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波斯文学

鲁达基(Rudaki, Abu Abdollah Ja'far, 850-941),波斯第一大诗人,被称为“诗中之王”

【轶事】传说他是瞎子,善琴、歌,在王前弹琴唱歌,后来失宠了,穷死。他最得宠的时候,奴隶两百,行李需要上百匹骆驼背。

达恢恢(Abu-Mansur Daqiqi)

菲尔多西(Ferdowsi, 约935-1020)

【轶事】苏丹马默德(Mahmad, 940-1020)在位时,文学鼎盛。苏丹王善诗,宫廷诗人济济。有一天,三宫廷诗人宴饮,有异邦人想加入。三诗人故意为难:我们作诗联句,三句后你能联,入座,做朋友。他们故意将第四句的韵逼入最难处,不料来者轻易联上。此人就是菲尔多西。三诗人立即向苏丹王上报:发现大诗人。

阿萨地(Asadi),好诗人。菲尔多西老师。以《日与夜》最有名。

纳绥尔·霍斯鲁(Nasir I Khusraw, 也译作纳赛尔·霍斯鲁, 约1004-1087)。《狄王》(Diwan)

莪默·伽亚谟(Omar Khayyam, 约1048-1131),是世界上名声最高的波斯诗人。作品:《鲁拜集

【轶事】有一位叫尼达米(Nidhami)回忆,他在宴饮中听伽亚谟说:“我的坟,将来一定在一个地方,那里,树上的花,将每年两次落在我上面。”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后来伽亚谟死了,约公元1136年时,尼达米去到伽亚谟的墓地,是一个星期五的黄昏,只见那坟头有一株梨树,有一株桃树,无数的花瓣几乎盖没坟墓。尼达米想起伽亚谟说过的话,掩面哭泣。

(旁白):世界是通俗的、呆木的。艺术家打动这个世界,光凭艺术不够,凭什么呢?韵闻、轶事、半真半假的浪漫传说(宗教要靠神话,历史要靠野史、外史,哲学要靠诡辩),说到底,艺术、宗教、历史、哲学,能够长流广传,都不是它们本身,而是本身之外的东西。

巴巴·太哈(Baba Tahir)

【轶事】国王敬重巴巴·太哈,两人谈论上帝,王慕听;巴巴说上帝要我们讲德行,王从;巴巴捡起一只破瓶颈,给王,说:这是上帝送的指环。王就戴上。这是政治与文学最理想的关系。

【轶事】巴巴仰慕阿皮尔·客尔。首次见面,分开后,人问他们对彼此的印象,巴巴说:我所知道的,他都看到。阿皮尔·客尔说:我所看到的,他都知道。这是朋友之间最完美的关系。

阿皮尔·客尔(Abusa'id Abolkhayr, 967-1049),是第一个把鲁拜体作为表达宗教的、神秘的、哲学的思想的诗人。

(旁白):古人说,少年读书如窗中窥月,壮年读书如阶前仰月,老年读书如山顶望月。

(旁白):悲剧精神,是西方文化的重心,悲观主义,是东方文化的重心;悲剧精神是阳刚的、男性的,悲观主义是阴柔的、回避现实的;西方酒神是狂欢,所谓酒神精神,东方人歌颂酒,是回避、厌世,离不开生活层面,从未上升到悲剧精神。

客特伦(Qutran),讲究文体和韵律。

阿沙特(Fakhruddin As'ad Gurgani),浪漫,豪爽。

安瓦里(Ouhadodin Muhammad Anvari)。名言:行乞,是诗人的本质。诗人不到五十岁,不要写诗。

(旁白):我们欣赏古典作品,要有两重身份,一是现代人身份,一是古代人身份,如此欣赏,则进进退退,看到后来,一只眼是现代眼,一只眼是古代眼。

卡客尼(Khaqani), 被称为“波斯高蹈派”(Persian Parnassus),重客观,重形式,追求雕刻美。

尼达米(Nidhami),专写传奇诗,品高,不事王侯。

(旁白):许多雅士不过避俗、拒俗,不能抗俗。人说嫉恶如仇,我主张嫉俗如仇。我写:通俗,通到我这儿不通。瓦格纳弄得个尴尬局面:他的故事情节是古代的,音乐是现代的,可以骗老实人,但他的朋友去看,他劝他们闭上眼睛。

路米(Jalalu'd Din i Rumi)

沙地(Sadi),著《玫瑰园》(Gulistan),被认为是波斯文学中最机智最精美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地位很高。

哈菲兹(Hefez)。西方说起波斯诗人,多知道他。他活着时就很成功,与成吉思汗见过面,谈过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波斯   瓦格纳   悲观主义   旁白   轶事   中世纪   宫廷   美文   诗人   悲剧   宗教   上帝   哲学   身份   精神   朋友   作品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