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任性地省钱后,我体会到了有钱人的快乐

我是从自己开始赚钱的那一刻,才体会到了父母持家的辛苦。


在上大学之前,根本从不考虑每个月的用度,吃的穿的,父母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妥帖而周到。偶尔也会带着小攀比情绪,去买一些非必要的用品,以满足自己膨胀的虚荣心。反正觉得父母从不说自己,零花钱管够,就意味着在家庭能力承受范围之内,从不愧疚,也谈不上多么感恩,理所当然地受之、用之。


到了上大学的时候,因为同学来自五湖四海,自然就有了贫富差距。见到过申请助学金来读书的特困户,每天去食堂都会避开人流的高峰,专挑便宜的点。但更多的是花钱大手大脚的,攀比之风逐日高涨,衣服比品牌,电子产品比新款,游戏比装备,鞋子比限量,似乎上了大学就是来花钱享受的。


直到自己开始打工赚钱,吭哧吭哧埋头苦干了一个月,月末看到帐户里躺着那微薄的四位数,付完房租水电宽带交通费和餐费,剩下的所能自由支配的,已是寥寥无几。此时才真正知道父母有多么不容易,不仅靠着自己的努力和节俭,买房买车,还供孩子上大学,甚至满足孩子一些不切实际的物质欲望。以自己当前的薪资,不吃不喝去折算,得打拼多少年才能买得起一间卫生间?才能回报父母以万一?他们只是普通的两个工薪阶层,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我想这就是工作前后的区别。没工作的时候,你再大也是个孩子,天塌下来爸妈罩着,有工作的时候,你头上的天要自己去顶着。而且,再也没有人会把你当成孩子,你必须学会独立承担,学会独自解决问题。尤其在用钱方面,得为每笔开支负责。


当经历了一番社会的毒打和来自信用卡数字的灵魂拷问,我们终于放下不切实际的欲望,变得像父母一样,一分一厘计算着过日子。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说明你回归理性了。不再任意妄为,懂得让手里的资源与获得的利益成正比,懂得把数字和物质放在天平的两端去衡量,这是对钱包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在这里我还是要以身试法,提几个切实可行的建议:


1,减少可有可无的消费,对我而言,排第一的就数奶茶,明知道奶茶的成本极低,却因为控制不住自己一杯接一杯的点,一个月算下来,至少多花了半个月的正餐费用、还长胖脱发不健康。所以说,勿以钱小而不为,何况区区一杯奶茶卖到¥15元,真的不算小了。添点料再冠个品牌动辄就上30了。


2、戒除幻想式的消费。这个很好懂,健身卡就是最好的例子,撑死了也就刚办卡的头一个月,因为还在新鲜劲头上去两次,到了后来可能洗澡都懒得去。就这么大几千的流出去了,你是做慈善吗?


3、把健康放在第一位,也是一种省钱,小病别拖,到了大病,费用就吓人了。也别贪便宜吃一些快过期的或者变质的东西,好歹父母也当你是宝贝,你可别当自己是垃圾桶。


总之省钱真的不难为情,绝对是好事,身体力行下去,你会用攒下的票子,秒杀那些耍嘴皮子笑你的穷光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长胖   用度   耍嘴皮子   特困户   都会   不切实际   奶茶   美文   有钱人   任性   好事   物质   费用   欲望   父母   孩子   数字   快乐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