   行为能力   顺序   子女   父母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