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目标前进

人的行为通常是具有目标性的,无目标的行为是不能获得什么效果的,这固然不错,但是,在日常的工作中,有些人即使已经确定了目标,但行动起来,其目标依然得不到实现。当你制定的目标一而再、再而三地得不到实现时,你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在对自己全盘否定后,压力就产生了。那么,你该怎么消除这种压力呢?

首先,制定目标时要遵循科学性。所谓科学性,是指制定目标必须有事实根据或理论依据。如果你制定的目标从根本上违反了科学原理,那么你的目标当然是实现不了的。比如说,牛顿晚年孜孜不倦地为神学找“科学论证”,克鲁克斯用科学仪器研究降神术,花样翻新的种种“永动机”的巧妙构思,不就是前车之鉴吗?这些目标之所以终究不能得以实现,其原因正是在于它们缺乏科学性。因此,我们制定目标时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一旦我们发现自己的目标因缺乏科学性而不能实现,我们就应该立即更换新目标,以免无意义地浪费时间和精力。科学性原则是我们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

其次,所制定的目标要有实现的可能性。我们知道,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的。所谓主观条件,它是指一个人实现某一目标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身体素质等,而客观条件则指的是实现目标必须具备的各种物质手段和环境条件等。无论是谁,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的前提下,他才有可能成功地实现其预定的目标。试想一下,假如你在尚未掌握初等数学知识的条件下,就试图一下子摘取哥德巴赫猜想这样的科学桂冠,可能吗?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的确还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虽然着实也为自己的既定目标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仍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原因就在于其目标缺乏实现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在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时,切不可眼高手低,而应该依据自己的工作目标,这一点对于青年人尤为重要。你的既定目标长期得不到实现时,你不妨对自己的既定目标重新加以审查,看看是否缺乏实现的可能性。如果缺乏实现的可能性,你应该及时加以调整,或者重新制定切合实际的新目标。

最后,要有坚忍的毅力。我们知道,要完成任何一项工作任务,恐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失败是难以避免的。倘若你没有坚忍的毅力,遇到一点困难就动摇自己的信心,向后退缩,或者干脆放弃既定目标,那么你永远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所以,我们一旦科学地确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就应该努力树立必胜的信心,强化毅力,从思想上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下去,最终必定会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哥德巴赫   克鲁克斯   永动机   目标   坚忍   科学性   美文   毅力   可能性   新目标   客观   精力   信心   压力   条件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