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八一,情暖老兵”爱心在传递

7月31日下午,建军节来临之际,临颍县微帮公益爱心团队组织30名志愿者前往临颍县王岗镇梁岗村、薛庄村,瓦店镇杨裴城村,看望老兵,为4名退役老兵王坤毛、裴保昌、陈德军、李德土分别送去大米、面粉、火腿肠、方便面、蛋黄派、面包、蛋卷等爱心物资,向他们致以节日问候,并祝福老战士们平安健康。

“喜迎八一,情暖老兵”爱心在传递

在梁岗村支部书记胡学民等的陪同下,我们首先来到老战士王坤毛家,老人1932年2月出生,1951年8月入伍,1952年1月至1954年9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140师炮兵团4营战士,参加过1953年春上浦东山作战,1957年10月退役,中共党员。老人家虽然90高龄,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记忆力很好!对大家在炎热天气里来看望,深表谢意。他和大家谈笑风生,开心无比!大家看到他有这么好的身体,无不感叹!

“喜迎八一,情暖老兵”爱心在传递


“喜迎八一,情暖老兵”爱心在传递


“喜迎八一,情暖老兵”爱心在传递

梁岗村裴保昌老人,83岁,1953年入朝,是通讯兵,1959年转业,几十年来在家务农。他勤劳俭朴,老党员,觉悟高,为人处事是大家的楷模。

“喜迎八一,情暖老兵”爱心在传递

我们来到王岗镇薛庄村,支部书记薛套锋带大家看望陈德军老人,老人1933年3月24日生,中共党员,1951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喜迎八一,情暖老兵”爱心在传递


“喜迎八一,情暖老兵”爱心在传递

老人家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当得知这么多人来看他时,激动不已,深表感谢。大家看到老人家不同时期的奖章,无不敬佩,深受教育。陈德军老人退役后,把军人作风带回家乡,一身正气,一直在村中任职,直到退休,为薛庄村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喜迎八一,情暖老兵”爱心在传递

薛庄村支部书记薛套锋等和爱心团队的队员们和老人一起合影留念

在瓦店镇杨裴城村支部书记晁民甫的陪同下,我们看望了他们村退伍老战士李德土。

“喜迎八一,情暖老兵”爱心在传递

李德土老人1965.07到1971.07年在哈尔滨3663部队服役,转业后在不同岗位工作,退休后回到家乡。老人一生勤奋,节俭持家,一心为公,深受乡亲们爱戴。

老人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当知道志愿者们要来时,就像军人接到了任务,早早在院子里等待,他们虽然年事已高,始终保持着优良的革命作风和传统美德,这是值得大家学习的。见到大家他们饶有兴致地向志愿者们讲述当年的战斗故事。他们肩负着民族的使命走上战场,和战友们一起保家卫国。如今提起曾经的每一场战斗,他们都历历在目。慰问过程中,李建生等志愿者仔细询问了老兵们的身体、家庭情况,与老兵们亲切交谈,耐心倾听他们讲述当年抗美援朝的事迹。

“见到老兵听他们讲过去的经历故事,都是我们接受教育的一刻。”负责人李建生说,看到这些老兵就想起那些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老兵,听他们回忆过去的故事也是对心灵的一种洗礼。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前辈的不畏牺牲、英勇奋战才换得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抗美援朝老战士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民族的脊梁,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我们要一如既往的关心、关爱抗美援朝老战士,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助力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英雄、尊崇军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同时也衷心希望所有抗美援朝老兵都能保重身体,健康长寿,安度幸福晚年。

临颍县实验学校的优秀少先队员代表也参与其中,面对围在身旁的少先队员们,老英雄们还拿出珍藏的徽章展示给孩子们看。老英雄们勉励孩子们珍惜和平时代,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栋梁人才,成为合格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此次慰问活动,少先队员们在接受红色洗礼的同时,也激励着少先队员们要时时刻刻居安思危,不忘初心,将先辈们的红色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在这里感谢 临颍县微帮公益协会和不畏酷暑参加慰问活动的爱心朋友们,感谢你们传播时代文明,弘扬社会正气,传承红色革命传统的辛勤付出。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美好!也祝愿老战士们健康长寿,家庭幸福!

(采编 滕民甫 王保江 史光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临颍县   爱心   长寿   年事已高   志愿军   正气   美文   志愿者   老人家   军人   党员   老人   红色   身体   英雄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