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卷化效应”到“狼性法则”说开了去

从“内卷化效应”到“狼性法则”说开了去

师魂永在(花牛红)

2020年7月22日微信公众平台“十点钟读书”发布的网文《薇娅年赚20亿,纪录片〈出身〉揭露人生真相:人这一辈子,有3个拐点》里有这样一段阐述,节录如下:

……

电视台记者到陕北采访一个放羊的男孩,曾留下这样一段经典对话:

“为什么要放羊?”

“为了卖钱。”

“卖钱做什么?”

“娶媳妇。”

“娶媳妇做什么?”

“生孩子。”

“生孩子为什么?”

“放羊。”

这在学术上叫作“内卷化效应”:指的是长期从事某一方面的工作,水平稳定,不断重复,进而自我懈怠,无渐进式的增长,无突变式的发展,对即将到来的变化没有任何准备,完全缺乏应变能力。

……

其实这个故事的原版应该是:二十多年前,记者在陕北高原采访的时候,碰上了放羊娃,便有了以上采访,当记者问放羊娃:为什么放羊?放羊娃的回答应该是:“攒”钱而不是“卖”钱好吗?好好地体味一下去,放羊娃当时的“攒”钱和现在给加上去的“卖”钱那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因为“攒”是死的,而“卖”是动的!

他(她)们这样描述发生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放羊娃的这个故事旨在阐述他(她)们的那个“内卷化效应”原理。

早在二十前年我给我的好多届学生讲解陕北高原的这个放羊娃的故事的时候,我一次次引导他们把这件事应该理解成是贫穷落后地方人的一种恶性循环,如果你们现在不好好读书,将来你们的子子孙孙的人生就只能如陕北高原上的这个放羊娃一样:放羊—攒钱—娶媳妇—生娃娃—放羊……如此循环往复,祖祖辈辈只能是放羊—生娃,放羊—生娃……多可怕呀!振聋发聩。

二十年前,我所执教的这所中学(那时还是一所完全高中)地处西北高原的欠发达城市——天水市的郊区,真正的城乡结合部,那时这个地方的贫穷是令我相当吃惊的!我真切地体会出了那时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离城一扎,又呱又傻”那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当我一次次地给这些学生及其家长讲述陕北放羊娃的故事并让他(她)们一定要好好读书的时候,那成想这些家长及孩子只是傻笑着说:我们这里的人没有念书的脉气!后来,我所执教的这所城郊中学撤掉了高中部,变为独立初中,原因无它,没有生源!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我所执教的这个地方的人不但没有受到陕北放羊娃的那个贫穷的恶性循环的影响,相反的他(她)们兜里装上了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存款,拆迁卖地使他(她)们一夜暴富!就拿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及其被当地人称做“狼wa子”的家长来说,人前经常脏话连篇不说,动不动逢人就说我有的是钱啊!兜里随便揣着二三十万的银行卡,其不知他的儿子(当年我教过的一个挺聪明的学生)现在在监狱里呆了恐怕已经十年多了吧?据这位号称“狼wazi”的父亲说,他儿子明年就能出狱了。

记得不太准确了,不是2009年就是2010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所在的县区一位女宣传部长来我们学校举办了一个座谈会,我当时是这所初级中学的政教主任,筹办主持我当然义不容辞。会上一位同事(他是我教高中时从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的发言令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我建议回复我们学校的高中,我们学校还有高中的时候,像自己一样高中毕业甚至考上大学的人是有的,但现在因为没有高中,我们当地的学生家长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甚至初中都未毕业的农民,能高中毕业的那可是寥寥无几,这样下去确是令人堪忧呀!

在当今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文化,那他(她)就少了绝对的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知识就是力量,而我则认为还应该再升华一步——希望就是力量!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希望的力量可能比知识的力量更强大,因为只有在希望的背景下,知识才能被更好的利用。一个人,即使他一无所有,只要他拥有希望,他就可能拥有一切;而一个人即使拥有一切,却不拥有希望,那就可能丧失他已经拥有的一切。

以上是对普通人而言的;那么,对于那些大家族(国外称贵族,而我们现在的中国是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也不乏一些超然的存在)、大企业来说,也是需要不停息地努力,积极进取,不断地汲取知识的养料,拥抱希望,那就才能够永久性地屹立于不败之地。

有人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即使是非常优秀的大家族,也仍然存在着一代不如一代问题呢?

其实这跟他们生存的环境也是有很大关系的。老一代人出身草莽,每一顿饭都是拿命拼出来的,每一分钱也都是拿命赚回来的,所以在那个年代,能够打下一番家业的,没有一个人是平庸之辈,可以说个个都是精英。但当他们打下一片天地的时候,他们的儿子出生时,就已经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丰衣足食的情况下,他们不需要打拼,不需要玩命,所以狼性自然就弱了很多。再到他们的孙子出生的时候,那就已经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了,别说让他们出去打拼玩命了,对这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二世祖来说,让他每天早睡早起都不可能实现的奢望,那还能指望他们身上有什么拼搏精神,有什么血性狼性?

出生在野外、冒着生命危险捕食成长的,才是真正的狼。出生在动物园里,每天睁开眼就有肉吃的狼,论血性,可能连条路边的野狗都不如。这恐怕就是“狼性法则”的精髓所在。

如果再不思进取,坐吃山空,再优秀的家族、企业都会破产倒闭的!像那位号称“狼wazi”的学生家长们,你们手里的那几个钱能经得住多大的折腾?!

贫穷固然可怕,但更为可怕的是没有文化。

从“内卷化效应”到“狼性法则”说开了去从“内卷化效应”到“狼性法则”说开了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陕北   效应   丰衣足食   金钥匙   血性   恶性循环   美文   贫穷   高原   法则   可怕   采访   家长   力量   家族   高中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