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与其说是寻找更好的出路,不如说是寻找减缓焦虑的出路

互联网从没有轻松可言,这个行业从诞生之初,即自带“内卷基因”,刚刚进入行业的人,从一开始的被动内卷,到后来习惯后的融入性的主动内卷,进而带着新人继续一起内卷,这已经成为常态。


内卷的同时,就是焦虑不断。从进入这行起,就没有停止过焦虑。每天的日常都是开组会、见客户、改方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依然要关注手机里不断跳出的工作群信息,微信和钉钉上,只要有红点点存在、就要无止境的关注和回复,谁管你是不是在休息时间?就算没有正经事,适时的在群里发言、捧梗、凑兴,也成了一种默认的团队文化,尤其是领导也在群里潜着水呢。深夜接到客户或老板的电话也是常有的事。身体也越来越差。三十岁的年纪,六十岁的发际线,七十岁的腰椎间盘……大厂尤甚。

在这样整体内卷的工作氛围之下,频繁跳槽似乎也不难理解。跳槽虽然不能包治百病,但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年轻人的焦虑感。“跳槽”,与其说是寻找更好的出路,不如说是在寻找减缓焦虑的出路。


不过,一分为二地看,频繁跳槽的现象之下,是年轻人努力适应社会,积极改变生活的体现。毕竟你看,四十以上的人不敢随便跳,轻易跳,因为家庭的重担,迫使他们在内卷中保持苟延残喘,原地不动地延续下去,已经是最好的选择,跳不起,也怕跳不好。可年轻人不同,未来的可能性还有无限大,身体的弹性也可以支撑,在“搞钱=搞事业”的观念驱动下,多探及一些工作的可能性没什么不好,既拓宽了认知,也挑战了自我,没准还能从中找到什么才是你真正想要的。而且他们的眼光也不局限于一线城市。新一线和准一线也都在考虑范围之内。“大城市容不下肉身,小城市装不下灵魂”已经成为过去式,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选择余地还是蛮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焦虑   出路   大城   发际   无限大   苟延残喘   美文   频繁   可能性   说是   不好   年轻人   身体   客户   城市   行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