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要整治校外培训机构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召开了第十九次会议,这次会议就专门讨论了一个话题: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新华社通稿写得非常直白,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特别是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突出。中国的公文一向比较含蓄,这个措辞已经很不客气。

这次双减政策的出台,足以看出国家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是下了决心的,是下了力气的。近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校外培训机构都是一片哀嚎,在网上各种发声,大多数教培人都很迷惘,不知何去何从,不知该如何转型。也有人不懂,为什么国家要下力气整治校外培训机构,难道是不给教培人活路吗?其实,只要你认真分析一下以下几个方面,就知道真实原因了:不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整个教育生态必乱,非整治不可!

国家为什么要整治校外培训机构


一是增加了学生负担。校外培训机构的存在,这几年又迅猛发展,如火如荼,简直遍布大街小巷。这些机构的存在,再加上漫天的培训广告,无形中给了家长们一种压力:大家都在上辅导班,我孩子不上就落后了;我让孩子落后了,我有责任,将来孩子会怪我。于是,千万个家庭掏出了钱来,把孩子送进各种辅导班——不管有没有效果,反正孩子有地方去了,家长的教育焦虑缓解了。但是,孩子们呢,不是在辅导班上课,就是在赶往辅导班的路上,能不累吗?校内减的负,校外拼命增加,课业负担让孩子们身心受累,再也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这正常吗?

国家为什么要整治校外培训机构


二是扰乱了教育环境。一些培训机构不顾有关规定,为了牟利不择手段,大做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加大地破坏了教育生态。如,超前超纲学习,用不正当手段抢夺生源,甚至不惜重金挖公办学校老师等等。这些都对国家设立的公办学校造成了严重的干扰。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变成了双轨制:一轨是学校的公办教育,免费的义务教育,正规的教育教学;二轨是校外的培训辅导,收取了高额的费用,进行着不正规的教育教学活动。

三是教培机构资本化运作,对学校主体地位造成极大的威胁, 这才是最主要的

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问题,新华社通稿里列出以下几点: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这些都好理解。紧跟着说,要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加强预收费监管,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

什么是资本化动作?说白了就是烧钱抢占市场,形成垄断后赚快钱。说打车、外卖、电商,大家都明白吧?

打磨教育质量需要非常长的周期,一个优秀的老师,需要好几年才能成长起来,资本是没有这个耐心的。资本逐利,资本短时间内无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但它擅长营销,制造焦虑。据了解,2020年中国培训机构用来打广告的费用普遍占收入的一半左右。上市公司的财报是公开的,你查一查销售费用,再算不算销售费用率便知。比如跟谁学,去年的研发费用是7.3年亿,占总费用的10%,销售费用则高达58亿,销售费用占总收入的80%,也就是说,家长交1000块钱学费,给老师提升教学水平的只有100块钱,800块钱被培训机构拿去打广告。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当这些校外培训机构圈到了钱,靠资本的力量,就会去抢夺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公立学校最主要的教育资源是什么?优秀教师。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能永远靠信仰和道德生活,当校外培训机构给出三倍工资、五倍工资,甚至十倍工资的时候,公立学校的优秀教师还留得住吗?可以想像,任其发展,最终会形成一流的师资在教培机构,二流的教师在公立学校。

教育不同于别的商业领域,它决定着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人才培养、民生发展,是国人最基本的权利;往大里说,教育可以塑造社会形态和民族未来,涉及民族发展和国家安全,因此,教育必须国家掌握。

本次会议的召开,基本宣告了教育行业野蛮生长的时代终结,中国基础教育不断地在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储备人才,在全球都是标杆级的水平。我相信随着校外培训行业的整顿和规范,教育会回归初心,让中国青少年能有一个更美好的童年,能接受更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同时,我们的孩子也会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万念归一,成为比别人更能考试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校外   通稿   新华社   国家   辅导班   块钱   美文   中国   资本   费用   工资   老师   孩子   机构   会议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