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辽阔的大海是上苍馈赠给地球的礼物,巍峨的群山是地球躁动后凝固的沉稳,神秘的道教是源发自华夏本土,而崂山把这些景色与人文集萃于一体。依山傍海山海相依,大海澎湃群山屹立,动静结合道法自然,天籁美景彰显神奇。

去的时候走错了路,懵懵懂懂的从不是景区大门的茶场进的山。这一错也许是歪打正着,更能长距离亲近崂山的峻美。寻路的时候无意走进了一家茶寮,不来不知道,却原来地处北方的崂山还产茶。茶寮宽敞窗明几净,坐在小木凳上慢条斯理地品上了崂山茶。喝一杯,茶汤清绿淡淡豆香,品一盏,先苦后甜别有滋味,其间听着主人的介绍,更觉得未近崂山已咂滋味。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一边是大海一边是高山,听大海涛声观满山翠绿。主人讲,对面贴山是他家的茶园,海边岸泊是他家的渔船,真闹不清主人是农家还是渔家或兼而是之,品过茶买些许继续出发。

对崂山的印象初始于蒲松龄先生《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去青岛时路过崂山未进,遗憾了这多年,今天算是还愿来了。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走进崂山便感到了仙山的魅力。石条铺就的路,层悬陡立的坡,开始是走,继而为登,最后攀爬。走、登、爬,姿势不同劲力渐穷可见路之艰难。好在路半有小小的平台歇脚,吁吁汗流拾阶而坐。不知怎的想起了登南岳时‘半山亭’的一幅楹联:“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惠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神仙道教相通相融,这山望着那山高也是有感而发了。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走进细观树木青翠,白色山体格外醒目。山岩龟裂出天然不规则的形状,岩隙泛着苍劲的黑色,看上去就像高超的匠人刻意为之过的勾缝工序。缝隙里有的长草有的长树,顽强的生命力令人叹服,山体的自然美就耸立在哪。

自古名山都与佛道有缘,崂山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确立了自己的显赫位置。不同的文化底蕴烘托,道教文化的源远流长沿路皆拾。累了小憩,平心静气的观赏一幅石刻,揣摩品味道家文化,路边一石成景巨石似山,稳悬不定仙风自来。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攀上崂顶心旷神怡。俯视,看得见弧度美伦浪花如雪的岸线,积木般的渔村红顶白墙描出俏丽。平视,‘崂山顶峰’‘海天一色’的红字碑石分外醒目,一种山高我为峰的自豪感由心而发。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崂山雄峙黄海海拔1133米,有‘近海名山’‘神窟仙宅’‘灵异之府’的美誉。除了地理位置特殊,更因有像丘处机、张三丰这样的顶级道教仙家在此修行过而享誉道教界。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享海风飒飒,听松涛阵阵,沿石径徐行,一块巨石上刻着‘聽濤’两个涂绿大字真是恰如其分。一阵哗哗的水声从路侧的绿树丛中传来,心中纳闷儿,难道峻极的崂顶上有水?下坡循声找去,只见一条涓涓细流在树丛中蜿蜒流淌。枯枝羁绊溪石阻挡,一个小小的跌宕,溪水翻出了娟秀的浪花,哗哗的天籁由此发声。

崂山壮在山美在水,自古就是帝王官宦墨客文人的向往地。史载,秦皇汉武到过崂山,唐玄宗派人来此炼丹;李白、苏东坡、郑板桥曾到此游历;更有蒲松龄大师在此写出不朽的名篇。身在仙山俯瞰大海,绿叶筛荫听溪弹琴,真是一种求之不得的美幻境界。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小径回旋一路下坡,水声入耳林隙隐山,下意识抬头一角飞檐入目,一座道观隐现。崂山在历史上曾是道教的重要传播地,据传,最兴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太清宫、上清宫、太平宫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崂山曾经佛道并存,由于历史的原因道教逐渐成了主体。

近前,道观清幽香烟袅袅,流水潺潺古观名花,暗香阵阵银杏繁茂,蝶飞蜂舞人间福地。千年的道观千年的银杏树,巍然的巨石玄妙的太极图。游人静心观览,观宇肃穆相迎,道家意境融在山水之间,古色古香扑面而来。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崂山得天独厚,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数个气势磅礴飞流溅玉的瀑布。其中潮音瀑、玉龙瀑最为有名,正可谓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上苍造物淼淼玄机,道家仙境渺渺境地,山高水长自然造就,仙山寻道感悟神奇。

海依着山,山偎着海,山情海韵,大美崂山。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从塞外驱车来到山东半岛。游历了蓬莱仙境,威海的成山头,别样的韩国城,乳山的银沙滩,崂山的山情海韵,青岛的栈桥和八大关。这一路大海相随海风做伴,偏隅的小渔村,万顷碧波中的海岛,霓虹闪烁的都市,还有那精美绝伦的胶州湾跨海大桥,都丰姿卓韵地依偎在大海的怀抱里。

济南亦称泉城,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美誉。几天来闻惯了海腥味,一下子作别还真的有些怀念。来济南就是奔着趵突泉来的。虽说趵突泉坐落在市中心,但一挨走近绿意凭生,喧嚣顿减闹中取静。一介古色古香的石牌坊上镌刻着‘趵突圣境’四个鎏金大字,进得门来便融入了古城的本真所在。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趵突泉是一个公园。五月正当时天气不冷不热,导游牌提示趵突泉的面积不大,放眼看去曲径通幽绿植浓荫,脚下清流亭榭飞檐。寻路渐进别有洞天,走着看着愈觉厚重,趵突泉不仅是泉城七十二泉之首,更因为历史人文的熏陶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按着历史的脉络猜想,或许趵突泉当初不加任何围挡喷涌出济南府的一池清凛。现在的趵突泉在东西三十米,南北二十米的一泓池中,‘趵突泉,第一泉,’两块石碑矗立在观澜亭左右。观澜亭金顶红柱飞檐,台基高出水面少许,朝水面的一方,两根红柱弧裹着黑色的楹联板:“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常吼半空雷”的字迹镌刻鎏金其上,显得古朴沉稳大方。悠悠岁月今非昔比,如今的趵突泉虽不及楹联所描绘的惊心动魄但也是世间奇景。池水清澈一眼见底,三股泉眼顶出的水花令池水沸腾了般,涟漪碰池壁返回附涟漪,清泉不断涌碧波翻清泉,泉水溢溪园中绕,满园秀色皆可餐。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趵突泉四周分布着金线泉、洗钵泉、柳絮泉、皇华泉、杜康泉、白龙泉。池大小不一,水盈溢不同,如果考问每一个泉眼的名字,必定有一番深刻的寓意出处。自古泉城名人辈出。相传趵突泉乃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命名,金代元好问的“且向波间看玉塔”,元代赵孟頫的“平地涌出白玉壶”,蒲松龄先生更是以“海内知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赞咏家乡的圣迹。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如果说趵突泉闻名天下,那么它周边的每一条路每一栋建筑都层叠着历史的厚重。徘徊其间,娥英祠、板桥轩、泺源堂、三圣殿坐落在碧茵秀水之间,牌楼、垂柳、幽幽径;回廊、溪水、石拱桥。踱步慢行,似看见时空隧道里走来了名相房玄龄、门神秦琼,这里也曾留下曹操、辛弃疾、李白、杜甫、苏轼等大家文豪的足迹。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趵突圣境人文墨香,毗邻仓园的漱玉泉婉约恬静泉水清澈,水泡串串如同漱玉,更因一代词后李清照曾在此居住过而闻名天下。现今,李清照纪念馆就坐落在这里,表现词后与夫君作词赋、赏金石,夫唱妇随美满生活的蜡像栩栩如生。虽说词后经历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人生,但她最初的日子是美满幸福的。词后出身名门夫婿亦是豪门贵族,共同的爱好美满的婚姻让他们浅尝了人生最甜蜜的阶段。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李清照是闻着书香长大的,其父李格非就是饱学之士,李清照最初就是和着父亲的诗,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在那个男权当道的年代,她给自己取了‘易安居士’的号,人们在不知道李清照何许人也的时候已读到易安居士的词。家乡山水的灵秀激发了她的灵感,少女时代就已经才华横溢落笔珠玑写出了憾世词章。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或许“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色山光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再或许“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些漾着青春旋律采撷自然瞬间定格的词,正是泉城当时情形的写照。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山情海韵话崂山,泉城最美趵突泉

“清照”惊艳泉城这是她的家,“苦禅”作画齐鲁这是他的根,‘万竹园’借来江南秀色,‘百花园’展示姹紫嫣红。趵突泉是泉城的骄傲,清泉淌出的历史源远流长,清泉涌出的故事源源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趵突泉   崂山   名山   道教   鎏金   飞檐   楹联   道观   济南   道家   巨石   清泉   美文   美满   大海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