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的梅花鹿善于寻找人参 他善于“跟鹿寻参”土匪则跟踪他


长白山的梅花鹿善于寻找人参 他善于“跟鹿寻参”土匪则跟踪他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来自《刘向·说苑·第九卷·正谏》:园中有棵树,树上有只蝉。高居树枝上只顾放声地鸣唱,专心地吸吮着露水,却不知螳螂在其后正高举着大刀,要捕捉它!螳螂只顾蓄势待发地捕捉前边的蝉,却根本不知道一只黄雀正在旁边窥视着它,准备捕捉它呢!黄雀聚精会神地伸着脖子想啄食螳螂,却不知道身后有个拉开弹弓的人,正对着它准备用弹丸打它呢!

蝉、螳螂、黄雀,这三者都是专心致志地想捕捉前边的利益,而没有顾忌到后边正有危险来临!

今天讲的长白山采挖山参的故事,恰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关东版!

长白山的梅花鹿善于寻找人参 他善于“跟鹿寻参”土匪则跟踪他

叶上昆虫特写Close-Up Of Insect On Leaf

★长白山寻找人参的传统时间

长白山人参本来稀少,且生性古怪,所以很难寻找。所以,历代挖参人创造了很多行之有效地寻找人参的方法。当然,要想有效地寻找到人参,首先必须掌握寻找人参的时间否则,你根本找不到!据有关史料记载:自明末以来,进长白山采参有四个时间段:

第一是“放芽草”。芽草,是人参刚开始萌发阶段。此时是农历四五月间,即阳历的五六月份。第二是“放黑草”。黑草,是指草木茂盛青葱翠绿的样子,此时正当夏季,属于阳历六七月份第三是“放榔头”。榔头是人参穗头。时间在阳历的八九月间。此时,人参籽逐渐成熟,由青转黄,由黄转橙黄、浅红、深红。这时候的的人参穗头就像一株株的红榔头,在万绿丛中十分显眼。而人参的地下根茎也成熟饱满了,是放山寻找人参的最佳季节。

长白山的梅花鹿善于寻找人参 他善于“跟鹿寻参”土匪则跟踪他

挖参人。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第四是“放刷帚头”时间在农历九月,阳历十月份。此时,山林中万木凋零,草枯叶落。人参穗头上的人参籽纷纷成熟,或者被飞鸟走兽吃掉,或者掉落土中。原先光彩夺目的红榔头变成了像刷锅用的刷帚头,只剩下了若干细细的枝茎。

★长白山中几种寻找人参的方法

知道了寻找人参的时间,还需掌握寻找人参的方法。据挖参人代代相传,采挖人参的方法如下:

第一,“单棍戳”,即孤身一人进入长白山,凭借着手中一条梭拨棍,到处寻找人参。

长白山的梅花鹿善于寻找人参 他善于“跟鹿寻参”土匪则跟踪他

棒槌伙子上山。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第二,拉伙放山,即由经验丰富的老把头组成单数的棒槌伙子,三、五、七、九等人数的团队,进山时横排推进,人之间相距一梭拨棍远,齐头并进,一片片地拨草寻参。

第三,“跟鸟寻参”,即跟着棒槌鸟走,到棒槌鸟啼叫的地方去寻找人参。据说棒槌鸟专门喜欢吃人参籽,所以,每见到人参籽,它就欢乐地叫唤。

第四,“跟鹿寻参”这是一种寻找人参的长白山秘术,需要懂得梅花鹿的习性。据说梅花鹿喜欢吃人参籽,每次只吃一颗,几天吃一次。所以能够找到梅花鹿,跟踪下去,就会遇到人参。

第四,“跟蛇寻参”。这也是长白山的寻参秘术,但比“跟鹿寻参”更加困难。因为长白山的蛇很多,且在草丛中潜伏爬行,你很难发现蛇,即便发现了蛇,它一会儿钻进石洞,一会儿攀上树木,你不知它何时才会到人参棵子下去。所以,此术最难。

长白山的梅花鹿善于寻找人参 他善于“跟鹿寻参”土匪则跟踪他

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梅花鹿善于寻找长白人参,刘把头善于跟踪梅花鹿

刘把头名刘传山,家住长白山麓松花江畔。家中八代人都是放山挖人参的老把头。到了刘传山这一辈,他不再拉帮结伙进山,而是喜欢“单棍戳”,玩独的。他每天吃过早饭,背上背筐,都是手持梭拨棍一个人悄然进山。

他有个绝活儿,进山后能够很快就找到梅花鹿。一旦找到梅花鹿,他就会优哉游哉地不远不近地跟着梅花鹿走。

据说,梅花鹿有个毛病,立秋以后,总喜欢找人参籽吃。每次只吃一颗,但是一个鹿群,常常是把一株人参的大榔头中的人参籽吃得干干净净。

长白山的梅花鹿善于寻找人参 他善于“跟鹿寻参”土匪则跟踪他

长白山人参

刘把头不管鹿群或者单只的梅花鹿吃不吃光人参籽。他只关注梅花鹿驻留的地方。只要他在梅花鹿驻留的地方认真寻找,总会发现一株或者几株或大或小的人参。

这时,他会先冲着鹿群消失的方向抱拳行礼,表示借了梅花鹿的光,找到了人参。据说这是规矩。

刘把头行完礼,还要再给梅花鹿献礼——从背筐中拿出沾满食盐的炒黄豆。凡是梅花鹿经常经过的地方,他都要撒上一些。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默契。凡是他撒过炒黄豆的地方,总有梅花鹿在附近徘徊。因为梅花鹿特别喜欢吃带食盐的炒黄豆。它们的鼻子好使,老远就会嗅到炒黄豆的气味。

★刘把头跟踪梅花鹿,土匪跟踪刘把头

长白山的梅花鹿善于寻找人参 他善于“跟鹿寻参”土匪则跟踪他

遇到土匪。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刘把头的家族是历代放山的老把头,自然很招土匪的眼。长白山中的土匪各有各的地盘,一般不越界抢劫。解放前,松花江畔土匪如毛,老百姓对土匪的抢劫行径深恶痛绝,但却没有办法,只能忍受。

刘传山把头家是山中大户,家有高达八尺的围墙,四角带着炮楼子的建筑设施——刘家大院。吃定刘家大院地盘的是小股土匪“靠江龙”,他们无力强攻刘家大院,却能派出几个散兵游勇跟踪“单棍戳”放山的刘传山。

刘传山很有耐心地跟踪着梅花鹿。而且从立秋可以跟踪到落雪。

“靠江龙”很有耐心地跟踪着刘传山。你跟鹿跟到什么时候,我就跟你跟到什么时候。

刘传山是在梅花鹿吃完人参籽离开后,才开始寻找人参。

长白山的梅花鹿善于寻找人参 他善于“跟鹿寻参”土匪则跟踪他

“靠江龙”是必须等着刘传山把人参挖出来,卷进椴树皮筒中的时候,才突然来到他的面前,然后用枪指着他,让他打开椴树皮筒人参包,看得明白了,再让他包上。这些老把头含辛茹苦挖来的人参,就成了“靠江龙”土匪绺子所有了。

有时候,刘传山气不过说:我天天白忙活了,你们抢走了我的人参,还不如打死我吧!

“靠江龙”土匪们会拍着他的腮帮子说:大爷们可舍不得杀了你刘大把头。杀了你,谁给我们跟鹿挖参赚钱呀!

★“靠江龙”吃定了刘传山,“白山虎”吃定了“靠江龙”

某日,“白山虎”土匪绺子在吉林市的眼线回老营汇报:今年“靠江龙”和“关东豹”两家小绺子弄了不少棒槌(人参),正准备在吉林市临江门山货庄出手呢。听说他们专门吃长白山“跟鹿挖参”的棒槌伙子呢。

长白山的梅花鹿善于寻找人参 他善于“跟鹿寻参”土匪则跟踪他

清末民初的吉林市,是东三省很具有战略地位的军事要塞、商埠码头。临江门山货庄是东北最大的山货庄。所以,各路江湖绿林道都很关注那里。

“白山虎”大掌柜的(土匪头子)说:吃吧,吃吧!他们吃得越多越好。等他们卖了棒槌换成钱,咱们再吃他们。记住,吃他们时,要在吉林市他们卖了棒槌时再吃,而且就在吉林市吃,不能到山里来。在吉林市吃,他们一时半会儿不知是谁对他们黑吃黑。若是回到山里再吃他们,那就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是清末民初时期长白山挖参人的生态环境。作者简介:王天祥,山东青岛人,高级记者、作家,出版长篇小说、旅游文学、报告文学、历史文化、旅游文化、诗词赏析、企业管理、市场分析、成功学、人才学等各种专著42部,撰写电视剧200多集,创作历史、文化、风光、纪实等专题电视片数十部,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发表网络文章千余篇。)

长白山的梅花鹿善于寻找人参 他善于“跟鹿寻参”土匪则跟踪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长白山   梅花鹿   土匪   人参   白山   吉林市   山货   黄雀   棒槌   榔头   阳历   螳螂   黄豆   图版   美文   把头   善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