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坤哥散打聊新闻(16) 通讯员需具备两大素质

走进2021,

主动搞点耍事。

坤哥散打新闻,

也许开卷有益。


微课堂,坤哥散打聊新闻(16)


通讯员需具备两大素质

微课堂,坤哥散打聊新闻(16) 通讯员需具备两大素质


想当记者,得先审视自己是否具备记者的素质,或者是否愿意使自己努力具备这些素质,否则,你就去选择72行中的其它行业吧。

作为编外记者的通讯员,其理相同。

前不久读到诸葛亮的《心书》,感觉挺有意思。

诸葛亮是众人皆知的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古今文人用“万古云霄一羽毛”来形容他的渊博知识,而诸葛亮在选贤任人方面尽管也难免落入俗套,比如错用马谡,痛失街亭,但总体来说,其过人之处却不容置疑。他在其所著《心书》中曾经系统地提出了对“如何用人的看法”,也就是他选拔人才的七条标准。

其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从要了解的人对是非的判断来考虑他的辨别能力和将来的志向;

其二,“穷之以辞变而观其变”,即以尖锐问题对其诘难,考察他的思辩能力;

其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即就某些问题咨询其看法和对策,看对方是否有审时度势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四,“告之祸难而观其勇”,即把面临的困难告知他,看他有没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处事不惊的良好心理素质;

其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即在开怀畅饮的场合,看其自制能力和醉酒后的控制力;

其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即观测他在钱财面前的表现,给其有利可图的机会,看他是否能经得住物质的诱惑;

其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即托付其办事,或与其共同约定某事,以观其是否言而有信。

这七条标准用在选择通讯员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是对事物有没有准确的判断力和辨别力,也就是对自己将要采访的事件是否具备独立地判断是非、判断事物的真象和假象的能力;二是有没有稳妥处理复杂事项的应变能力。案前百件事,以要事为先。通讯员要分清轻重缓急,大事不能误,小事不能忘。要做到重大新闻不过夜,重要事项不漏报。三是有没有审时度势的预见力。通讯员要能审时度势,不仅要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还要想领导之未想,急领导之未急。四是有没有知难而进的精神。通讯员不仅要写稿,而且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深入一线,调查了解详情。五是有没有较强的自制力。通讯员往往经常跟随领导参加会议,出入公共场所,事后经常有饭局水酒。六是能不能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七是能否恪守信用。通讯员必须恪守信用、恪守时间、遵守诺言。约定好采访的时间不要迟到,约定好采访的地点不要变更,采访对象不愿对外透漏的隐私和内容绝对不要向外人透漏,国家机密绝对要保守。一定要做到功底要夯实,作风要务实,为人要诚实,生活要朴实。

微课堂,坤哥散打聊新闻(16) 通讯员需具备两大素质


如果我们把上面七点概括起来,不妨归纳为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两个大类。

新闻宣传工作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及时传达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舆论工具。因此,作为新闻队伍中一员的通讯员,必须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政治素质是保证。

“端了党的碗,就要服党管。”“吃了党的饭,就得跟党干。”这些民间谚语“话糙理不糙”。“讨论无禁区”,但“宣传有纪律”,作为一名通讯员,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政治修养,坚定政治立场,把握政治方向,明晰政治观点,遵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及时掌握党在一定时期内的方针政策,从政治方向分析问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新闻工作是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主张的,其思想性和政治性较强,是直接指导工作,引导舆论的。所以,必须牢牢保持基调平稳,保持宣传内容的连续性,宣传主线的一贯性,不跟风跑,不能忽冷忽热,大起大落,更不能哄炒新闻,追求轰动效应。

恪守新闻职业道德,是通讯员必须遵循的原则。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新闻宣传工作对推动经济的发展无疑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通讯员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新闻工作的关系,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杜绝有偿新闻,要加强自身修养,保持新闻工作者廉洁自律的良好道德风尚。

业务素质是关键。

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是搞好新闻工作的重要保证;提高业务素质,则是搞好新闻工作的关键。

新闻工作是一项既光荣而又艰苦的工作,这就要求通讯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所谓敬业,就是兢兢业业地忠于自己的事业。通讯员要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新闻事业中。由于新闻工作的特殊性,通讯员要具备较能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以敬业爱岗的精神,把丰收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

具有较强的采写基本功,是通讯员必须具备的。要达到这一要求,就要多学习,多读书,读好书,拓宽知识面,开阔大视野。积累丰富的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再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新闻工作者要广交朋友,总结经验,提高采访水平。

在写作过程中,要精心构思,以丰富的内容来表达新闻中心,既要做到简洁明了,又要达到不简单了事。对一些重大题材的新闻,要大手笔式地写作,不能一概以“豆腐块”来应付。

微课堂,坤哥散打聊新闻(16) 通讯员需具备两大素质


新闻敏感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对于通讯员来说,要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这就要求通讯员思维敏捷,反应快速,时时用新闻的判断能力来判断新闻价值的大小,以各种角度多侧面地来衡量其新闻的现实意义。要提醒自己,从什么角度来写,怎么写,如何表达,人们才爱看,才爱听,真正使新闻起到应有的传播作用。

总之,作为新闻工作者中的一员,需要具备的东西很多,但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是最关键的首要前提。这两个素质提高了,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也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来。

做一个通讯员难,做一个优秀的通讯员更难。在具备了以上素质后,通讯员还必须勤奋,只有勤奋才能够在铁路这个“万花筒”里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一要勤于观察,这个观察就是看人、看事、看物、看景,到一个地方就要尽力挖掘其中的新闻素材。二要勤于思考,并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联想,把单独和孤立的事件联系起来,从一个事件联系到另一个事件。写新闻,细想是基础,联想是延伸。比如,我们看到铁路的发展,就要联想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这可为新闻事件铺垫一个重大深厚的主题,提高新闻的价值。三要勤于采写,把自己写作的视野放宽,无论是人物、事件还是物品、景观,都可以写进作品里,有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说不定就是一篇新闻报道的亮点;还要仔细积存素材,有的素材暂时用不上也不要轻易放弃,说不定哪篇文章就能用上。

通讯员还应该练习写作不同类型的文章,新闻消息要写,人物通讯要写,文学作品也要写,“天才出于勤奋”,一个优秀的通讯员就是要成为一个“杂家”。

当然,通讯员最常写的还是新闻作品,而要写好新闻,紧扣新闻事件的背景十分重要,因为新闻离开了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大背景,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运用新闻背景材料主要有三种手法:

一是纵向的背景材料运用。即把一个新闻事实与另一个新闻事实作时间性的比较,这种手法可以使新闻事实产生明显的对比效应。比如,写企业发展壮大的动态新闻,可以拿过去几年企业的经营情况作对比,从中看到企业壮大的事实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写一个人的进步、改变,可以拿这个人过去的所作所为作比较,衬托出他现在的进步和变化。

二是横向的背景材料运用。就是把新闻事实同周围的事物作比较,让人看到事实的变化和具有特色的地方。比如,写典型人物可以把他放在全体人员中作比较,别人怎么做,他怎么做,别人做的效果怎样,他做的效果怎样,一比较,新闻价值就凸显出来了。

三是纵向的和横向的背景材料结合运用。把新闻事实中的典型和过去比,也和其它单位或人物相比,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要注意,那就是怎样把身边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放到大局中去认识,怎样把一件具体的事放到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中去反映,这就需要通讯员仔细观察生活,善于联想和思考。

因此说,写出有分量的新闻作品并不像有的通讯员认为的那样难于上青天,只要理解了上级的政策精神,留心身边的人或事,按照新闻格式去写,就可能写出好新闻来。

微课堂,坤哥散打聊新闻(16) 通讯员需具备两大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通讯员   知难而进   素质   审时度势   散打   新闻   美文   课堂   事实   采访   背景   能力   政治   领导   精神   事件   作品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