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当代文艺》微信公众平台刊载贾平凹《笑口常开》有感

读《当代文艺》微信公众平台刊载

贾平凹《笑口常开》有感

读《当代文艺》微信公众平台刊载贾平凹《笑口常开》有感读《当代文艺》微信公众平台刊载贾平凹《笑口常开》有感读《当代文艺》微信公众平台刊载贾平凹《笑口常开》有感

(文艺评论)

花牛红

2019年11月19日当代文艺微信公众平台刊发了全国知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的短篇经典《笑口常开》,全文节录如下:

贾平凹 笑口常开

……

入厕所大便完毕,发现未带手纸,见旁边有被揩过的一片脏纸,应急欲用,却进来一个人蹲坑,只好等着那人便后先走。但那人也没手纸,为难半天,也发现那片脏纸,企图我走后应急。如此相持许久,均心照不宣,后同时欲先下手为强,偏又进来一人,背一篓,拄一铁条,为拣废纸者;铁条一点,扎去脏纸入篓走了。两人对视,不禁乐而开笑。

……

陪领导去某地开会,讨论席上,领导突然脖子发痒,用手去摸,摸出一个肉肉的小东西,脸色微红旋又若无其事说:“我还以为是个虱子哩!”随手丢到地上。我低头往地上瞅,说:“噢,我还以为不是虱子哩!”会后领导去风景区旅游,而我被命令返回,列车上买一个鸡爪边嚼边想,不禁乐而开笑。

……

剧场里巧和一位官太太邻座,太太把持不住放一屁,四周骚哗,骂问:“谁放的?不文明!”太太窘极不语,骂问声更甚。我站起说:“我放的!”众人骚哗即息,却以手做扇风状。太太也扇,畏我如臭物,回望她不禁乐而开笑。

……

写完《笑口常开》草稿,却吸一根烟,返身要誊写时,草稿不见了。妻说:“是不是一大页写过的纸,我上厕所用了。”惊呼:“那是一篇散文!”妻说:“白纸舍不得用,我只说写过的纸就没用了。”急奔厕所,幸而已臭但未全湿,捂鼻子抄出此份,不禁乐而开怀。

我最早读贾平凹先生的《笑口常开》是在2001年5月底买的一本由小说月报编辑部编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0届百花奖获奖作品集”》上读到的,肯定是盗版书,定价56元的书我只花10元钱买的,并且书中错别字满篇,该书的最后三篇是贾先生的《丑石》、《闲人》、《笑口常开》,《丑石》和《闲人》都没有写作时间,而唯独《笑口常开》之后有写作时间:1989年2月27日,可见贾先生对该文的重视程度!我到现在还没弄明白该书是第10届百花文艺获奖小说,而贾平凹先生的这三篇散文却名列其上,故而到现我还将《笑口常开》说成是短篇经典,而没有说成是散文经典就是此原因!

贾先生风趣诙谐不拘小节坦然幽默的性格是我在报刊或他本人的作品中读到的,他随随便便的一次报告我这个小教师都未曾有聆听的资格,更不要说谋见其人了。

2016年7月的网文:“雀巢”向凹公学幽默(随笔)——读贾平凹的《笑口常开》有感,作者纪昀清就是对贾先生对生活观察细致入微及这种不拘小节的冷幽默性格交口称赞的人之一。我到现在还感慨贾平凹先生多年前的那幅文人画营造出来的那个幽默氛围——一位陕北老农民背靠在一棵陕北歪脖子老枣树上挠痒痒的画面,看之读罢,确是让人忍俊不禁!正如雀巢编辑苏庸平先生点评的,贾平凹这位文学大师,把生活中的一些别人不在意或者不屑于在意的小事坦然地亮出来,给人很多思考,幽默中获得做人的真谛!

我记得我读平凹先生的《废都》比较迟,因为我当时弄不来这本曾一度被列为禁书的名著,当我读完这部仅仅花贾先生一个月的养病时间创作出来的长篇名作的时候,我的第一感慨是平凹先生文气足啊!此后我曾不只一次和文友们在聊天的时候说,大概是八百里秦川或是关中平原的广袤,抑或是秦陵兵马俑的厚重,抑或是关陇大道上的暮鼓晨钟的空灵,抑或是长安街上秦汉明月的缥缈,庇护濡养出贾平凹这位百年难遇甚或千年不遇的关中鬼才!当然在这里我不是有意拍贾平凹先生的马屁,这与我无任何利益瓜葛,我只是崔永元张嘴——实话实说罢了!我读过贾先生文集,感觉到他为文、他写字、他画画,那是自然天成的事。就像这个短篇经典之作《笑口常开》,把数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发生的生活片段,通过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再融入其凝炼的笔端,信手拈来地再现在读者面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出生的农村人(特别是我们西北农村,对东北和南方农村我没有生活经历,故不敢妄下结论)或多或少的都有贾平凹《笑口常开》中描述的那些生活经历,虱子叮咬,擦屁股用废纸废报,甚至七十年代中期以前在我们天水渭北干旱偏僻农村,大多数人家擦屁股多用土疙瘩(没棱角的小土块),这你别笑话,那是不折不扣的事实!直至九十年代末期或是二十世纪初期,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努力,贫困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废纸废报擦屁股早就成为一页厚重的过去式历史,更不要说用土疙瘩擦屁股了!再就是随人们卫生习惯的养成或现代农药科技的发展,虱子跳蚤几乎绝迹!民族在进步,人类在前进。你现在给九0后或二00后说这些,无异于给蚂蚱说冬天的冰凌。特别是现在出生的孩子所在的家庭所在的学校,健康卫生教育那可是与生俱来的,更何况近年来我国所推行的整体脱贫工作中就有一项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你从中国大江南北塞内塞外干旱和半干旱山区的农村走一遭,那翻天覆地的变化恐怕会让你热潮澎湃热血沸腾的!

我们天水市地处西北广原,属半干旱贫困地区,时至今天,已到天水市麦积区整体脱贫的最后关头,三、四年前我们那里凡有学生食堂的学校,都已经由集约化的餐饮集团整体经营着学生食堂,从业人员都是三证齐全,否则你过不了卫生质检部门的那一关,记得前年仲夏的一个中午,我在我们花牛中学的学生食堂吃饭,当时大多数人都吃罢走了,只有我与一位上午第四节课有课的女教师和十几二十个学生在餐厅里就餐(用个文雅一点的词),我的印象中吃的是我们天水人的特色面——浆水面。忽然有一男生和其家长大声嚷嚷着,饭里吃出了一只苍蝇,就在我们大家楞神的那一刹间,那位家长骂骂咧咧地领着自己的孩子走了,不吃这不卫生的饭了,和我对坐的那位女教师看着自己吃了一小半饭碗的饭,问我说,咋办?十几二十个学生也停下了吃饭,一齐看着我们,我不加思索地对那位女教师说:吃吧!那苍蝇是餐厅里飞的落入热气腾腾的饭碗里,而绝对不是大师傅们从锅里捞出来的,就这样在我和那位女教师的坚持下,我们楞是与十几二十个学生把这最后一碗浆水面吃完了。我曾想过,当时要是我和那位女教师也与那位家长一样愤怒地走人,那十几二十个学生能否坚持把那最后一碗面吃完?不知道那位女教师和那十几二十个学生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现在许多有识之士认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与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大有关系!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上厕所后要吃零食必须先洗手,这已经在少年儿童的心里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定式。基于此,笔者以为,《笑口常开》里那位领导捉出虱子,某人在公厕里大解时忘记带手纸要与人同谋一片废纸擦屁股却被一收废纸的人扠去,让妻子从厕所里捞出带着糗味抄下一篇散文的这几个经典片段已经过期了,在当代社会已经不可能让人畅开笑口了!同时,早在当年我第一次阅读完贾公的这篇短篇经典的时候,我就认为文中的那个傻冒小子为那位粗俗的官太太放屁之事解围那一段,写的不咋的,我当时就想过,如果这是生活中一件真实的事情,那小伙的动机不纯啊!原本想取悦于官太太,但以那样人那样事岂不弄了个天大的笑话!时隔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重读此文的时候,我脑子里忽然冒出了个大胆的猜想,那件事假如是真实的,时势逼迫那年轻人做这件事时动机极端的不纯,不被体制内的人认可,就得想法子取悦于体制内的人甚至是取悦于当权者,忽然碰上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取悦于一位官太太不就同样取悦了体制内的人甚而至于取悦了当权者了吗?不曾想遇到了“高素质”的人,就不叫你取悦!就不叫你取悦!所以我的建议是,把这一段改成是那个年轻小伙子勇敢地站起来,指着那位官太太说:就是你放的!就是你放的!你岂能奈我何?为那样一位素质有问题的女性解围,受良心道德上的遣责和甘冒一个傻冒的名声,值吗?

你当代文艺,起了个不错的名儿,就应该走在中国文艺的最前沿,洞悉时代的脉博,追踪当代人类前进的蛛丝马迹,就才能与时俱进!现代的都不行,都跟不上你前进的步伐。把贾平凹先生这已经过期了的经典(甚至可以说是老古董)在你代表最前沿的窗口发出来,我想贾先生看了也不会笑出声的。

当我看到当代文艺上的《笑口常开》,又认真地读了一遍,其实里面的每一个片段我闭眼都能复述出来,关键是贾平凹先生的作品当年对我们这一代文学青年影响特别大呀!我立马给当代文艺发了一则留言,没想到当代文艺很快就给我来了个留言入选的通知,本就应该以此入选留言结束本文:“贾平凹先生的这个短篇的确曾经是新中国短篇史的上的经典之一,我曾多次在朋友圈里晒过其中精彩片段,无疑让人回味无穷笑口常开;但你们《当代文艺》把曾经的经典而实则现在算是过期了的东西刊载,贾平凹先生要是看了,还能笑口常开吗?哦呵哈!不薄今人厚古人。还真是名气大了的好。”

但最后我始终感觉到还有几句肺腑之言憋在心里好难受,不吐不快。首先要说的是,我本就小教师一个,有人把我们教师比做人类灵魂工程师,我认为那是初级的,那只是启迪人心智,塑造一个人灵魂的初级阶段;而一个好的作家则就应该成为人类灵魂的高级工程师,把教师塑造的灵魂,再精雕细琢,更趋完美!其次,中国人历来崇尚“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其精神内涵是指:读书和学习是用来养育人性的道德,提升人文素养,教化众生,转化世俗,促进个人进步社会文明,建立起强大的“文化自信”。原因是中国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转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已经正式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因此一位好的作家一要在感悟文化力量中找到自信的源头;二要在秉持文化品格中牢记自信的本色,要有扬弃的继承,不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更不能因循守旧、墨守陈规、敝帚自珍、抱残守缺;三要在担当文化使命中确立自信的方向,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小到作家本人,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进。这恐怕就是我一个小教师敢于说这么多的话的力量源泉吧?!

2019.11.20 于花牛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笑口常开   天水市   关中   陕北   文艺   当代   擦屁股   虱子   废纸   美文   太太   公众   自信   农村   经典   文化   学生   平台   贾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