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屯村的嬗变

毕屯嬗变

(刘冬冬)


生机勃发的初春时节,漫步在莘县董杜庄镇毕屯村的阡陌乡野间,让人处处感受到一种激情向上的激情在燃烧。这种激情,来源于群众对新任党支部书记的高度信任,来源于群众通过传统产业发家致富的喜悦心情,来源于村党支部领办新型农业合作社的强劲后劲……


毕屯村的嬗变


莘县董杜庄毕屯村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位置偏僻;是全镇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村;且村民居住分散,姓氏纷繁,派系复杂,宗族矛盾突出,干部思想落后,群众观念滞后;村庄没有什么资源,村内集体经济空白,是社会公认的“乱村”“烂村”。


毕屯村的嬗变


它的嬗变得益于去年以来,莘县从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拔100名优秀干部到农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好政策。张军,原是莘县人民法院装备科的副科长,刚接到任命时,他从内心“发了憷”。但当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应服从组织安排时,便没有讲任何条件,第二天就到毕屯村报到了。


毕屯村的嬗变


工作一开始,张军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数次接到不利于工作的信息和电话。有人对这位“80后”的小伙看不上眼,有人认为他只是下基层来“镀镀金”,有人故意找茬让他“当场难看”。面对压力、困难、非议和不理解,张军不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加深了他对“责任”二字的理解,发誓既然揽了这个“瓷器活”,就要当好这个“金刚钻”,不改变毕屯的面貌誓不罢休。


毕屯村的嬗变


为了彻底扭转毕屯村的落后面貌,张军到任后,第一时间走村入户,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听取意见,依靠党员团结群众,多次召开支委会、“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条分缕析,集思广益,先从群众最急最盼的改变村容村貌做起,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多方筹措资金,将村里道路做了硬化,道路两侧和胡同全部安装了LED路灯,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毕屯村的嬗变


在接下来的走访调研中,张军发现村集体收入低是制约村庄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缺乏党支部的正确引领是关键原因。于是,在去年5月份,张军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成立了莘县毕屯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毕屯农产品综合体”即“毕屯五坊”——酒坊、槐花蜜坊、老布鞋坊、西瓜辣椒酱坊、石磨面坊,注册了“大槐树”商标,让产业在乡愁中稳步发展,既增加了群众收入,又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毕屯村的嬗变

20多年来,毕屯村一直坚持西瓜套种豆角的种植模式,可最近几年效益一直不是很好,村民又没有合适的办法解决,产业红利遇到了天花板。为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张军对群众以往的种植结构、村庄的土质、水质等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发现这里的土壤状况并不适合种植西瓜。他就专门从北京聘请了一支农业技术团队,引进了一个适合当地种植的“秋延迟软香辣辣椒”品种,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业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由技术专家和村干部共同组成种植团队,前期种苗、肥料等物资不用农户出资,由合作社自筹资金和农业公司垫付,并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实现农户种植“零风险”。不到半年时间,干部、社员历经了狂风暴雨式的“辣椒保卫战”,初战告捷。而后,为了合作社和种植户的合法权益,保证收购市场的稳定,又成立了合作社专组,开展了“毕屯辣椒保护战”,让“辣椒宝宝”从茁壮成长到硕果累累的大丰收。村民种植的200亩辣椒,带来收入过百万元,集体积累增加10余万元。


毕屯村的嬗变


面对毕屯的嬗变,我们感到只有把党的建设融入到合作社发展的全过程,通过抓党建促发展、带全盘,切实将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村强民富。具体工作中,要抓紧抓牢“四个重点”,一是抓紧抓牢“党支部”这个核心,着力增强党支部的领办力、乡村干部的执行力、农村党员的带动力;二是抓紧抓牢“合作社”这个载体,在实体化运营、规范化管理、特色化发展上下真功夫、见实效;三是抓紧抓牢“利益链”这个引擎,既要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又要增强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四是抓紧抓牢“兴产业”这个根本,把农业产业化作为主攻方向,更大力度推进,建立起合作社、村集体和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共同体。”


毕屯村的嬗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莘县   党支部   集体经济   农户   美文   村庄   合作社   村民   辣椒   西瓜   群众   集体   优势   收入   干部   激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