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庄,半部清史——避暑山庄

一座山庄,讲述着半部清史,无形的长城在这里延伸,两代帝王走过的伟岸身影,唤发出辉煌的盛世……

公元1703年,清朝康熙四十二年,在今天的承德市武烈河西岸的狭长谷地上,一座规模庞大的皇家宫苑开始动工修建,时称热河行宫,也就是今天的避暑山庄。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避暑山庄

这座皇家园林的修建,历经了康熙到乾隆的三朝皇帝,历时89年才完工,它的面积比后来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还要大三千亩。已经掌有无上权威成为紫禁城主人的康熙皇帝为什么决定在距离北京二百多公里外的这个荒凉的小村落修建一座如此规模的皇家园林,难道他到这里来仅仅是为了避暑吗?这座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历经了三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却留给了我们太多的迷团。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避暑山庄

与历朝历代依靠修筑长城防范北方少数民族侵扰的做法不同,清朝的君王统一施行攻心为上的政策,例如制定巡狩政策并使之常态化。这样的狩猎行为一般在每年秋季进行,史称“木兰秋狝”。于是,康煕用祖先传统的围猎方式,把木兰围场变成了八旗官兵进行军事训练的一个基地,除此之外,这里也成为了当时北方蒙古王公觐见皇帝的一个主要场所,木兰围场的气候凉爽,蒙古王公在这里不会因水土不服而感染天花,为他们没有顾虑地觐见皇帝创造了有利条件。木兰围场的建立,加强了清朝政府和蒙古各部落之间的联系,也使得北部边境的局势得到了稳定,清王朝在康熙皇帝的治理下,开始显现出了河清海晏,国泰民安的空前盛世景象。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避暑山庄

为了进一步确保北方边境的防御,清朝上下献计献策,很多大臣提议修复因战乱而倾塌的明代长城,然而康熙却不主张修复长城。他说:自秦始皇修长城以来,这道大墙就成为了历代中央统治者防御北方游牧民族进犯骚扰中原地区的一道重要屏障,而清朝这个少数民族政权,当年正是跨过这道屏障,入主中原占据北京的,因此康熙皇帝对长城的意义,也就有了和历代君王截然不同的理解,在康熙心中,长城只不过是一道冷冰的围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修复加固它,己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他认为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这种强国之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心的向聚,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人心所向远比修长城重要得多,康熙用这种施威天下,怀柔远人的战略思想和民族政策,在中国的北部边疆筑起了一道无形的长城。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避暑山庄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两代帝王,三百年往事。乾隆帝演义的对“班禅东行”一事的重视以及一系列破例再破例的举措,无不展现了清政府重视和大力扶持藏传佛教并继续积极推行绥靖荒服,怀柔远人的民族政策。避暑山庄和它周围众星捧月般的寺庙群,又续筑起了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和巩固过程中一座无形的长城。也见证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走过三百多年风雨春秋的承德在新时代中,仍会带给我们新的启迪。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避暑山庄

早在明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使者,就曾踏上前往中国的航程,但历经周折,最后没有能够和中国建立关系,自康熙二十四年,英国商人在广州开设了商馆,英国从此加入了对华贸易的西方国家之列。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避暑山庄

1792年秋,大英帝国国王乔治三世派出全权代表,罗德.马戈尔尼勋爵为特使,斯当东为副使的八百多人的访华使团,这是大英帝国派往中国的第一个正式访华使团,当时浩浩荡荡的队伍,是以英王恭祝乾隆皇帝万寿的名义,来到中国的。而他们的真正目的,并非如此简单。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避暑山庄

在十八世纪,欧洲工业革命迅速发展,到六十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产业革命,英国的经济开始起飞,很快代替荷兰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为了大量占有资源,欧洲列强的目光,几乎同时盯上了中国这块东方的处女地,面对欧洲文明的层层包围,乾隆皇帝这位饱经世事的八十三岁老人,又将如何应对呢?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避暑山庄

英国使团自天津登岸后,先到北京,再至乾隆接见之地热河(避暑山庄),由于礼仪的争执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觐见乾隆皇帝需行大清朝的三跪九叩首之礼)。此时的资本主义英国,己经准备好了要与庞大的中国封建帝国,进行显示自身力量的较量,但是此时的清朝对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后变化,却茫然不知,对于英国正式外交交往的诉求,是首次遭遇,既无概念也无准备,更无从谈改变自己的宗蕃制度传统,去认真应对。所以双方显示出的巨大差异,是在价值观念上的,这使得此次交往,比以往任何一次朝廷与西方国家的交往更加意味深长。最后英国人等来的却是乾隆皇帝诏书形式写给英王的一封信,信中写道:鉴于你们倾心于中华文化,不运万里地派遣使者前来叩祝我的万寿,我见你词意恳切恭顺,深为嘉许,但你们表奏上说,要派你国人长驻天朝,照管你国买卖,这和天朝的体制不相符合,万万不行。

乾隆一一回绝了英王提出的若干要求,并催促使团离境,狂妄的英国人在傲慢的中国人面前,碰了一鼻子灰。

公元1840年,英国议会大厅里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是否与中国开战的投票表决,四十八年前,那个曾经得到亁隆皇帝无比喜爱的英国使团中最小的洋娃娃斯当东,毫不犹豫地投下了赞成票,他的理由是,中国听不懂自由贸易的语言,只听得懂炮舰的声音。就是在那个会议后不久,中国便被裹挟进了漫长的鸦片战争中。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避暑山庄

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皇帝率懿贵妃和皇后宗室重臣等避祸承德避暑山庄,命恭亲王奕䜣留京与联军议和。当年的康熙皇帝,特意为大清王朝建造的避暑山庄,在他的几代子孙之后,已不再是休闲观景的避暑之地,而成为他们逃离战火硝烟的避难所,热河的这个避暑山庄,不仅记录了清朝帝国的兴旺和发展,也见过了这个朝代的消亡和崩溃的历史。

今天,避暑山庄仍然以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久远的文明印记,为我们讲述着一个个风云变幻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清史   避暑山庄   大英帝国   热河   围场   木兰   乾隆   蒙古   使团   长城   英国   清朝   美文   中国   山庄   康熙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