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邓公为恢复高考,在会议上大发雷霆,27万人的命运就此改写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人才选拔制度,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子承父职)汉朝过后的察举制,举孝廉,德才兼备者可以做官。后来隋唐时期出现科举制,科举制的诞生为国家培养了更多的人才,并且科举制到后期逐渐完善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选拔机制。每三年一考,科举人员参加乡试、会试、殿试,最终考取功名.

1977年邓公为恢复高考,在会议上大发雷霆,27万人的命运就此改写

我们也知道科举制在后期的社会发展中出现了模板化,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八股文的出现。八股文的出现导致国家培养人才的单一化,许多有才能和治国理念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慢慢地清政府在后期开始进行改革。终于在20世纪初期取消了长达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开始转为以日本为蓝图实行现代学制改革,颁布并实施了《癸卯学制》,大学就此诞生!幼儿教育也就此诞生!

国共内战以及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也有着自己的教育与大学,革命根据地为减少文盲开始对农民进行读书识字教育,农民在夜校进行就读。当时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也非常出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1977年邓公为恢复高考,在会议上大发雷霆,27万人的命运就此改写

刚开始就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在内国民党特务随时监视着一举一动,在外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各个国家对我国进行各方面的打压!

1977年邓公为恢复高考,在会议上大发雷霆,27万人的命运就此改写

这个时期国家需要建设,那么就需要人才!而这个时期的人才也是最为短缺的!怎么解决人才又成为了一个难题。

当时国家了解到日本学制以及美国学制不利于我国工农子民接受教育,于是参照苏联学制开始重新制定。与1952年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该《决定》涉及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其中包括比如确立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制度。

1977年邓公为恢复高考,在会议上大发雷霆,27万人的命运就此改写

也在同一年开始正式施行高考人才选拔制度。高考选拔制度使得广大贫苦劳动百姓看见了曙光,也更加深刻得知道读书能够改变命运。国家通过这一制度也培养了各行各业的人才。

1966年正处于我国的特殊时期,针对国家未来发展之路还在摸索阶段。这项高考制度也就被废除了,高考制度实行了11年!

高考只是作为人才选拔的一种方式,它的废除并不代表大学就此消失,大学仍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场地。想必大家都出现了疑问:高考被废除,学生从哪里来?

其实学生是从各地工农学兵中推荐而来,严格依据16字方针进行招生。

1977年邓公为恢复高考,在会议上大发雷霆,27万人的命运就此改写

这种方式在短期内减缓了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可以快速将培养的人送到工作岗位上!

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从长期来说这可能使得有才能的人被淹没。也会加重阶级不利于公平!毕竟其中一些方针就是领导走后门提供便捷之道。

其次取消了文化考试,那么学生就无法进行分流,学生差异性比较大。在一个班级里上课,学生大多数都是初中以及初中以下的文化,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听不懂,大学教育的质量就可想而知。

恢复高考迫在眉睫

这种情况持续到到197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正式恢复了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他知道“科教兴国”,他也了解这几年教育培养的人才不是真正的人才,于是立即召开科教座谈会

1977年邓公为恢复高考,在会议上大发雷霆,27万人的命运就此改写

当时周围几个国家以及欧美国家虽然都在实行不同人才选拔制度,但是各国培养的人越来越优秀。国家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他深感忧虑!

1977年邓公为恢复高考,在会议上大发雷霆,27万人的命运就此改写

于是在会议上邓小平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耐心倾听专家的意见。众多专家给出自己的见解,也指出了这几年人才选拔的问题,如果恢复高考,必定会遭遇更多的挫折,全国上下会出现混乱的局面

邓小平同志开此次会议主要是想让各个专家想办法怎么去解决而不是对恢复高考进行批斗,大家所指出的问题他都想到过,最主要的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1977年邓公为恢复高考,在会议上大发雷霆,27万人的命运就此改写

他询问清华大学党委负责人,负责人说道:“清华新生的文化太差,许多学生的水平处于小学生阶段就来清华上学,教师们还要花额外时间对学生进行中学课程的补习。”

邓小平同志一听就说道:“叫什么清华大学,干脆叫做清华中学和清华小学得了!”

1977年邓公为恢复高考,在会议上大发雷霆,27万人的命运就此改写

他的一番话触动了在场的一位同志—查全性。他站起来发言了。他提出建立全国统一性的招生报考制度;根据高中文化程度统一考试防止泄题;大学生可以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也可以从社会青年中招。

1977年邓公为恢复高考,在会议上大发雷霆,27万人的命运就此改写

他的意见得到邓小平同志以及众多教育专家的肯定!

他又郑重建议到:今年就可以实施。

邓小平同志询问了当时的教育部部长刘西尧在时间上是否来得及?邓小平同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就立马确定今年就恢复高考制度。

1977年邓公为恢复高考,在会议上大发雷霆,27万人的命运就此改写

邓公发火

事情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顺利,在第二次会议的时候,仍存在不少人提出反对,邓小平直接发火说道:赞成就干不赞成就改行。其他同志就没发声了,他们知道了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改革的决心。

1977年高考到来,这次高考是唯一一次在冬季的考试。12月,五百多万考生走进了高考的考场。这次高考录取新生27.3万人。

1977年邓公为恢复高考,在会议上大发雷霆,27万人的命运就此改写

就这样高考制度延续至今,高考制度也让寒门出了贵子,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1977年邓公为恢复高考,在会议上大发雷霆,27万人的命运就此改写

现在我们总是看见有关于有人指出高考在培养人才上的局限性,有些人会赞同国外人才的选拔方式。殊不知高考相对于其他人才选拔方式才是最为公平。

欧洲一些国家实行双轨制,所谓的双轨制就是平民和贵族读不同的基础学校,平民很难读到大学!

1977年邓公为恢复高考,在会议上大发雷霆,27万人的命运就此改写

我们今天可以享受到大学生活还要感谢邓小平同志,是他给了我们机会。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读书时光,在读书的时候也要思考自身的价值,树立好正向的三观,为祖国做出一份奉献!

1977年邓公为恢复高考,在会议上大发雷霆,27万人的命运就此改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清华大学   双轨制   学制   清华   大发雷霆   科举   美文   后期   时期   命运   制度   方式   我国   专家   国家   人才   学生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