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不讨厌社交,只是讨厌以社交之名的打扰

如果你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社恐,就对号入座看看以下两个场合,你有没有同样的反应。


1、你在电梯里遇到认识但不熟的人,你会假装玩手机。

2、到了约会的日子,出门前似乎又有点反悔。


如果两条都中,那你就是社恐。但社恐也有程度高下之分。轻度的社恐只是不善于社交,并不是真正的社恐。别动不动就把自己归类为社恐,很多时候,你可能只是很享受独处而已,这有什么错?这是好事,说明能和自己的内心相处融洽。


互联网时代明明沟通更便利,哪里那么多社恐?大部分人只是不擅长、不主动而已,根本谈不上害怕。


如果你拿一个年轻人和广场舞大妈比,他再怎么热衷于线下生活,他还是大妈嘴里的社恐。要知道,大妈可是丝巾一挥音响一放,哪里都能起舞的主。他可能周末只想约个好友,爬山游泳,或者干脆就静静的在家里刷剧。悠闲又放松,怎么会是社恐呢?工作日996已经这么烦躁了,到了周末就该闭门修炼,炼“拒绝学”、“推辞学”,这是回血的最佳方式,没有之一。仅有的两天宝贵周末,还要跟不熟的人费劲打交道,真不如回家撸猫撸狗来得自在。


这不是个人的原因和变化,而是时代在变化,对于社交的定义也在变化。性格内向的人,他不热衷于线下生活,但他在线上很活跃。养了自己的号,还拥有很多的粉丝,能侃、能聊、能耍。无疑这样的生活是能给他精神满足的。


父母那一代都是大厂出来的,一堆人既是同事,宿舍也都挨在一起,彼此生活紧密相关,几乎是半透明的状态。谁家孩子考了几分?今晚做什么菜,走廊上一站,就能听到,能闻到。90后不会理解那种生活和情感态度,就像父母也不会理解90后喜欢独处。


毕竟90后白天在职场上,神经紧绷的程度远胜于父母那一代,一整天被各种群里的信息狂轰乱炸下来,脑袋一定是嗡嗡的。如果下班还要再找人哔哔哔,想想都崩溃。这个时候最大的快乐只可能来自于躺平。


所以说,年轻人并不是真的讨厌社交,只是讨厌在嘈杂的信息时代,以社交之名产生的蓄意打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社交   在线   讨厌   对号入座   丝巾   高下   场上   费劲   工作日   大妈   嘈杂   美文   程度   周末   父母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