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那会儿18

生产队的社员,除了收获季节的紧张忙碌,平时也劳累在繁忙的“农业八字宪法”生产中。

队里的劳力分成若干个群体,他乡的水利工地、修路建桥、各项公务差事、铺“大寨路”、修“红旗渠”、土地平整连片、割蒿积肥、姑娘的青年竞赛团、小伙的民兵突击连、大妈的植棉组、大叔们园林队,更令人记忆犹新的是“农业学大寨"的整修土地,谱写了一曲壮观的历史画面。

迎风摆动的红旗,在飞雪的农田上布满了三个生产队的社员会战,热火朝天的平整土地大联盟,掀起了“学大寨人,修大寨田"的热潮。在地势高处开两米左右高的沟,挖去底层的薄土,填到低处。农民自己测量、把低洼不平的小块地并大块,挖沟移土,调整肥地薄田土壤;弯曲的小路和水渠合并规划,起到了增加土地,方便操作,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工地上男女老少相结合,拉车挖土人头攒动,轰轰烈烈的气氛,驱赶了人们心里的寒冬。各队伙房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和烩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饭后之余,知青们的奏笛、唱歌、吹口琴,还有60岁的老头跳起“忠字舞",曾被县新闻报道。工地的高音喇叭,时而播放革命歌曲和样板戏,时而广播干劲冲天的好人好事,又时而通报本天各生产队的工程进度。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农业学大寨",“抓革命,促生产,大干快上保丰收”等标语,展现在工地的崖壁上,板报接二连三的好人好事,模范人物曾出不穷。

让人不理解的是,当年的社员为什么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展现出那样的风格和干劲,也许只是为了一个工日八角钱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生产队   红旗渠   干劲冲天   工日   伙房   样板戏   好人好事   崖壁   低洼   大寨   板报   水渠   社员   美文   工地   土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