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寄当归(杂论)

空寄当归

空寄当归(杂论)

到过四川剑阁的人都知道,剑阁姜维祠有这么一副对联:

雄关高阁壮英风,捧出热心,披开大胆;

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

联文精炼地概括了姜维悲壮豪迈的一生,并寄予了无限的惋惜之情。读罢此联,做为姜维故里天水人的我,在叹惋姜维“虚怀远志”的悲剧人生的同时,内心深处常常沉浸在一股浓浓的乡愁之中而不能自拔。

空寄当归(杂论)

我翻开360百科词条一览:姜维(公元202-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军事统帅。原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将,后降蜀汉,官至凉州刺史、大将军。姜维在诸葛亮去世后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然而由于蜀汉国力逐渐衰微等原因,终究回天乏术。蜀汉灭亡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也被魏兵所杀。读罢,历史的云烟便又一次浮现在我的脑际。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姜维归降蜀汉后,以其过人的胆识深得丞相诸葛亮的器重,并被委以重任。就这样,姜伯约这位年仅二十六岁的后生便走出了生他养他的陇原故土,开始了他戎马倥偬的征战生涯。三十六年间,大小阵战不下百次,然而何时是归期?凭我的直觉,乡愁的音响就一直在这位“披开大胆”的陇原汉子的脑际萦回着,这是离别家乡的游子念念不忘故土的一腔赤诚。

《三国志 · 蜀书》里就有这样一段记载:姜维归降诸葛亮后,母亲在魏国非常想念他,寄信到蜀,信内装有当归(中草药)暗示他应归魏土。姜伯约虽十分孝敬母亲,但因受诸葛武侯重托,身负蜀国重任,胸怀统一中原的志向,不愿离蜀归魏;于是,就给母亲回信一封,内装远志(中草药),并言:“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老母亲所寄当归,没有达到目的,这就是联文中所说的“空寄当归”了。

空寄当归(杂论)

姜伯约真是恪守忠孝难两全的信条,置年迈的母亲而不顾铁石心肠了吗?不是!身居陇板的人谁都知道,当归、远志是陇原沃土中生长的两种可入中药的小草。两封互道珍重的信内分别装有两棵出自故乡的小草,这是姜维母子间配合默契心领神会的文字加实物游戏,堪称千古佳话,可见姜伯约从小受到了母亲良好的教育。然而,人们在对这一妙趣横生的游戏拍案叫绝的同时,难道就没有真正体味出,在其字里行间流露的,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思念亲人的乡愁吗?

一草一木总关情,更何况是长在故乡山崖间的小草。其实,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所谓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脚的最后一个驿站。一代大英雄姜维自离开陇板,归降蜀汉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他的人生旅程将是遥遥无归期的漂泊。几十年积聚起来的乡愁,沉甸甸的,使这位事母至孝的热血男儿无法负载。客居他乡的无奈,回归的无望,战争的无情,一股脑充盈于姜维这位卓越的军事指挥家的胸腔。于是就有了日日夜夜梦萦魂牵的乡愁。当归、远志这两棵出自故土的小草,正好把这种思乡的愁绪发挥至极致。

有了母子间的心领神会,便有了姜伯约“捧出热心,披开大胆”忠于蜀汉王事的坚强决心。后主刘禅于景耀六年(公元 263 年)投降魏将邓艾,命镇守剑门的姜维投降,姜维皇命难违,假降魏将钟会,以伺机重兴蜀国。后到成都计谋不成,被魏军所杀,死后剖腹挖心,发现其胆特别大,《三国志 · 蜀书》里有“胆大如斗”的记载。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姜维他虽有远志,但后主刘禅却很不争气,听信谗言,溺于酒色,荒于国事,致使国破家亡,山河破碎。姜维的远大志向不能实现,到头来只落得剖腹挖心的下场。所以是“虚怀远志”,“空寄当归”了。读罢联文,不由不令人黯然神伤。而高阁雄关,也就只能是残山剩水了。

作者简介:

张明孝,网名花牛红,1965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天水市第三届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现就职于天水市麦积区花牛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当归   天水市   剑阁   蜀汉   天水   脑际   蜀国   远志   后主   雄关   故土   乡愁   美文   公元   故乡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