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

中国四大古桥中,有一座桥的气势和外观之美,当雄居四大名桥之首,它就是广东省潮州市的广济桥。

据有关专家统计,全国知名的广济桥一共有九座,潮州广济桥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样浮桥,自然是鹤立鸡群。

究竟何为“启闭式桥梁”呢?其实顾名思义,启,就是开启,即船只可以上下游通航,或者用于泄洪;闭,就是关闭,即行人可以通行过江。

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

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湘桥,民间传说最初修建此桥时亏得八仙过海中的韩湘子鼎力相助,故以神仙之名呼之。时至今日,潮州市民仍然称呼其为湘子桥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在古代是韩江最重要的桥梁,也是粤东进入闽、赣两省的必由之路。

韩江流域汛期长水量丰,所有支流同时进入汛期,汛期水量非常大。大桥墩可以应对强大径流。

广济桥初创期的100多年里,广济桥的桥梁是木质的。

受架梁材料性质的限制,广济桥桥墩非常密集,两墩之间最大的距离是13.45米,最小的只有5.9米,又大又密的桥墩使广济桥的排洪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为加大泄洪量,广济桥中间部分采用浮船,这种浮梁结构就是前面提到的启闭式桥梁

元朝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广济桥木质桥梁改为石梁。

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

明朝宣德十年(1435年),由潮州知府王源主持对桥进行规模空前的重修,全面加固23个桥墩,墩上加梁,木石间用,梁上铺厚板,板上再铺砖,并用灰勾缝以防火。

为使行人免遭日晒雨淋,还在桥上建起126间亭屋,亭屋间建造了12座楼阁(也称“楼台”)。

这种构造与我国西南地区比较常见的廊桥有些类似,但也有着明显区别。

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

廊桥是整体为遮风避雨式样设计,而广济桥的所有亭屋楼阁都只建在桥墩上,桥面上没有。这显然是出于安全考虑,减少桥身负重,能提高桥梁使用寿命。

江心急流处,仍用24艘船只连结为浮桥。浮桥用3根铁索固定,每根铁索重达4000斤。

桥修好后,正式定名为“广济桥”,寓意为“广济百粤之民”。

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

民国十八年(1929年),曾取消浮桥,改用悬索吊桥,但通车一次即废。

虽然历朝历代均有修缮,但到解放前广济桥已残破不堪。

1989年,广济桥下游一公里处,一座现代化的韩江大桥建成通车,从而结束了广济桥作为交通纽带的历史使命。

2003年10月开始,广济桥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为修复依据,修旧如旧,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

2007年广济桥修缮竣工,每天游客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犹如一幅当代版、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

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

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工匠精神,在广济桥的建造和修缮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广济桥不仅结构独特,装饰也非常精美,历来有“江南第一桥”的美称。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从不吝啬对广济桥的溢美之词。

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在《登南州奇观》中这么夸广济桥:

梅边楼阁海边山,

银竹初收霁日寒。

看着南州奇观了,

人间山水不须看。

有这么一首民谣粤东地区广为传唱:

潮州湘桥好风流,

十八梭船廿四洲。

廿四楼台廿四样,

两只锉牛一只溜。

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

在潮州有两句流传已久的民谣:

“到广不到潮,

枉费走一遭;

到潮不到桥,

白白走一场”。

清乾隆间有诗赞道:

湘江春晓水迢迢,

十八梭船锁画桥。

1988年,鉴于广济桥极具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

2009年11月16日,中国邮政发行《广济桥》特种邮票,广济桥成功登上“国家名片”。

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潮州分会场活动,就在广济桥广场进行现场录制。

广济桥,这座历经八百年风雨的古桥,在新时代既展示出了古老的魅力,又焕发出了崭新的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启闭   厚板   粤东   桥梁   潮州   明朝   桥墩   汛期   铁索   浮桥   楼阁   水量   南宋   式样   船只   美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