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是危机还是黄金时代?

我是卓言,我们一起终身学习,第106天。


说起中年,大家想到的或许是他们已不再年轻,身体的各个部分开始衰退,呈现老态。他们对各种新事物的兴趣变得越来越小,甚至变得顽固保守。总之,“中年”在一般印象中,人生的大趋势是走下坡路,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把进入中年,当成一场危机。


那么,中年真的是“危机”吗?读了本文,或许你就有了答案。



中年期身体的变化


一般人可能会觉得,人的身体在青年期就是在发育,过了青年期,就开始衰退了,但事实不是这样的。人体的发育和衰退是同时进行、贯穿一生的过程。在青年期时,发育快于衰退。中年期发育与衰退并举,并且此消彼长。而到了老年期,衰退远远快于发育。所以,其实人的一生都在老去。只不过不同阶段,老去的方式、速度和部位不同。在演化筛选之下,对人类繁衍有帮助的部分,会老去得慢一些,没帮助的,就要更快。


我们以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方面为例来看一下,演化、老化、现代社会三个要素,是如何作用在中年期人类的身体上的。一是体表覆盖的皮肤组织衰退,二是中年发福问题。


先说皮肤组织。

过了青春期,人的生育功能开始让位于亲本投资,所以作为演化环节中吸引配偶功能的外表,变得不再重要。身体组织最外围的体细胞成了可抛弃的部分,不再受演化规律的眷顾,开始呈现老态。皮肤组织包裹在人体的外部,包括两个部分,表皮和表皮之下的真皮,基本成分都是胶原蛋白纤维和弹性蛋白纤维。正是因为皮肤里充满了这两种蛋白,年轻人的皮肤才能柔软有弹性。


但当人体进入中年后,真皮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开始衰减。细胞数量减少,更新速率降低,有一些纤维甚至开始主动断裂或者不正常地纠缠叠加在一起。于是,我们的皮肤开始变得脆弱、难看、凹凸不平。虽然有些化妆品工业声称他们的产品能制造奇迹,但事实上,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系统一旦衰退,是再也无法回到原来的数量和活性的。这个趋势不可逆转。


但皮肤的问题可不仅仅停留在皮肤。人体是一个整体,皮肤组织失去活力和弹性,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整体外形的改变。比如耳垂下垂、鼻子拉长;女性乳房下垂,男性的睾丸因为阴囊的皮肤松弛,垂得越来越低;人的脸部由于皮下脂肪垫开始萎缩,轮廓渐渐从丰满平滑,变得憔悴消瘦;双手因为垫在皮下的大部分肌肉开始萎缩,于是手的外观也变得皱纹满布,瘦骨如柴。


而皮肤组织的毛囊补充黑色素的效率开始变低,新补充的黑色素也更容易死亡,导致人们的毛发开始变灰。关于毛发变灰,其实年轻人也有,但大面积变灰,是在进入中年之后。


再看中年发福。

人类外表衰老的过程,古今一样,没太大变化,但中年发福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原因。它完美呈现了什么叫演化改造了老化,却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变化。


我们回顾人类演变的历史,在远古时代,打猎采集,人类要吃饱不太容易。后来进入了农业时代,大部分食物需要依靠辛苦劳动才能获得,许多还是素食,作物又有季节性,还经常闹灾荒,再加上人类聚落中资源分配不平等等因素,大部分人面临经常性的食物不足。


所以从演化的角度上看,那些在食物短缺的时代,脂肪消耗很快的人的基因,会渐渐遭到淘汰。而有能力将食物储存为脂肪的基因,就更容易存活下来。为了更好地抵抗饥饿,人体的代谢机制演化出了更好的储存脂肪的能力。脂肪在人体全身都有分布,但有些部位比其他部位更容易囤积多余的脂肪。女性主要在乳房、臀部和大腿处,有科学家认为,这可能和女性哺育后代的行为有关。而男性因为要参与狩猎,比起手臂、腿部、胸前等位置,腹部的脂肪对人体活动的影响较小。所以男性的脂肪一般囤积在腹部。这是人类经过几百万年演化出的体脂储存策略,能够更好地应对恶劣环境。


所以,人体演化的方向就是更愿意储存脂肪。那么,我们再看老化的规律如何。人体进入中年期之后,衰老让人体激素的分泌减少,控制肌肉的神经退化。有一个叫骨骼肌的东西也会开始衰退。


骨骼肌是附着在躯干和四肢上的肌肉丛,骨骼肌减少带来的影响非常大,最直接的就是人体的代谢能力显著下降。我们经常听健身教练说,基础代谢率高的人,不容易胖。其实就是因为骨骼肌越发达,人的代谢速度越快。反之,如果骨骼肌减少、肌肉萎缩,身体对热量的需求就会降低,燃烧能量的速率也会下降。


于是,人体在进入中年后,对脂肪的储存能力没有下降,而燃烧脂肪的效率越来越低,身体自然就开始发福。而且,因为脂肪在不断增长,而肌肉在萎缩流失。此消彼长,导致这一种发福,很难显示在体重秤上,但人的外形却变化非常大。随着躯干和四肢的肌肉萎缩,腹部的脂肪堆积,中年人类的肚子会变大,四肢却很瘦长。


但是,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前,因为食物不足,中年发福不会那样明显。直到历史的车轮忽然进入了现代,食物不足的问题被基本解决了。再加上中年人往往有更多的资源可以获取食物,运动量却不大。而拥有固定的性伴侣,让他们对自己外形的关注度也不高。这一系列只有在现代社会才会出现的问题,导致了中年发福成为了一种现象。


据调查,在发达国家,即便控制了饮食,有着比较良好的饮食观念,依然有八成的人在40岁时会出现明显的体重增加。男性在40到50岁间,体脂率增加了6%,达到了30%,而女性同年龄的体脂率增加了5%,达到了近38%。要知道,健康男女的体脂率一般是不高于20%和30%的。所以,这个数值真是非常吓人。


当然,女性中年发福与男性还稍有差异。女性身体肌肉覆盖率较少,她们是由于生育力的衰退,更年期的到来,让原本会被生殖系统消耗掉的能量,如今得不到消耗,于是在体内积聚了起来。


为何“中年油腻”

体细胞老化、身体发福这两点,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如今社会上,有人将“油腻”这个词与中年联系在一起。进入中年后,尤其是男子,正遭遇体表肤质变差、身体发福等问题。而“油腻”的主要意向,正是来自肥胖带给人的视觉感受。肥胖往往意味着体表包裹了多余的脂肪,我们的社会文化对肥胖本来就不太友好,常常把他们和猥琐、堕落、懒惰等概念联系在一起。


除此之外,中年人由于生活压力大、配偶稳定、社会阶层相对稳固等原因,对自己外表的关注度也不怎么高。此消彼长,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又胖又邋遢的视觉形象。而这样的视觉形象,经过互联网的放大,被总结为“油腻”,与中年人联系在了一起。


中年是认知的黄金时代


我们总有这样两个刻板印象,第一,中年人的大脑不如年轻人灵活。第二,总能听到年轻人说自己的父母是“老顽固”,好像中年人的已经不再能继续接受新的东西,心智已经停止发展了。事实恰好相反,中年虽然遭遇了身体的衰退,但却进入了大脑的黄金时期,心智的巅峰阶段。我们接下来就一一破除这两个刻板印象。


先看第一个刻板印象,中年人的大脑真的不如年轻人灵活吗?

与儿童、青少年的大脑相比,乍看中年的大脑,似乎确实不怎么活跃。但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大脑是人类千年演化中不断博弈、平衡、妥协的结果。大脑在发育完成之后,会不断抵抗生物老化的趋势,延长自己能够完美运作的时间。它会通过改变思维方式,来保持在机能衰退的同时,依然拥有强大的思考能力。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先从大脑思考的第一步,获取信息来看。大脑获取信息的唯一方式是感官,但感官不可避免地会老化。和我们前面提到的皮肤组织一样,演化的力量,也不打算挽救中年人逐渐衰退的感官。比起挽救,演化的力量甚至还有点排斥让中年人保持感官敏锐。为什么呢?


一方面,敏锐的感官能够提供的信息太多、太精细。但对中年人来说,更快更多地分辨出一片林子有多少颗树,有什么必要呢?要知道,人类是群居动物,敏锐的感官能带来的那些信息,完全可以由年轻人提供。比如一场狩猎,团队中的年轻人往往负责戒备,去注意猎物的脚步声之类。而中年人则需要担任接受信息,作出决策的领导职能。人的认知能力就像一个小山丘,在20岁时开始增加,到40岁左右达到顶峰,而后20多年的时间里,认知能力的变化不大,直到进入老年,才开始下滑。


中年人的思考速度确实逊色于年轻人,但在其余的认知领域,比如语言能力、空间知觉能力、数学能力、推理能力、计划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优于年轻人的表现。至于认知速度,本就不是认知能力的关键。还是举狩猎的例子,除了很少的时刻,比如被猎物忽然攻击,大多数的时候,保证狩猎成功,需要的是经验、技术和计划。


但是,感官在老化,大脑本身就不老化吗?为什么中年人类的认知能力反而变强了呢?这也是演化规律的作用。研究表明,人类大脑在进入中年之后,大脑灰质的数量减少,然而另一种物质,大脑白质,反而会在中年时期达到总量上的顶峰。


灰质与白质有什么差别呢?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张大网,灰质就是网上的一个个节点,而白质则决定了这些节点之间的联结方式和联结能力。也就是说,进入中年后,网虽然变小了,但网的复杂程度和点与点之间的联结能力却变高了。这一种状态在中年期达到顶峰,且会持续很久。


这种脑内成分的变化,改变了大脑运转的方式,并进而切换了思维的方式。根据大脑核磁共振结果显示,与年轻人相比,中年人前额叶皮层活动更加频繁,这个区域负责的,恰恰是层级很高的认知功能,像抽象能力这种复杂的智力工作,就是前额叶皮层负责的。所以,虽然中年人的大脑对感官信息的接受量减少了,运作速度也不如从前,但处理信息的认知能力,却进入了持续的高峰状态。这样的大脑,怎么能说不如年轻人呢。


第二个刻板印象,中年人真的都是“老顽固”吗?

弗洛依德觉得,人生的早期阶段是心智发展的关键,中年则相对停滞。一旦进入中年,人格就成型了,改变不了了。这种观点传播非常广泛,给步入中年的人们带来了不少压力和恐慌。其实,中年心智停滞这样的观点,是一种误解。客观上,中年人比青年人拥有更多的自主能力,而这一些特质带来的往往是心智的继续变化。中年人正处于个人精神世界里的青春热情与成熟现实互相冲撞的时期,而老年的衰退淡泊还没到来。


所以,中年人的心智体现的是一种变化,而不是停滞和衰退。而这种变化的心智主要体现在两个素质上,一是更加稳定沉着,二是自控力和心理调适能力更强。


对待新变化,中年人会更加谨慎稳重。比起提高好事发生的概率,他们更倾向于防止坏事发生,这主要因为他们往往是眼下社会的既得利益者,已经过了冒险进攻的阶段。他们对自己的身份变得越来越肯定与认同,性格上变得更诚恳随和,并且热衷于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力所及的那些具有活力的事情上。他们虽然看起来好像开始变得保守,变得不爱社交,性格乖僻,但其实中年人只是改变了社交的模式。


他们开始不再热衷与陌生人社交。而是积极地与特定的一小部分人接触。比如配偶、家庭成员、多年的老朋友等。这是因为人们在年轻时的社交,更多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和积累资源,而当步入中年,时间忽然成了有限的资源,于是人们开始把社交目标转移到了情感联结上。


前面说到,中年人还拥有更好的认知能力,这让他们也同时具备着极强的自我控制力和心理调适能力。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中年人发展出了一种有效的人格,能让认知和情绪达到平衡。研究也发现,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在中年时期下降了。这是因为,中年人拥有了韧性,让他们在感到悲伤、焦虑、抑郁时,能更好地调整状态,避免恶化为病理性的心理疾病。


而且,中年大脑回避压力和处理压力的效率,远远超过其他人生阶段,所以可以说,中年是个人心理发展到极致的巅峰时期,懂得如何让情绪避开自我挫败的暗示,转而用有目标、有重点、有效率的方式对待生活。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您的点赞、关注、推荐是最大的鼓励。

参考资源:得到听书·《中年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中年   骨骼肌   黄金时代   心智   中年人   感官   美文   认知   脂肪   大脑   食物   年轻人   危机   皮肤   人类   身体   人体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