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恋爱情义无价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中国的传统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之说,二十五岁还在单身的我也面临着这个问题。记得我十五六岁时,母亲很神秘地告诉,她在娘家门口帮我物色了一个女孩,年龄相仿,两家谈得差不多了,不过后来悄无声息了;一九五八年上卫生学校时,有一个女同学总是有意无意地接近我,应该是对我有点意思,不过校规严格,有同学因为早恋受到处分的前车之鉴,我不想犯错误,而且我那时“一心只读圣贤书”,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学习,保持全校第一名,没有时间和心情去谈恋爱,更觉得自己都养不了自己,养家糊口为时过早;一九六一年初的一天,邻居大嫂把我叫到她家院门口说话,说了半天的闲话,也不知道她想说啥,后来听母亲说,原来她家藏着个女孩,躲在屋里偷看我,大嫂是想撮合姻缘呢。我知道原委后,有些生气,总觉得自己被愚弄了,不过,这事儿随着大队卫生所辞退我,也不了了之;次年,我便参军入伍来到了部队,战士是不能在驻地谈恋爱的,有关心我的领导多次许诺我,说等提干了就给我介绍对象,我总觉得遥遥无期,未来不可预知,所以并未在意,从未放在心上;提干后,一九六六年底回家探亲,去县医院看望老同学,遇到一个女护士,感觉很有眼缘,就和同学打听情况,老同学实话实说告诉我,这个女孩不适合我,我立刻心领神会放弃了念头;回到家时,我叔一直帮我操心相亲的事儿,趁着我这次探家,他把一个女孩领过来让我们自己谈,初次见面不知道该说些啥,只是聊了一下彼此的工作。我和母亲交换意见,母亲说这事儿让我自己拿主意,去探望舅舅时,舅妈对我说,咱家啥条件啊,你也不小了,差不多就行。返回部队前,姑娘来到我家,跟我道别,为了表示谢意,我在县里请她吃了一顿饭,双方均未表态,但我能看得出来,她对我是满意的,可我心里犹豫不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缘分未到吧,回到部队,收到了她的信件,思前想后,不想拖泥带水耽误她的时间,回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之后也就不再书信往来了。

一九六七年四月,部队从通化移防到河北固城,我收到了家里传来的一个消息,说是帮我相中了一个姑娘,是一位民办老师,心中欣喜,虽然未曾谋面,还是鼓起勇气提笔给她写信,大致意思就是,我去年才回过老家,现在不能回去相见,如果她愿意,可以来部队找我,我们见面谈。如果来不了,可以先书信交流,增进了解。信件发出后,我没有抱太大希望她的到来,毕竟一个小姑娘,千里迢迢来部队看望我是需要勇气的。随着我们之间信件来往频繁,我感觉她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姑娘,是一个秀气斯文的姑娘。家里总是来信催促我尽快确定关系,可是这事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啊,着急也没有用。七月初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写材料,看见二营炮连的一位老连长带着一个瘦瘦小小的姑娘走进来,老连长一边严肃地批评着我,说怎么让姑娘一个人来部队,也不去接一下,太不像话了。我不知所措看着眼前的美丽的女孩,忽然意识到这就是一直书信来往的她,忙不迭地起身招呼,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看着弱不禁风她一个人,第一次坐火车出远门,一路打听来到部队,不知道要经历多少事情,想着我都有点后怕。当晚我把她安排在团招待所住宿,两人在招待所的食堂简单地吃了点东西。她告诉我,给我写信说了要来的,无奈信件还在路上,所以我并没有收到这个消息,所以也没有去接她,看得出来她虽然表面文弱,内心确实坚强的,也是勇敢的,更是有主见有勇气的,我打心里佩服她。随后几天,我按时上下班,闲暇时间就陪着她聊天,每天我都盼着下班,这种心情之前从未有过,终于找到了工作之外的乐趣,接触多了,彼此也熟悉一些,不过那个年代人们思想都是保守的,谁都不好意思说出相亲的事情,一切尽在不言中。一周时间转瞬即逝,送她走时,我是什么都不懂,连一件像样的定情物也没有,只是把刚发下来的二十斤天津小站大米让她带回去,我还交代她回去后,一半给她家一半送我家,现在想着都觉得自己真是抠门寒酸。她回去后,果真给我家送去了一半,真是个实在姑娘。她走后,我莫名其妙的失落,心里忐忑不安,说心里话,我对她很满意很倾心,临别时,她什么也没有跟我说,我猜不到人家姑娘啥想法,担心她对我不满意,越想越失落。从此以后,我就开始单相思,总是写信给她,可是每一封信的收发周期一般是二十天左右,从未觉得信书信如此漫长,就这样我在写信收信的期待中度日如年,如坐针毡。我把对她的牵挂寄托在每一封信中,因为只有信件可以维系着我们的关系,后来,我主动提议,让她再来部队看我,她并未正面回答我,只是在回信中说,我给她的回信家人和同事都看过,都说从书信上看觉得我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一再催她把我们的事情定下来,收到这封信后,我不再犹豫,趁热打铁,直接提出,如果她愿意,年底来部队办手续。最开心的日就这样到来了,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她再一次孤身出发,带着应该准备的结婚手续,来部队找我了。我俩的事就这样成了,这期间没有所谓的彩礼,没有任何物质条件,没有任何长辈干涉,应该算是一场纯粹的干净的“自由恋爱”吧。

看着她美丽瘦小的身影,我非常感动,她的家人任由她一个人来部队,这是对我的绝对信任,我真心喜欢她,心里暗想,一定不能辜负她和家人的期望,用一辈子来爱护这个勇敢的小姑娘,给她长长久久的幸福。我何德何能,凭借着几封书信,就把这么好的姑娘娶到手,真是有点受之有愧,实在太幸运了,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她。

后来我们在驻地固城公社办领了结婚证,当天,政治处领导和全处同志为我们举行了结婚仪式,主持人宣读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双文(我俩名字中间都有一个“文”字)齐读四卷书”;下联是“两颗红心向着党”;横幅是“同心偕老”,然后赠送了我们两套《毛泽东文选》,然后发了喜糖,喝了茶水,在同志们的祝贺声中一场简朴的婚礼进行完毕。我俩没花一分钱,没有亲戚朋友参加,没有鞭炮齐鸣,没有宴会喜酒,没有海誓山盟,没有繁文缛节,这种“六没有”的婚嫁可以称得上是最“廉价”的婚礼了,她却很高兴,毫无怨言的嫁给了一无所有的我,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通化   连长   大嫂   情义   驻地   无价   书信   招待所   回信   美文   小姑娘   信件   部队   姑娘   事情   母亲   同学   恋爱   时间   自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