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一甲子,还要同穴眠:金福哥与新姐的“金刚钻婚”奇缘

#原创散文#

相伴一甲子 还要同穴眠

——记金福哥与新姐的“金刚钻婚”奇缘

原创:李保全(湖北作家)

编辑:黎海滨(湖北日报)

相伴一甲子,还要同穴眠:金福哥与新姐的“金刚钻婚”奇缘

相伴一甲子,还要同穴眠:金福哥与新姐的“金刚钻婚”奇缘

“死了都要爱/不哭到微笑不痛快/宇宙毁灭心还在/穷途末路都要爱/不极度浪漫不痛快/发会雪白/土会掩埋/思念不腐坏……”每次听到那首《死了都要爱》,我情不自禁,就会怀念起湖北红安老家的一对长辈夫妻——金福哥与新姐。

公元2021年,农历辛丑年五月初三,艳阳高照,和风夹杂着一丝丝暑气。中午时分,家族中令人敬重、80岁高龄的金福哥在儿女的轮流看护下安然离世。

金福哥学名李保全,1941年出生于红安县永佳河镇北冲村罗家冲垸。他读过几年私塾,可谓粗通文墨。他身材魁梧,1.8米的身高,体态偏胖,喜欢留光头,面慈心善。

相伴一甲子,还要同穴眠:金福哥与新姐的“金刚钻婚”奇缘

命运多舛,偶遇良妻。幼年时期,父亲因病早世。幸运的是,金福哥在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和家族长辈们的帮扶下顺利成家立业,娶到了一位来自湖北麻城浮桥河库区、名叫邓金莲的贤妻。邓金莲嫁给金福哥后,大家习惯叫她“新姐”。

早年,金福哥和新姐夫妻及子女,同叔父一家共10口人,挤住在垸子中间水塘边的一栋简陋平房里。平日里,金福哥和新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夜操劳,省吃俭用,才将一个家徒四壁的陋室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常常溢出了破旧的橱窗,令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苦命夫妻,白手起家。80年代初期,分田到户没几年,那时儿女还小。金福哥和新姐夫妻俩靠勤劳的双手,勤扒苦做,不仅解决了一大家子吃饭穿衣的老大难,而且还建起了2栋砖瓦结构的平房。那时,他们家建的2栋砖瓦结构的平房,已经是当时鄂东北地区很时髦的房子了。房子结构是明三喑五,正前面是小青砖空心墙,顶前檐是三封檐,大门楼内外用的是轮角分明的石条柱子,窗户是钢筋格栅。房子旁边一个宽阔平整的打谷场。前面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河,一条通往山外的大路。看着青山绿水环绕着自家气派的新房,舒心的笑容悄悄地爬上了金福哥夫妻沧桑的脸庞。

苦尽甘来,安享晚年。更令金福哥夫妻感到无比自豪的是,大儿子定明80年代中期参军退伍后自主创业,在离家8里路远的美丽浮桥河畔——麻城顺河集镇商业街上买了一栋三层楼的房子,一楼开店铺,楼上一家人居住。老俩口经常到那里小住,平日就住在大儿子在罗家冲垸广场边建的新洋房里。

每每同别人聊起天时,金福哥和新姐老俩口总是开心地说:“如今村村通了水泥路。坐小车,眨眼的功夫,就从红安老家门口到了大儿子在麻城顺河集镇街上的新家门囗,太方便了!这大好的日子有奔头,也是他们年轻人施展拳脚,大显身手的好时代哦!”

相伴一甲子,还要同穴眠:金福哥与新姐的“金刚钻婚”奇缘

2021年6月22日罗家冲垸前面,文中主人家门口

金福哥和新姐的儿孙,个个孝顺。前些年,老俩口还到浙江宁波创业的大孙女和孙子那里小住了一些时日,亲历了祖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面貌。

前年,小儿有明的女儿(孙女)考上了大学,小孙子到县城上了高中。金福哥和新姐闻讯,精气神更足了:“嘿,国家政策越来越好,咱们家也来了文脉,一定要多活几年,看着小孙儿上大学后再走!”

小儿和已出嫁的两个女儿只要从外地回来,都要接金福哥夫妻去自家建的新洋房里小住。最令老俩口笑得合不拢嘴的是,儿女们在过年过节时抢着接他们,常常弄得俩老口左右为难,不知先去谁家好。

热心助人,四邻爱戴。金福哥和新姐一生真诚待人,从不会花言巧语。他们与人为善,不计得失,乐于助人。谁家有个急事困难或缺少人手,他们都会主动相助,从不推辞。村里家族里的红白喜事,总能见到他们夫妻俩忙碌的身影。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村里每有丧葬,逝者入殓这样的棘手活儿,金福哥和新姐总是带头干,事无巨细地帮忙。

我家年迈的老父亲,总不习惯跟我一起住城里的楼房,前几年执意回到老家罗家冲垸老屋居住。平日里,金福哥夫妻对我父亲悉心照顾,不时送来自家种的新鲜蔬菜和瓜果,常常陪我父亲喝茶唠嗑,让远在他乡的我这个不孝子深感欣慰,感激不尽。

生时同年,死亦同眠。金福哥和新姐结婚六十年,一生恩爱相伴。金福哥生前有个心愿,希望夫妻俩在身后能安葬在父辈们身边的一棵树下。每年,他总会修整那棵大树枝丫。如今,那棵树已长成几层楼高的参天大树了。机缘巧合,金福哥夫妻俩同生于1941年,是难得的“同年生”。2021年元月4日深夜,新姐因病逝世,她的棺椁由金福哥亲手下葬,葬于他们生前选择的那棵大树下。几个月后,也许是应老伴的召唤,金福哥安详地与世长辞。

村里人个个含泪——“金福哥和新姐同年生,同年死,相伴一甲子,还要同穴眠,他们伉俪情深,值得后人敬仰啊!”

相伴一甲子,还要同穴眠:金福哥与新姐的“金刚钻婚”奇缘

2021年6月22日罗家冲垸后的山林

2021年6月22日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大晴天。当日下午3时,金福哥的棺椁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如愿落葬于老伴新姐的坟穴中,圆了他生前长眠于此的夙愿。

送走老哥,亲情更浓。金福哥的棺椁落葬后,亲朋好友们返回他大儿子定明家中,追忆往事:“金福哥落葬,是个大晴天。新姐落葬时,也是个暖和的大晴天。他们夫妻俩一生积德行善,同年生,同年走,而且在落葬时天气都好,真是‘吉人自有天相’!”

“是呀,大家都念他们夫妻一生德行好,人人爱他们,平时总有垸子里的人在他们屋里喝茶咵天。这几个月来,儿女们日夜轮班不离不弃地守护在病床前尽孝送终。堂弟保家在他们夫妻病重时,早早就从外地建筑工地回来,同弟媳一起在他们病床前如同亲兄弟一样悉心照料,为他们送终,尽一辈子的兄弟情谊。真不错啊!”

​“金福哥棺椁落葬的前天,心善的儿媳们说坟山在垸子后山是个好地方,只是到坟山有一段路太窄,而且边上有几人高的悬崖,出殡时对送行的老幼人来说十分不安全。房族中一向热心的定华刚从湖南赶回来,顾不上一路上奔波的疲劳,就带头组织人修缮那段狭窄的山路。在金福哥棺椁出殡前,那段一人多宽的狭窄山路竟然变成了几人并排走的大路了。这个了不得!”

正在大家聊得起劲时,定华又给8位抬棺人,每人派发了一包好烟。一位抬棺者笑着问:“早晨,大家在坟山上给金福哥棺椁‘打井’时,每人派了一包烟。出殡时,又给每人派了一条毛巾。咋又派烟呢?”

“嘿,不知道吧!”定华故意卖关子说,“这是志安叫我买的,他在广州防疫不能回来。”定华口中说的志安,按辈份是金福哥的长辈,但年龄只有三十四岁,也是房族中的热心人。如果不是因为防疫不能赶回老家,他这次一定会回来送金福哥最后一程。以往房族中逝世的几位长者,他总是8位抬棺椁人之一。

志安委托定华派烟,又引起大家一阵赞叹声:“看,金福哥和新姐这对善良的高寿夫妻一生虽然吃了很多苦,但有行孝的儿女儿媳,还有这么多重情重义、亲如一家的老家人房族人,他们一生也值得了!”

对于婚姻之纪念,中西方风俗不同。在欧美各国,结婚六十年称之为“金刚钻婚”,以示珍贵、难得。金福哥与新姐相伴一生,成就了一场珍贵的“金刚钻婚”,显然值得纪念。

其实在中国,也有多种隆重的老年夫妻的婚节纪念方式。浙江省台州地区从前有一风俗,叫做“重行花烛”。就是夫妻结婚满六十年,再举行一次婚礼,祝贺两老一生恩爱,福寿双全。我的老家红安,也把夫妻结婚满六十年当成大事来办,子女要大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给他们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金福哥学名李保全,与我同名,对此我深感荣幸。谨以此文,祝愿金福哥与新姐天堂携手,来生再续姻缘。我以为,这也算一种“死了都要爱”、来生“重行花烛”的中国式浪漫吧!


#湖北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金刚钻   麻城   平房   坟山   大路   棺椁   红安   花烛   甲子   大儿子   湖北   奇缘   亲朋好友   美文   同年   老家   夫妻   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