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洞庭湖最有名的一首诗,有人却评价虎头蛇尾,孟浩然笑了

小启: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古往今来,游人慕名而来,或登岳阳楼,俯瞰洞庭全景;或临湖中君山,把酒临风;或乘一叶扁舟,徜徉金光碧波。

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在内的不少文人墨客触景生情,文思泉涌,他们泼墨挥毫,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歌。

写洞庭湖最有名的一首诗,有人却评价虎头蛇尾,孟浩然笑了

要说写洞庭湖最有名的一首诗,当推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创作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是唐朝山水田园诗的掌门,他一首《春晓》,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孟浩然非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因为只有前半部分是写景,后半部分是借景抒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唐 ]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该诗的大意是:金秋八月,八百里洞庭湖水盛涨,差不多与湖岸齐平,水面含混迷迷,接连苍茫天空。

写洞庭湖最有名的一首诗,有人却评价虎头蛇尾,孟浩然笑了

偌大的云梦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古老的岳阳城都撼动了。我想渡水,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身处圣明时代,却闲居虚度光阴,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河边观看别人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钓鱼一次又一次取得收获,而自己始终一无所有。

有人认为,该诗写景部分很有气势,抒情部分写得有些含蓄,晦涩难懂,因而全诗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其实说这话的人,应该是没有了解孟浩然写此诗的创作背景,因而不懂孟浩然写作此诗的初心。

写洞庭湖最有名的一首诗,有人却评价虎头蛇尾,孟浩然笑了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予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这一点其实诗题就已经说得很明白。

至于孟浩然写此干谒诗目的,其实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推荐。不过为了保持一点矜持与自尊,孟浩然气才写得相当委婉,试图泯灭干谒的痕迹。

孟浩然虽然才华横溢,可是仕途不顺,一直到四十五岁了还是平头百姓。他心里非常想出人头地,但又碍于读书人的面子,不敢说得太直白。

于是,孟浩然写这首干谒诗,先写景作铺垫,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表达自己想在宦海遨游的愿望。

写洞庭湖最有名的一首诗,有人却评价虎头蛇尾,孟浩然笑了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洞庭湖水面如此宽广,鱼儿肥又多,真是令人艳羡不已,“大龄青年”孟浩然跃跃欲试。后四句就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这样水到渠成,天衣无缝。

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名相,张九龄深为时人所敬仰,除了孟浩然,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

张九龄慧眼识才,任人唯贤,除了举荐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还提拔王维为右拾遗。

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献给他,让他指点,可惜未能如愿,一生贫困,晚年追忆,犹觉得可惜。“向时礼数隔,制作难上请。”(《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回头再来看看其他文人墨客吟咏洞庭湖的作品。

写洞庭湖最有名的一首诗,有人却评价虎头蛇尾,孟浩然笑了

诗仙李白五言绝句《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写得非常浪漫豪情:“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诗圣杜甫的《登岳阳楼》里有“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这样对仗工整的诗句。

诗佛刘禹锡的《望洞庭》,既描绘洞庭全貌,又生动形象地比拟了洞庭湖中小岛君山岛:“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写洞庭湖最有名的一首诗,有人却评价虎头蛇尾,孟浩然笑了

不难发现,孟浩然才是真正的高手,只有他不是孤立地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在写景背后达到干谒的目的,真可为一箭双雕、一石二鸟。

对于那些说门外话的人,孟浩然只能付之一笑。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予谈。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里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值得我们反复品读,将中华文化瑰宝传承并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洞庭湖   岳阳楼   云梦   开元   岳阳   田园诗   目的   文人墨客   虎头蛇尾   丞相   脍炙人口   杜甫   李白   知音   湖水   美文   山水   评价   孟浩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