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户口(散文)

农村户口

□荸荠

我的祖父吴其中是淮阴县渔沟一带望族吴氏族人,祖母吴韩氏,为淮阴区码头镇韩信后裔韩氏族人。祖父辈即迁移到淮阴城区里运河北铜元局(今大运河文化广场)一带居住生活,建国初祖父为建筑工人,1949年农历八月初一,新中国成立前夕,父亲出生在已是人民政权之下的苏北淮阴小城,所以父亲算是城里人。但是父亲童年丧母,少年生活极其艰难。1965年祖父找人托关系,仅16周岁身高不足一米四的父亲得以前往遥远的新疆支边,才谋得活路与生机。父亲一去八年杳无音讯,生死皆不知,所以当1973年父亲第一次回到清江市探亲时,祖父看着已经长成健壮小伙子的父亲,真的是又惊又喜,于是立马张罗父亲的婚事,以父亲远在几千里之外的新疆支边的工作情况和家庭经济状况,找个城里姑娘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经介绍认识了来自淮安县黄码乡许庄村的乡下姑娘我的母亲,两人从认识到结婚仅28天时间,婚后,父亲远赴新疆,母亲一人留守,天各一方。


农村户口(散文)



母亲一共去过两次新疆,第一次去,怀上了我的姐姐,回淮阴后1976年夏,姐姐出生在外婆家的锅屋里;第二次去了近两年,我出生在新疆。1980年春,当我十个月大时,母亲将我带回了清江市。因此,我们姐弟俩的户口都落在了乡下外婆家,我们的童年也都是在外婆家度过的,我们姐弟都是不折不扣的乡下人。

我们姐弟小学都是在乡下外婆家许庄小学上的。1984年前后父亲调回淮阴工作,姐姐得以回城里进入离我们淮海菜场边市建新村的家很近的附小(今一附小)就读一年级;1986年我在农村读了一年级之后,也回到城里进入附小重新读了一年级。那时的附小,生源主要是市委机关单位干部家的孩子,但是像我和姐姐这样来自农村、卖菜人家的孩子,也照样入了学,可见附小的包容开放。

然而,待到我们小学毕业升初中,问题就来了。那时,淮阴城区最好的两所初中淮中与清中,都是要考出好成绩才能上的。我的姐姐小学六年学习很刻苦,成绩一直位于班级前列。1990年小升初考试,姐姐的成绩非常优秀,直接考上了淮中。但是,姐姐却不符合入学条件,原因是农村户口。因为这农村户口,上不了淮中,其实连城区其他的初中都上不了,按照政策规定,农村人还得回农村去,姐姐只能去外婆家所在的黄码乡黄码中学或“小农场中学”(严卓中学)就读。我们一家都生活在城里,让姐姐到乡下那么远上学,实在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我的父亲有点“重女轻男”,对姐姐一直十分疼爱与心重,他也不能让姐姐再回乡下上初中。



农村户口(散文)



父亲找到姐姐的小学班主任庄老师,庄老师也是一直特别喜爱姐姐这个十分认真、成绩优秀的女孩,也为姐姐因为户口是农村的而上不了淮中感到可惜,于是庄老师想了又想,建议父亲找一个城里女孩的户口本,最好与姐姐同姓,然后拿着姐姐自己的成绩与档案材料,去淮中报名上学,学籍上的姓名等材料庄老师帮忙想办法。父亲找到我的三爷,在三爷家院子里找到一家与我们同姓,他家女儿正好也小学毕业,只是成绩较差,只上家门口一所普通初中。借来她的户口本,姐姐借用她的姓名,去淮中报名上了学。

就这样,我的姐姐冒名上了淮中,淮海菜场很多卖菜人敬佩啊,都说:“许大姐家的闺女成绩好,考上淮中了,一只脚踏进大学校门了!”1992年,我小学毕业,因为一直贪玩,成绩不算好,但是也考上了清中,最后还是因为户口问题,上不了清中,因为我的出生影响到了父亲的工作,所以我一直不太受父亲待见,我小学毕业后父亲没怎么管我上学之事。直到8月30日初中学校已经报到了,上午我才从小学班主任高老师那里得到消息,我可以去三中报名上学。父母亲下午带我去三中报名,学校以我户口是农村的为由,要交1200元赞助费。那时的我们,家里哪来这一笔巨款啊?父亲一听,把手一挥:“不上了!回家卖菜去!”还是母亲比较着急,先是回到菜场挨家借钱凑学费,然后托人说情,母亲认识的一位派出所张干事得知我的情况,找到三中学校领导,后来因为我的小学成绩好,学校免除了我的这笔巨款赞助费,我才得以上了初中。



农村户口(散文)



因为农村户口,让姐姐差点上不了淮中,让我上不了清中。1993年,我上初二了,当时由于父亲有支边新疆二十年的经历,符合家属办理“农转非”的政策,母亲和我们姐弟俩一共花了近5000元的买户口钱,得以转成城镇户口,同时也将姐姐户口本上的姓名、年龄作了相应的更改。

时至今日,好多农村人不愿农转非了,甚至有些城里人想把户口转到农村去,真是世事难料啊!



农村户口(散文)



作者简介:荸荠,男,江苏淮安人,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2005年起在报刊发表文章,已约千篇逾两百万字,数十篇文章收录进各级各类书集,逾百次在市级以上征文中获奖。出版文集两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清江   淮阴   附小   户口本   新疆   祖父   美文   乡下   户口   散文   父亲   姐姐   母亲   初中   成绩   农村   小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