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了,啥也不是,就知道玩儿

我发现我属于那种「感觉流」的人。


打个比方,某个重要的节日,准备去一家高级餐厅庆祝,这家餐厅要提前一个月预定才有位置。到了预定好的那一天,衣冠楚楚地去吃了,也挺好吃的,但对于我来说可能也不过就是平平无奇的一天。而为了这一天这一刻,提前预定,漫长等待,精心打扮,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可能有点心累,大大削弱了我对于那一天的期待。


而如果在那天可能随机去某个没吃过的路边小馆,或是在家吃也行。吃完也挺美的,出来遛弯赶上晚霞也好,下雨也好,那也会是开心特别的一天。我更喜欢抓住当下这一刻,而不是计划之后的某一刻。


再打个比方,还是吃饭的事情,和友人约饭,假如是那种提前定好了时间地点都有谁的饭局,在那一天到来之际,保准会涌起种种不想去了的念头。也许是觉得哎呀好麻烦,感觉像要完成什么约定一样,也许只是单纯的矫情,反正就会突然丧失了赴约的兴致。


和朋友们吃饭,最重要的是随意一点,某天想念哪个朋友了,直接发消息给对方:出来吃饭啊宝贝儿。吃饭过程中如果想起了谁,就再问谁要不要来,大家都有时间,就一起出来吃,没时间也无所谓。吃完各自回家,第二天可能接着一起出来吃夜宵,开车城里兜会儿风。一连吃三天,之后可能一个月都不见,然后到下一个心血来潮想念朋友的日子再出来约饭。不是特意聚,而是看感觉聚,随缘聚,不管相隔多久,再见一如昨日。


感觉流也是随缘流,不喜欢提前计划或安排,而是看当下状态的变化,大家的点是否契合。我这个流的人,身边交往的人多少也有点这个流,毕竟如果大家不是一个流的就没法玩到一起。到了某个年纪,身边能剩下的朋友便都是可以同流合污的人。


以前读书时有天傍晚晚霞特美,忽然不想上晚自习了,于是和朋友把书包从五楼扔下去,悄悄溜出学校去后街吃小吃打台球了。午夜和一个朋友跑到另一个朋友家楼下喊她出来,之后再一起走到下一个朋友家楼下,下一个朋友不敢出来,但是说爸爸妈妈睡着了,喊我们上去,于是四个人蹑手蹑脚地挤在她狭小的房间里吃零食喝饮料看漫画聊天,长夜漫漫最后东倒西歪地睡着了。第二天早上天光大亮,心想糟糕一定被发现了,但是从房间里出来到客厅,朋友的爸爸妈妈已经出门了,桌上留着四人份的丰盛早餐。新年的时候,吃过十二点饺子,几个朋友从家里出来开车到城市郊外积雪厚厚的地方一起放烟花,然后回到车里开盏小灯讲鬼故事,最后还要去24小时麦当劳吃个汉堡和刚炸好的薯条再回家。


工作以后某个秋日的早晨,我和沉老板一起出门去坐地铁,路上就感叹今天的天气太好了,秋天是北京最美好的季节,实在不应该浪费在公司里,于是双双请假,一起跑去公园遛弯。今年沉老板生日的前一天下午,我们决定买第二天早晨的高铁去另一个城市玩。于是她出门去剪头发,我在家订酒店,回来一起收拾行李,给花浇水,晚上睡几个小时就出发去车站,四个小时后便开始在一个新的陌生的城市闲逛……没有行程规划,一切都是临时随机的,待两三天再去下一个地方。五分仓促、八分疲惫,十分梦幻。


我始终深信生活中所有的浪漫都是随机发生的。这些影像不管过去多久在记忆的暗河里始终熠熠闪光。我觉得不管到什么年纪总要做一些跟着当下感觉走的事情,不必刻意计划什么,安排什么,寻求某种仪式感,而是当那个时刻在平凡枯燥的生活中一闪而过时,抓住它,相信它会带给你特别的境遇和体验。


不过话又说回来,像我们这个流的人,当然也有很讨人厌的地方。


比如可能一会想这样,一会想那样,今天喜欢的事情,可能明天就一般般,后天就不喜欢了。性子偶尔捉摸不定,偶尔变幻莫测。一把年纪还很不“成熟”,好像没“长大”的样子。就是太惯着自己的情绪来了。但也还好,人嘛总要惯着自己一点,不能时时刻刻活在世俗的规则里。


感觉流。随心流。也是某种反叛吧。跟严肃枯燥的生活对峙,试图从中找点乐子,寻寻开心,哪怕片刻也好,刹那即是永恒嘛。


We didnt know we were making memories,we only knew we were having fun.

——Winnie the pooht


30岁了,啥也不是,就知道玩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后街   晚霞   美文   枯燥   楼下   年纪   早晨   多久   事情   感觉   时间   计划   地方   喜欢   朋友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