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战中的“小丁子”,从许世友将军司令部通讯员到民兵队长

地雷英雄丁从德之二

地雷战中的“小丁子”,从许世友将军司令部通讯员到民兵队长

英雄在民间。有时候,英雄就在身边。谁也不会想到,在长白山密林深处的威虎岭屯,这个整天扛着锄头和社员们一起锄草铲地的“丁大个子”丁从德,竟然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雷英雄”!

1941年,地雷英雄丁从德年仅十七岁就参加了八路军,后来因患肺结核病秘密离队在民间休养。1943年,身体并没有康复的丁从德,由地下党组织秘密送回老家朱坞村继续休养,不久,担任了朱坞村的民兵队长。1944年丁从德参加了威震敌胆的海阳“爆炸战”( 地雷战)。日寇投降后,他又带领民兵让蒋匪军尝够了“海洋铁西瓜”的苦头。1948年带领民兵支援淮海战役,建二等功。回村后继续当民兵队长。1963年举家迁移到吉林省敦化市威虎岭村,后又迁移到蛟河市池水乡保家村。

★丁从德感慨当年的“爆炸战”

地雷战中的“小丁子”,从许世友将军司令部通讯员到民兵队长

左地雷英雄丁从德,右是他老伴,当年的青妇会长由守仁

上世纪九十年代,丁从德老人从吉林省敦化县张广才岭中的威虎岭屯,搬迁到长白山支脉中的蛟河县池水乡保家村的三家子屯。此时,他已经年逾古稀,但身体健壮,精神矍铄。说起在威虎岭因为讲“爆炸战”而受到的误会和委屈,他常常会豁达地一笑,叹息着说“不知者不怪”,谁让那些社员没参加过山东海阳的“爆炸战”呢!参加过了,他们就不会那样了。

丁从德的老伴儿由守仁大娘笑着说,老丁当时可是受老委屈了。他白天干活时讲地雷战受人家怀疑,回家就憋屈得火冒三丈地乱嚷嚷。我劝他,他就跟我吼跟我喊:你说,我哪句不是实话,哪句是瞎吹?再说,谁打鬼子不是保家卫国,谁想过自己以后要向国家要好处?还要国家养?良心都哪去了?真想得出!还有,打鬼子和我闯关东有什么关系?!

丁从德说:想想有些人的话,是让人伤心,让人生气。

★十七岁的丁从德参加八路军,当了许世友司令员的通讯员兼号兵

地雷战中的“小丁子”,从许世友将军司令部通讯员到民兵队长

丁从德是山东省海阳县海山区李店乡朱坞村人。

1938年,日本鬼子占领了青岛、烟台、海阳等胶东半岛的沿海城镇,他们到处修炮楼,盖据点,经常带领着“二鬼子”到附近村里扫荡。

丁从德说,没经历过抗日战争的人,不知道抗日战争有多苦,鬼子有多坏!

1941年,随着山东抗日战争的如火如荼地兴起,日本鬼子的统治更加残暴。他们走到哪里抢到哪里,烧到哪里,杀到哪里。老百姓家里的粮食常常被鬼子和汉奸抢掠一空;家中的鸡鸭鹅和牛马羊常常被他们一个不剩地抢走;院子中的木材,甚至大门、房梁,都被他们强行拆去修了据点和炮楼;村里的女人跑得稍微慢一些,只要被他们抓住,不分老少,都给轮着糟害了,即便是十多岁的小姑娘,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他们也不放过。鬼子临走离开村庄时,就到处放火。白天一看,哪里有鬼子到过,哪里就起火冒烟。这些小鬼子,就是一帮畜生!他们到处实行的是灭绝人性的“抢光、杀光、烧光”的“三光政策”。

地雷战中的“小丁子”,从许世友将军司令部通讯员到民兵队长

中间是在人民大会堂参会的丁从德

当时,各个村庄的青年人,实在忍受不了鬼子的暴行了,眼睁睁地看着鬼子施暴,就是没有报仇的力量,只好纷纷进山投奔了八路军。年仅十七岁的丁从德也是实在忍受不了日寇烧杀抢掠的侵略暴行,步行了50里山路,来到了海阳县的北朱坞村,投奔了驻扎在那里的胶东军区的八路军。因为他的年龄小,人又机灵,所以被编到了许世友司令员的胶东军区司令部当了通讯员,主要任务就为许世友司令员服务,传达命令,并兼任司号员,就是吹军号传达命令的。

★丁从德因病离开部队,回家休养

当时的山东半岛日寇十分猖狂,整个抗日战争形势是敌强我弱,斗争艰苦,部队缺衣少食,环境极其恶劣。身单力薄的丁从德在长期的反扫荡战争中,不断行军,不断转移,不断作战,结果患上了肺结核。部队为了保持战斗力,让战士们不被这种疾病传染,只好安排丁从德离开部队,隐蔽到民间休养治疗。1943年,丁从德由地下党组织安排,回到家乡朱坞村继续休养。

地雷战中的“小丁子”,从许世友将军司令部通讯员到民兵队长

丁从德中,左金日成的抗联战士,右杨靖宇的警卫员

丁从德老人回忆说:朱坞村距日寇重兵占据的海阳县城仅有40里路,离鬼子的邢村据点仅有10多里。邢村据点驻一个鬼子小队和一个汉奸大队。汉奸大队长叫杨官臣。鬼子和汉奸经常外出烧杀抢掠,祸害百姓。他们不但抢粮食,还抢鸡鸭猪羊,见了妇女就高喊花姑娘,抓住就糟蹋。逼得妇女无论老少一有动静就往山野躲藏。日本鬼子在村里抢不到粮食,就到地里去抢成熟的庄稼。还逼着老百姓把村中的树木锯倒,送给他们修炮楼,盖据点。老百姓那日子实在没法过了。

★丁从德当了朱坞村的民兵队长

1943年的冬天,中共地下党来到南朱坞村,号召群众组建民兵武装,抗击日寇,保卫家乡。当时,深受日寇侵略之苦的朱坞村百姓一呼百应。三百多户人家的村庄一下子就建起了120多人的民兵大队。丁从德因为在许世友的八路军司令部当过通讯员,见过世面,有作战经验,因而被推选为民兵大队长。

地雷战中的“小丁子”,从许世友将军司令部通讯员到民兵队长

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当时的朱坞村有基干民兵80人,普通民兵40人,还有4个青年妇女小队,一共200多青壮年。丁从德的老伴儿由守仁,就是当年朱坞村的青妇队长。那时候,为了防备日本鬼子的大扫荡,丁从德整天指挥民兵上操训练、站岗、放哨,担负着保卫家乡的任务。

★民兵的武器装备非常差

当时的民兵抗日武器十分差,可不像后来的抗日“神剧”表演的那样,武器精良,子弹哒哒哒地随便打。朱坞村民兵大队只有民兵们从自家中带来的20多支鸟枪、土炮,还有4支“撅把子”单打一手枪——就是把手枪一撅,露出枪膛,按进一颗子弹,再把枪膛合上,对准敌人一扣扳机,砰,这发子弹就射出去了,所以,要想再打,就只能再撅开手枪装一发子弹。这就叫撅把子、单打一。

地雷战中的“小丁子”,从许世友将军司令部通讯员到民兵队长

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丁从德老人说,你们别笑这“撅把子”落后,那时可是我们手中最先进的武器。连区里的干部也只能在腰里掖支“撅把子”。没枪的民兵都用扎枪和大刀做武器。朱坞村民风好武,村里开过拳场,所以,民兵们都会点武术。要是和鬼子、伪军交手,倒也能用大刀、扎枪应付一阵子,有时还能把敌人打跑。

但是,鬼子和汉奸吃亏之后,根本不让民兵靠近他们。他们只要看见民兵,老远就开枪开炮,咱那扎枪和大刀就和烧火棍一样没用了。许多时候就只有挨打的份儿。武器不行,落户就要打呀!

★民兵的被动防御,创造了“消息树”

那时候,民兵和鬼子的交手战打不成了,只能打防御战打。可是鬼子有马队,有摩托车,行动快,有时候刚搭着他们的影儿,他们已经进村了。老百姓逃跑都来不及。

地雷战中的“小丁子”,从许世友将军司令部通讯员到民兵队长

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这就逼得我们发明了“消息树”。 那时候没有电话,连小鬼子都得用旗兵拿着小旗子打信号,联络、指挥。

咱民兵发现敌情报告的信号,就是派出哨兵站在村外的山头上或者爬到大树上,看有没有鬼子和伪军来扫荡。一旦发现,哨兵就站在高处摇晃手中的旗子,或者用自制的铁喇叭朝着村子喊,鬼子来了!鬼子来了!

你们看过《鸡毛信》中的“消息树”吗?我们也有“消息树”,就是在秃山顶上插棵树,在树梢上拴面红旗,在地里干活的人一旦发现那棵树倒下了,红旗不见了,就知道是鬼子伪军扫荡来了。大家立刻呼喊着回村,带着大人孩子往山上转移。

★把“消息树”插到了鬼子的据点附近

地雷战中的“小丁子”,从许世友将军司令部通讯员到民兵队长

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但是,近距离的“消息树”还是让老百姓躲鬼子有些措手不及。因为鬼子的速度太快。常常是这边“消息树”放倒不一会儿,鬼子的马队和摩托车就进村了。于是,民兵队就创造了远程放哨,就是把监视敌人的哨兵放到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来监视敌人的行动。

民兵的哨兵一旦发现鬼子离开他们的据点,就会立即放倒“消息树”发出“鬼子出动”的信号。中间的哨兵看见据点附近“消息树倒”的信号,立即放倒自己的“消息树”。村里的民兵监督哨一旦发现远方“鬼子来了”的信号,就会立即报告村民兵大队部,由我们组织百姓立即转移。这种“消息树”传递消息的办法,不比现在的电话慢多少。

当然,为了延缓敌人的进村速度,我们会派出民兵远远地埋伏在敌人前来扫荡的大道边,用鸟枪土炮阻击一下敌人,以延缓敌人进村的速度,好让老百姓有更充足的时间跑进山里躲藏。

地雷战中的“小丁子”,从许世友将军司令部通讯员到民兵队长

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敌人经常扫荡,海阳县的民兵就成了对鬼子的监视队

丁从德叹口气说道,开初,咱朱坞村的民兵的主要任务就是站岗、放哨,发现鬼子时,能阻击就阻击敌人一下子。阻击不了,就下功夫组织村民转移。那年月,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惨哪,连睡觉都不敢脱衣服,得时刻防备鬼子来扫荡,随时准备往山里跑。许多老人跑不动,说啥也不躲了。结果真就被鬼子抓住,不是活埋就是吊死,再不就是用刺刀捅,用军刀砍,甚至用枪扫射。总之死状极惨。

嗨!咱想凭着血性和武艺跟鬼子拼,可鬼子根本不和咱照面,老远就开枪开炮,一交手,咱不是死人就是受伤。武器不如人哪!民兵们整天憋气,都催着我想办法。

地雷战中的“小丁子”,从许世友将军司令部通讯员到民兵队长

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可我虽然当过兵,那都是看着许世友司令员指挥大部队作战,咱小小的民兵队,根本没那力量,也用不上那办法。再说,咱也没有武器。当时,就连区委的领导也没有啥好办法,他们腰里整天别着的也是土造手榴弹和“撅把子”。上级领导给我们民兵的任务就是:监视敌人,保护村民安全转移。我的民兵队就成了“监视队”和“转移队”了。你说憋气不!作者简介:王天祥,山东青岛人,高级记者、作家,出版长篇小说、旅游文学、报告文学、历史文化、旅游文化、诗词赏析、企业管理、市场分析、成功学、人才学等各种专著42部,撰写电视剧200多集,创作历史、文化、风光、纪实等专题电视片数十部,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发表网络文章千余篇。)

地雷战中的“小丁子”,从许世友将军司令部通讯员到民兵队长

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民兵   海阳   司令部   抗日战争   日寇   司令员   哨兵   把子   据点   汉奸   地雷   通讯员   图版   鬼子   美文   队长   老百姓   将军   敌人   武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