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务求精 (杂文)

读书务求精 (杂文)

读书务求精 (杂文)读书务求精 (杂文)读书务求精 (杂文)

花牛红

《史记·李谧传》中有一句话:“丈夫拥有万卷书,何假南面百城。”以其不可一世的英雄气概,一直为后世读书人所津津乐道。

万卷书当然是一个巨大的数目,它所极力颂扬的博览意识,因凭借所营造的君临天下的虚幻快感,而为读书人所认同,成为心中永久而牢固的情结。他们不论是追慕古代硕儒,还是推举当今大师,总忘不了钦羡称道其人如何于书无所不读。而劝人读书向学的种种说辞中,最为普遍的也该是读书多多益善了。在出版业日益繁荣的今天,秉持此种观念的爱书人,分明比古人更能感到一种逼迫。

但是,我在这里却要唱反调——读书无须多。显而易见,就是要读书人读书务求精了。

读书务求精的含义是,只有深思熟虑,含英咀华,才能把握书中的精髓所在。细细咀嚼品味之下,被中国历代读书人一直奉为圭臬的几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深刻含义在于一个“精”字,而不在于多。你读上万卷书,关键在一个“破”字,很显然,“读万卷书”与“破万卷书”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能破万卷书,就意味着你把书读精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关键不仅仅在一个“读”字,而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个“行”字;行万里路就是要求人们把从书本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实践来检验你所学的知识正确与否,看你是否真正把握准了书本中的精髓所在。只有这一切都做到了,你才算是把书真的读精了。否则,既不能“破”且不能“行”,死读万卷书又有何用?故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讲的精髓更在于读书务求精。

一个令人备感遗憾、无奈和不争的事实是,由于人类文明的悠久,精神领域的广阔,单单这些书也已经是个惊人的数目了,即便是焚膏继晷,皓首穷经,也是难以遍及的,而遑论深透了。这就更要求人们在当今浩如烟海的书本中去广泛涉猎,但读书务求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焚膏继晷   含英咀华   史记   皓首穷经   奉为圭臬   深透   浩如烟海   出版业   读书人   杂文   美文   精髓   书本   数目   含义   关键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