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帝室后裔,儿时落得织席贩履,原因早在四百年前就注定了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刘备乃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刘备的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从帝室后裔到织席贩履,刘备的人生际遇与帝室血脉落差太大了。

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坐酎金失侯, 因此遗这一支在涿县。玄德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 亦尝做吏,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馀,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刘备帝室后裔,儿时落得织席贩履,原因早在四百年前就注定了

那么为什么帝室后裔会沦落到靠织席贩履为生呢?原因有以下几点:1,父亲刘弘早丧。刘备的父亲曾举孝廉,还做过小吏,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了,俸禄虽然不高,但养家糊口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刘弘早丧,留下孤儿寡母,家里没有顶梁柱,生活自然变得十分清贫。2,身逢乱世。汉末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最终爆发了黄巾大起义。国家如此,普通人又岂能独善?3,惊天阳谋推恩令。推恩令是刘备由帝室后裔沦落到织席贩履的最深层的原因。本文将重点讨论一下这个惊天阳谋的来龙去脉。

刘备帝室后裔,儿时落得织席贩履,原因早在四百年前就注定了

刘邦分封同姓诸王

刘邦在跟项羽交战的四年中,分封了七位异姓诸侯王,分别是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韩王信、长沙王吴芮、燕王臧荼、赵王张敖。这七个王,他们都有各自的军功,尤其是韩信、彭越、英布,没有他们刘邦根本打不过项羽。可是当项羽自刎乌江之后,这些功臣、异姓王统率大军,各自称霸一方,就成了威胁大汉王朝统治地位的最大隐患,成了刘邦的眼中钉、肉中刺。

为了削弱异姓王的势力,刘邦建汉后仅仅8个月,从公元前202年10月至前196年10月,历经六年的时间,便通过各种方式先后消灭了六位异姓王,仅有长沙王吴芮一人因为势力较小得以保存。

同时为了维护大汉王朝的统治,刘邦开始了对刘氏家族的分封:刘邦在汉六年封了四位同姓王,第一位是楚王刘交、第二位是代王刘喜、第三位是齐王刘肥、第四位是荆王刘贾。其中刘交是刘邦的四弟,刘喜是刘邦二哥,刘肥是刘邦长子(非吕后所生)。后来刘邦又陆陆续续的将自己的儿子该分封的都分封出去了。三子刘如意封为赵王,谥赵隐王;四子刘恒封为代王(就是后来的汉文帝);五子刘长封为淮南王;六子刘友初封淮阳王,后改封赵王,卒谥赵幽王;七子刘恢封为梁王,后改封赵王;八子刘建封为燕王。

刘备帝室后裔,儿时落得织席贩履,原因早在四百年前就注定了

同姓王的分封最初在维护刘氏统治,守土安民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后来英布叛乱,楚王刘交、荆王刘贾都出兵平叛了。再有吕后死后,铲除诸吕的时候,也是刘姓诸侯王率先起兵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姓诸侯王在自己的地盘上,通过兼并土地等方法,使得自己的势力不断得到壮大。也开始对中央的指令阳奉阴违了。

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文帝在位期间,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事件,曾在《治安策》中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晁错也曾多次上书文帝,提出削诸侯王的建议。由于汉文帝提倡无为而治,没有采纳贾谊、晁错的建议强行削藩。

到了汉景帝刘启登基后,对诸侯王的态度则强硬了许多。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错向景帝陈述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提议削藩。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景帝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开始削藩,颁布诏令: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此举引发了刘姓诸侯王的强烈不满和反抗,诏令发布后仅仅十多天,吴楚等七国就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联兵反叛,发动了七国之乱。

刘备帝室后裔,儿时落得织席贩履,原因早在四百年前就注定了

景帝听信袁盎之言,将晁错腰斩,并发布诏令要求诸侯王退兵。此时的吴王刘濞拒绝退兵,并自称东帝,与汉王朝分庭抗礼。景帝恍然大悟,下定决心以武力镇压叛乱。以周亚夫率领主力抵御吴楚叛军,郦寄领兵攻打赵国、栾布率军平定齐地叛军。在梁国,周亚夫利用梁王刘武拼死抵抗住联军的进攻,自己率军从武关偷袭吴楚联军后方,切断叛军后勤,最后吴军偷袭汉军营寨不成,反被大败。仅仅三个月,七国之乱就被平定。汉景帝趁机大举削弱了刘姓诸侯王的势力,推行了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将大国分解成小国,加强了汉朝中央集权,为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诸侯王问题,创造了必要条件。

武帝阳谋“推恩令”

景帝之后,汉武帝刘彻继位。元朔二年(前127年),朝臣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

”主父偃说上(武帝——引者)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符合了汉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

刘备帝室后裔,儿时落得织席贩履,原因早在四百年前就注定了

推恩令吸取了景帝时期晁错颁布的削藩令引起七国之乱的教训,规定诸侯王除了让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的庶子在原封国内封侯,新封侯国不再受王国管辖,直接由各郡来管理,地位相当于县。

刘备帝室后裔,儿时落得织席贩履,原因早在四百年前就注定了

相比原来的诸侯王只能传位给嫡长子情况,推恩令虽然会遭到嫡长子的反对,但是原本应该分不到封地的其他人却都会感谢皇帝,因为按照之前的法令,他们在嫡长子们继承土地之后,是什么都没有的。这样一来,这条法令对他们是非常有益的。如果有诸侯王或者其嫡长子跳出来反对,就是相当于断了其他庶子的生路,必须会遭到反对,这样一来,诸侯国内部就出现了分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封国被一步步缩小,而毫无办法。

刘备的先祖刘贞,为武帝兄弟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因推恩令被封为逐鹿亭候,经过若干推恩分封下去了,到了刘备这代,已经是无地可封了。这也就造成了刘备童年生活的悲催。然而刘备出身虽贫寒,却胸怀天下,数十年拼搏不懈,最终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伟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吴王   后裔   项羽   淮南   孝廉   诏令   楚王   叛军   汉武帝   刘邦   中山   长子   诸侯   美文   儿时   势力   原因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