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子女,懂事得让人心疼

人们常说“犯罪的是服刑人员,家属是无辜的”。

其实,相比于因犯错误受到惩罚,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的服刑人员,其家属承受的伤害往往更大。

服刑人员子女,懂事得让人心疼

很多家庭,因为一个人的犯罪,导致父母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家庭也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原本完整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们的子女,尤其是未成年人。

今天分享三个服刑人员子女的成长故事。


一、哥哥辍学打工,养活弟弟妹妹

小刚(化名),五年前,正在读初三,其父因抢劫被判十年。父亲入狱后,母亲不堪家庭重担改嫁。留给他的,除了一贫如洗的家庭经济,还有两个刚上小学的弟弟和妹妹。

为了弟弟妹妹能吃饱饭继续上学,在老乡的帮助下,坐上了南下的列车,前往广东打工。弟弟妹妹则委托家乡的伯伯帮忙照顾,每月工资除了留下基本的生活费,第一时间寄回去给弟弟妹妹。

今年,弟弟妹妹已经上初中了,小刚也从餐厅服务员,做上了厨师,在餐饮行业,厨师的工资要比服务员要高出不少。

两年前,还没有新冠疫情,兄妹三人去监狱见了一次父亲,那是父亲入狱后他们的第一次会见。也许是这么多年对孩子的愧疚,会见中父亲热泪满眶,情绪过于激动,30分钟的会见十几分钟就提前结束了。

从会见室出来,他给父亲存了500块钱,留言“爸爸,我会把弟弟妹妹照顾好,等你回家团聚”,很潦草的几个字,却也是他心底最纯粹的期盼!

至于母亲,我曾问过他“你恨她吗”,很久后,他回了一句“我能理解她”。

不知道微信的另外一头,对着手机屏幕的他是怎样的表情。只知道,认识一个这样的人,我很荣幸。

二、小女儿的坚强

小丽(化名),两年前丈夫因诈骗被判了5年。因为女儿还小,每次孩子问爸爸去哪了的时候,小丽就对孩子说“爸爸去国外打工了”。

因为丈夫每月都会打一两次电话回来,女儿除了对爸爸的思念,没有表现出其他的情绪。

今年孩子上幼儿园了,一天下午放学后,小丽忽然接到老师打来的电话。被老师告知父母要多注意小孩子的情绪。原来是女儿放学后不回家一个人躲在厕所里哭泣被经过的老师偶然发现。

在老师的追问下,女儿说出了原因,昨天晚上听到妈妈在一个人在房间里偷偷地哭,以为爸爸一定是出了什么事,不敢问妈妈,放学后忍不住一个人躲在学校厕所哭泣。

接了女儿回家后,晚上小丽终于把丈夫的情况告诉了女儿,令她意外的是,女儿对于爸爸坐牢,并没有表现她以为的失望和恨意,却像个成年人一样,反过来安慰她。

第二天早上,女儿像变了个人似的,早上自己起来洗漱,收拾文具。没有像往常一样要妈妈三番五次的催促,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看到这一切,她既是欣慰,也是心疼。


三、读小学的他,一个人生活

小强(化名),11岁,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其父亲因犯盗窃、交通肇事罪入狱。其母亲于2016年不辞而别,至今杳无音讯。祖父、祖母也已经相继去世,靠着叔叔和邻居们的接济生活。虽然一个人生活艰苦,但是学习成绩很好,经常考班级第一名。

前段时间监狱组织了《关爱服刑人员子女》活动。监狱民警除了给他送去一些礼品物资,还安排了与正在监狱服刑的父亲视频会见。十几分钟的视频会见,小强重复最多的是那句“爸爸,你过得好不?我想你了,我等你回家,你好好地”。

视频那头,作为父亲的他,早已控制不住内心的情绪,颤抖着擦着眼中的热泪。这是他入狱以来,父子俩的第一次“见面”。

会见结束后,小强请求民警叔叔为他录制一段视频帮忙带给父亲。在小强的内心世界,对父亲的恨早已烟消云散,只盼望着他能早点回家。

虽然人们常说“犯罪的是服刑人员,家属是无辜的”。

监狱,表面上关的是罪犯,其实关到最后,关的是家属。

最后,前段时间在公 众号【监所家属】,笔者发表过一篇文章《亲人入狱,家属应该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详细的说明了服刑人员家属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调节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家属走出心理阴霾,有兴趣的家属可以看下。

欢迎关注,一起等他(她)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子女   化名   美文   家属   监狱   懂事   心疼   弟弟   情绪   丈夫   父亲   爸爸   女儿   妹妹   老师   孩子   家庭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