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中文】与一株植物的对视


【天下中文】与一株植物的对视

我在乡下时写过一本日记,记录下自己与各种植物打交道的日常。龙胆、白玫瑰、桃花、石竹花、鸢尾,还有栗子、葡萄、杏仁、无花果。花大量时间去耕作与种植,与植物们长久地注视,对话,或静静为他们画一张肖像。

从小与泥巴植物为伍,能叫人精神松弛,给人带来心灵的平静,其作用与静思打坐十分类似。慢慢知道不同的植物带有不同的质地、温度和性情,拥有不同的能量连接点。找到这个点,一些记忆开始苏醒,一些边界被打破,人自植物中看到自己相似的命运轨迹,感受到同样的情感流动。在闭上眼睛嗅闻一朵木犀花时,听到它在我心中悄声叮咛,叫你牢记故乡。

植物除带给人审美趣味外,其所携带的季节感更易使人切身体会到时间的真意,在四季的轮回中建立起对生命真相的基本认知。我在乡村度过整个童年,最初的生命经验都来自于随四时开合的山间万物。摘柳作笛,随风逐花,新鲜的绿肥尖或香椿与鸡蛋一起炒上一大盘,将脸包得严严实实与母亲一起站在金色的菜花田里放蜂,整个生活就这样跟随春天的植物们一起鲜活起来。屋前院后的桃李杏枣渐次展露烂漫和芬芳。人置身其间,心灵所感受到的,是同等的盛华和喜气。

乡村的夏天,浓荫遮天蔽日,各种果实在枝头累累欲坠,用绑有布袋的长柄竹竿摘梨,爬到桑葚树上吃得一嘴乌黑,举着宽大如伞的莲叶赤脚跑过乡间小路,躺在麦浪青青的岸边看月光静谧地照亮整条大河,植物给予时光的是最柔情和清凉的关照。

真正的秋天是随着逐日远去的花香开始的。秋风愈凉,每一次的到来都是一次残酷收割。树叶萧萧而落,熟透的柿子一个个跌落在泥地里,生命在攀至风光无限的顶点后开始了苍凉的沉寂之旅。兴是清秋发。中国古代的大部分诗歌都更倾向于将秋天与怀乡思归的断肠之伤联系在一起。阶前梧叶,山径菊黄,江枫渔火,万物风华正逝的孤零恰好应和了游子久在他乡无枝可依的忧伤,他们在与落叶互诉衷肠的当下获得精神的共在感。

冬天则是完全的寂静。一切植物都隐匿起光芒,即便如梅花冬樱水仙寒雪初绽,也并不如春天的花那般俏皮,而更多显现出庄重镇静的性情。乡村有秋纳冬藏的习俗,不仅指农家将收获之物储藏起来,更意指人应如植物,无论曾经如何得势繁华,也应与天地共阴阳,适时伏匿,懂得舍退。只有这样,才不会过早耗尽能量,而能得失相当,保持生命节奏的平衡,顺利地等来下一个春天。

植物也是世间最能与人产生应和及共鸣的物种。我所喜欢的大多数电影里都有植物的意象。《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里昂四处漂泊却一直把一株银皇后带在身边。他把它视为最要好的朋友,他说:“它永远都快乐,从不发问,而且它很像我,你看看,它没有根。”冷酷无情的杀手身份下,始终葱郁的植物象征了他生命未曾昭然的那部分:温柔平静,向往光明,渴望有一个可以落地生根的永久地址。《花落花开》中,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是女主角萨多芬在去往鉴赏家伍德家的路上深情地拥抱一棵大树。这拥抱所包含的,并非只是简单的画作被认可的喜悦,更是灵魂被另一个人认出后如青枝绿叶般发出的轻轻颤动。《雾中风景》里,那棵在片尾的旷野中逐渐从迷雾中显出清晰轮廓的树,则更像导演为颠沛流离的乌拉和亚历山大刻意制造的梦境。没有伤害,没有痛苦,没有看不到尽头的旅途,树是穿越残酷现实后的温暖投靠,是长途漂泊后终于迎来的归属。

佛教里常用植物传达智慧,启迪心性。菩提悟道,拈花一笑,昙花一现,一花一世界,人在植物的生命中悟到天地荣衰的规律,看到万物同等的脆弱与珍贵,也因此更易平静接受并珍视生活里的每一个发生,不断修习良好品性,拨云见日,顺应自然去展开生活的方方面面。

晋时书法家王羲之爱兰,据说其行云流水的书法就得益于俯掇兰华的心得,兰之万象成全了他书法独特的笔力和筋骨,却又何尝不是他在龌龊险恶的乱世中寻找曲水流觞兰亭唱和的强大精神支持。苏轼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黄州五年,空疱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大雪盈尺的夜披件破棉被熬过寒冬,不惑近天命的年龄里饱尝人情冷暖,想必他也曾在竹叶纷落的某一刻认清生命的缺陷,由此放下执着,倚杖听江声,获得心灵的释然。

我在老家的院里种了几株芭蕉,心里烦闷时,安静地听听雨打芭蕉的声音,就觉得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可以慢慢开朗起来。我坚持去郊外的山林徒步,每个生命都独一无二,苍松很美,但灌木也有灌木的美,生命的局限正是为了成全个体不一样的美。

佛经里讲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植物从不为人设限,它总是静静地呆在那里,新生,成长,枯萎,再次新生,等待与人内心涌动的万千情感产生自然的连接。然后,在与人沉默的对视中给予拥抱,理解,启示和力量。由此,人可以看清自己的命运,继续满怀喜悦走向余生。

我们常常周旋在人的世界,吃饭,睡觉,上班,回家,似乎生活已被塞满,偶尔空闲去户外,与那些植物匆匆一面,并无特别印象。至于它们叫什么名字,有什么脾性,何时开花,几时坐果,多半处于模糊状态,如同放置在一处杂物间的东西。

直到有一天,你对这个杂物间有了好奇。你打开积灰的门,阳光尾随而至,一个完整的世界,呈现在你面前。

花草树木,是这个世界给我们的赏赐,这些长长短短的生命在我们身边,每一天甚至每一秒都在讲述一些事情,如诞生、死亡、干渴、病痛、重生、勃发,有好多植物的寿命远超我们。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瞥到的是它们漫长一生的一份切片,在这薄薄的切片中,它们把同样丰富的内容毫无保留地展现给我们。当然,这个世界也把我们赏赐给了植物,因为,只有我们的双眼,才是它们最合适的舞台,从此,绽放与凋谢,有了观众,也可以说,因为有了注视,它们才真切地存在。

我曾经用一个春天的时间,观察香樟树每一天惊人的变化。香樟树是江南一带最常见的行道树,从落果、换叶到开花,到再一次坐果,断续分布在春天的整个时段,其余的时间,它都在沉默。在或热或冷的风里,它将叶片增厚,以适应温度的变化。每年三四月的风,似乎只为香樟而来,街巷之间,屋前屋后,风围着树起舞,穿过枝桠,爬上树梢,牵引它进入旋转舞台,一把一把的树叶掉下。几天时间,叶落满地,黑色的小果子也掉下来了,有好些被人踩碎,缩成一滩黑色印迹。

处于换叶期的香樟树一天一个样,仿佛它整个一年都在约束着成长的能量,终于在这一刻,打破内敛的外壳,满有把握地站了出来。枯叶甩落的步骤有条不紊,但鼓点会逐渐加剧,到了最后那几天,似乎拥有了加速度,几秒钟时间,一地叶片,仿佛凋落里也加载了力量。

只这一种树,就有这么多内容,我们的周围有多少植物。从匍匐在地上的苔藓到三四层楼高的大树,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都有一份家族变迁的历史和个体奋斗的轨迹。有的植物从水中跋涉而来,小心试探着陆地的习性,慢慢构建本领,适应环境成为最高追求。苔藓、蕨类、裸子、被子,一步步壮大、巩固,随即凝固为经验,直到在这个星球站稳脚跟,并以不断的繁衍生息获取到改造地球面貌的秘钥。

开始关注植物,仿佛凭空多出好多事来。一个普通的生态公园,令你时常记挂,不同的季节,或者阴晴不同的天气,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收获。梅花和玉兰的花期已近尾声,高大的水杉刚刚冒出新的羽状叶片,水边的芦苇顶出尖利的芽尖,菖蒲叶子卷出漂亮的弧度,空阔水面下的藕根还在沉睡,一年蓬顶着白色小碟子立于水畔。

好多植物,在它们最美丽的年岁,与你匆匆一面,随即熄灭,悄然退出。在一座桥旁边,你并没有注意到那里盘桓着一株高大蜿蜒的树,直到春天里的某一日,你转过街角,目光全部被它牵牢:它全部盛开了!原来是一株老樱花树,一身白色重瓣花,犹如当空礼花,你才注意到,它蜿蜒的枝干几乎要把整座桥合围,旁边的行人慢下了脚步,被电单车载着飞驰而过的人们,猛然间转过头来,忽忽望上一眼,然后才又匆匆离去。

有一年春天,我曾经在树山见到过一株叫不上名字的大树,它盘踞在一处农户旁,有两三层楼那么高,苍老的树干在适宜的温度下将能量托举到末梢,在巨大的植株上缀满白色小花,我已经不记得花朵的形状,只记得一整株白茫茫的大树,躯干已老,正当花期,青丝般的枝条在和风中摇摆。后来,我又多次去树山,但那里已经大面积开发,农户和树都已没了踪影,我与它原来仅有一面之缘。

关于植物,时有趣事。有一次,我在西安的汉长安城遗址上,看到一种结着红色果实的树,有点像杨梅,又有点像毛荔枝,只是更加柔软,以前我在北方没有见过这种树,上网一查,得知这树名叫构树。好奇之下,我尝了这个又红又软的充满汁水的果子,味道很不错,但是绒球一般的外观很不利于清洗,而且无法运输,裸露在外的果实,很容易成为飞鸟、爬虫,甚至蚂蚁的美餐,大概是这些原因,构树果没有成为我们日常食用的水果。我感慨半天,回来以后,遇到喜欢植物的同好,便说起偶遇构树一事,视为一个大发现。

后来到南京,发现城墙下面有一种树非常奇怪,叶片都有同样的裂口,排成一串,非常好看,像某种乐器。一查,居然是构树!与我在西安所见构树的叶子并不一样,后来才在一位朋友那里知道,构树的叶子是会不断变化的,裂口也在不同的时间呈现不同的样貌。这位朋友问我,苏州没有构树吗?我十分肯定地说没有。回到苏州,才发现构树随处可见,虽然混杂在别的树木当中,但因为叶子别具特色,总能轻易辨认。构树生命力顽强,甚至在桥板的缝隙里也能冒出一小株,我随即发现,小区内就有好些构树小苗。而我却要到遥远的北方,才第一次与它相识。有多少身边的植物,你不认识它时,它并不存在,直到你知道了它的名字、习性以及开花结果的特性,你才能像熟人一般,老远就看到它正在那里。这样常见的构树,要借助多次不同的机会在我面前显影,像是从庸常的背景下走出来,刺破我的漠然与自以为是,通过一系列影像的拼凑,想要告诉我什么。

每一年,从年初到岁尾,季节的变换,气温和地温呈曲线流动,而我们能感受到的便是那些植物的变化,不同种类的植物在不同的季节,持有自己的语言。梅花、玉兰、海棠、紫荆、樱花、杏花、桃花、梨花次第登场,它们的花粉与我们同处一片空气,来回奔忙游走,在衣梢,在鼻翼,勉力传递信息。槭树冒出红色的嫩叶,香樟、桂花树这些常见的树木,正积聚力量抖落陈叶,与此同时,打着卷的新叶露出脑袋了。青枫叶像舌尖试探周边范围,新叶如层叠的山峦,仿佛一夜之间排布于枝头。乌桕也发芽了,白色的坚硬果子还披挂在身。水杉的羽状复叶像依附在树枝上的羽毛。柳树在前几天还是金黄色的叶子,好像只是一转身,芽点上的苞已经裹紧了新叶,不几天,便打开来挂在树上,远远望去,如烟似雾。柳树因全年无休,荣膺最勤快树种的称号。低处的空间也很热闹,大概在我们的膝盖以下,野菜成阵,陈兵宽阔的原野。江南一带盛行吃野菜头,香椿头、马兰头、文文头、金花菜、荠菜,风过之处,人们循声而来,餐桌上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春日欢会。后来,楝树开出淡紫色的碎花,觉得似乎春天还在,等到石榴花开,合欢树的粉色伞状花朵在枝头张开,池塘里的荷叶卷成一条小棒托举到水面上来时,不得不说,夏天来了,吊着的心似乎也平静下来了,安心在眼下的日月里找寻不同的乐子。这才发现,马褂木的花期已过,枝头的小马褂叶长大了好几圈。广玉兰深密宽大的树叶之间,干透的陈叶凋落,白色大花绽放,像是在完成轮岗仪式。枇杷在回味中悠悠落市,杨梅像纽扣般大小,调制出黄中透红的复杂颜色,天气骤雨还晴,梅雨季要来了。等到荷叶亭亭,粉色如女儿家胭脂面的花朵纷纷亮相,独属于夏天的沉浸感令人无可逃脱。

与热情过度的太阳搏斗了一个夏天,树叶不停歇地为渐渐到来的秋日做出重大部署。不过,地温变化缓慢,令它们有时间运筹——根系进一步抓紧大地,末梢的枝叶准备抽离,以保证把有限的能量提供给更有需要的器官,他们步调一致地收缩消耗,保存体力,为安全越冬,全身动员,沉着应战。

在迈向冬天的那些时节,太阳变得温存起来,栾树的树枝上一半是红色小灯笼,一半是黄色聚伞圆锥花序的花朵。槭树开始一年之中的第二次走红,叶片经历了酷暑的拷问之后,做好了凋零前的准备,似乎刻意化妆了一番,火红得像支激昂的部队。银杏的扇形叶片变得黄脆,身材高大,色彩明艳。乌桕的叶子分批次变黄变红,有的叶片以保有好几种渐变的颜色而沾沾自喜。

在你感受到这些变化的时候,植物们也同样注意到了,于是,时间以设定的方向继续前行,一年一年,周而复始,给人永不枯竭的风貌,就像不动声色的人生,其实在内部完成了诸多转变,只是,匆匆如白驹过隙,全然像一场梦。

植物是与我们相伴的同行者,幸好有他们,令你在自身之外,可以看到另一个相似的世界,于四顾无人的荒野之中,恍然间听到了什么。

我最想做的,是与一株植物对视。

这株植物,是一棵果树。院子小,宽不过三米,长不过五米。巴掌大的地方上,种着一株果树。这是多年前,三舅进山的时候,从山里挖来,又乘车颠簸了两三个小时,才送我这里来的。

我看着这棵果树,先是如手指一般粗细,后来渐渐茁壮,成了一捧绿。再到如今,每年的夏天,这果树成了一大团绿,饱满而又结实。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青果。

我想问这棵树,会不会孤单?在这城市里,能供植物栖息的地方,越来越少。这么大的一棵树,孤零零立着,形单而影只。我也想问这棵树,会不会想念故乡?这棵树的故乡,是在挺远挺远的山里头。来到这城市,挺立在夏日酷烈的阳光下,是不是偶尔也会想起,多年前那片绿意盎然而偏远幽静的山头。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一到夏天,每日清晨起床,我总习惯在树下站一会儿。仰着头,认认真真地盯着眼前的这棵植物。哪怕只是几分钟的凝视,但习惯了匆匆赶路的身与心,却能在这片刻的凝视中,得到安宁与停歇。

这样的对视,是在它长成大树以后。在它还小的时候,仅仅只到我的腰部那么高。与其对视,得用俯视的姿态。而我总认为,多数人习惯的俯视,并不适合用来与一株植物进行谈心。

在它日渐茁壮后,我终于能用仰视的姿态,与其对视。很多时候,我们颠倒了主客。久而久之,也就习惯成自然。于是,习惯了将植物踩在脚下,用俯视的姿态与自然相处。而如今,这棵树教会我,对大自然得心存仰视,才能有所敬畏。

这样想着时,心中便有敬意升腾而起。

我一直想问它,是怎样才能心无旁骛,一生一世只把生长作为自己唯一的目标?一株植物的一生,便是朝着这样的方向,持之以恒地努力着。哪怕,旁边有更艳丽的花,有更高大的树,也不妨碍其安静地待在原地,不羡慕不嫉妒而专心致志于自己的成长。

这和我们,一点也不像。不像我们,总是生存在此处,却认为生活在别处。有种更好的风景,叫别处;有种更好的生活,叫别人家。而身为植物,它们有的是定力,一门心思地生长,顾不得其他。

与一株植物的对视,能让人体会到一种生活的态度。不羡慕,不嫉妒,任外头风霜雨雪,只要能用坚韧的树皮,紧紧包裹住内里柔软的心,那便能抵达幸福的彼岸。

【天下中文】与一株植物的对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植物   新叶   香樟   叶片   果树   枝头   美文   中文   大树   树叶   能量   叶子   夏天   白色   春天   生命   时间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