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用儿子的话说:“老爸是最爱被景点名言受骗的人。”确实,我家先生最崇尚景点名言,时时念叨,时时不忘,不亲自证明一下,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乾隆皇帝“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名句,时刻牵动着他要上盘山的欲念,时刻诱惑着他寻找实践名言的机会,盘山早在他的想象里绿影婆娑,水秀山青,石奇路弯,云雾缭绕,梦里来梦里去。

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机会终于来了,高考前几天,朋友约他去天津,正赶上周末,问我去不去,我当然愿意去了,游山玩水的兴趣与我先生相比,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在朋友的热情招待下,终于去了号称“江南”的盘山。

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一路上山下山,一路顶着热热的日头,并没感觉到多少“江南”的意味。坐车从后山去到山顶,只一方小小的观景台,瞭望山下远景,城市楼房依稀可见,云海是没有的,起伏的山影是没有的,惊叹的山石悬崖是没有的,只一节弯曲的城墙弯曲在视线的边沿。 向另一边望去,对面山峰上有一白塔,据说是挂月峰定光佛舍利塔,“不登挂月峰,不算来盘山。”

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我们沿路登上挂月峰,走近定光舍利塔,确实有点岁月深沉,斑斑驳驳,塔身雕刻的花纹图像已模糊不清,青白灰暗的砖石似乎沉淀了很多风风雨雨、日月光华。据朋友介绍,这塔始建于唐代,塔内藏着60颗舍利子,一具佛牙,传说每年除夕,或在其他月份的夜晚,有佛灯从通州孤山塔方向或别的方向飘来,绕峰飞旋,至塔止息,因而得名定光佛舍利塔。听了这神妙传说,这塔在我眼里便有了神秘光晕。塔旁有一株虬曲的古松,那凌空的姿态确有绕峰飞翔之势。

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下山有两种方式,或坐索道,或步行,朋友来过多次,不想步行,可我家先生坚决步行下山,我也没体会到爬山的感觉,更没发现盘山有江南的味道,只觉得盘山干瘪瘪的,没有一点水分,心情也是枯槁乏味。为了照顾我们,朋友也就拾阶而下 。

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一路山石横卧,松柏交错,这和我登过的云蒙山、龟蒙山、鲁山景色相似,因为都是一些华北小山,松树是必不可少的,松树美在姿态苍劲,凌空虬曲。最美的松树要数龟蒙了,那里有个“松画廊”,各种姿态的松树都有,我印象特别深刻。盘山上的松树没有成片成林,只是沿路偶尔闪出一枝一棵。

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峰回路转,终于见到了水!不知为什么,山上如果见不到溪水潺潺,听不到泉水叮咚,我就万分失落,心里干燥难受,游览的兴趣大打折扣,是要遗憾半生的。也许应了《红楼梦》里的话,“女人是水做的骨肉。”不光我有这种感觉,同去的女伴也是这样,我们一见到“云根”景点,就欢呼起来。几缕白水崖顶悬,一潭绿茵山根卧。喜拍水声心里响,笑看云影眼神湿。我们站在“云根”下时时不愿离去。

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其实“云根”这点小小的水意怎能和云台山的“五步一潭,十步一泉”相比呢?!但这毕竟是在号称“何必下江南”的盘山呀,这点水意也不枉我们来此一游,在我有了小小的知足后,便信步往山下走去。谁知越走越湿润,越走越凉爽,越走越幽静,山也高深起来,树也茂盛起来,见不到了干蓝的天,只听有山鸟互鸣,泉水潺湲。往前一看,呵,溪水沿路而下,斗折蛇行,水石相击,叮咚作响。水边绿竹葱葱,树影婆娑。我不禁惊叹:“这里才是江南呀,乾隆并没有骗我们!”

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正当我陶醉于盘山的江南,正当我解除了对乾隆的怀疑,我们也就走出了山门,山门是气派的,那是为了证明盘山的身份,五A级的景区呀。

2017年6月3日

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相聚是缘,感谢朋友们的热情相待。

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住在山脚下看到的果实,猜猜是什么。

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山区民居,手可摘桑葚。

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老公发现的景点,佛也有天伦之乐。

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小驴推磨,猜猜为什么给小驴戴上眼罩。

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再见了盘山,我要下江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江南   鲁山   云影   蒙山   乾隆   景点   山门   松树   沿路   溪水   泉水   弯曲   美文   名言   姿态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