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监服刑人员必遇到的心理问题,家属该如何应对?

如果以刑期的长短是划分,服刑人员的改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入监初期,时间大约在服刑人员刑期的前3-6个月;

第二个阶段是服刑中期,时间大约在入监初期到出监前的半年;

第三个阶段是出监前期,时间大约在出监前半年。

初入监服刑人员必遇到的心理问题,家属该如何应对?

其中,尤其以入监初期最为特殊,也是服刑人员心理问题爆发的“重灾区”。

入监初期,服刑人员从自由的社会环境沦为阶下囚,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除了监管单位民警的日常开导、教育,更需要服刑人员家属的亲情关怀,帮助服刑人员渡过人生中“最黑暗的这段时间”。

为了为了帮助家属们更好的做好的服刑人员入监初期的亲情帮教工作,针对服刑人员入监初期的普遍出现的心理问题,希望家属通过本文能够“有章有法”的做好服刑人员亲情帮教工作,以免盲目盲从“帮倒忙”。


一、入监初期的服刑人员常见的心理问题

1、因环境不适应,产生恐惧和焦虑

服刑人员入监后,与外面世界有了隔离,人生自由受到了限制,面对着监狱的高墙电网和严苛的监规,更加增加了服刑人员对未来感到失望和无助。这种情绪会让服刑人员感觉到不适,进而产生恐惧、焦虑的情绪。

初入监服刑人员的恐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对监狱民警的恐惧,很多服刑人员见到民警就感到恐惧、紧张;

2)对同犯的恐惧,害怕早入监的服刑人员会欺负自己;

3)对监狱环境的恐惧,害怕监狱环境像以前看电影的一样,阴暗潮湿、吃不好、睡不好、劳动工作任务重等;

4)还有部分服刑人员还犯有余罪或私藏违禁品等,整日心有余悸,忐忑不安。

而焦虑主要表现在情绪烦躁不安,白天疲惫不堪,到了夜晚就噩梦连连 ,甚至是哭哭啼啼,愁闷不语,内心不安,事事担心。

2、失落悲观

服刑人员入监后,被剥夺了人生自由,甚至有些政治权力也被剥夺,过去的荣耀和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没有了,沦为令人痛恨的阶下囚。不仅如此,还给亲人带来了沉重打击,家庭经济变得困难、亲人被周围的人另眼相看。这一切都是拜自己所赐,是因为自己个人的自私行为,给亲人带来了不幸,也会给子女以后的人生前途造成影响。

因而产生失落、悲观的情绪,还有服刑人员面对漫长的刑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甚至自己能不能活着走出去都没信心,产生自杀意念或行为等。

3、自卑烦恼

服刑,可以说是人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经历了人生的大挫折,服刑人员很容易就产生自卑的的心理。常常对自己能力、人品进行偏低的评价。

认为自己比别人差,别无是处,自卑烦恼。自卑的人容易进行心理转移,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疾病,这种病是不是没得救了,整天疑神疑鬼,而这种心理转移又会加重服刑人员的自卑心理,対服刑人员适应新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二、家属该如何帮助服刑人员进行心理辅导?

入监初期对于服刑人员来说是最难熬的,也是最需要家属进行亲情关怀的。因此建议亲人在家属服刑下监后尽早前往探望。

由于疫情的缘故很多监狱都停止了现场会见,有的监狱开通了手机视频会见,家属可以用手机预约和服刑人员进行视频通话,如果没有开通视频通话的家属可以咨询监狱能否去本地司法局进行远程视频会见。

亲人的不抛弃、不放弃是服刑人员改造的最大动力,为了帮助家属对服刑人行人员进行更好的亲情帮教,家属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服刑人员的亲情帮教工作:


1、角色转变,逐步适应监狱环境

入监前后,服刑人员社会地位、生活环境、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属要帮助服刑人员转变角色,把自己当做服刑人员而不再是“社会人”,这有助于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监狱环境。

同时要让服刑人员明白,人到了任何新的环境都是不适应的,都是会经历不适应->逐步适应->完全适应这一过程,慢慢的就会适应监狱环境了。


2 、认罪服法,安心改造

很多服刑人员,甚至家属都认为,自己家人无罪或者是罪没那么严重,被判重了。
这种认识就很难适应监狱环境了。

其实随着国家制度的完善,现在出现冤假错案是不可能的(当然,抠新闻个案就没意思了)。刑法的判决是对照相关法律条文判定的,不会因法官的个人意志而定。

如果服刑人员要有这种心理,家属应该劝说服刑人员,既然犯罪了就要服法,接受法律的惩戒,在里面好好改造,出来重新做人,不要怨天尤人抱怨司法不公。

如果家属都无法客观地看待亲人犯罪的事实,那么这种情绪也会传递给服刑人员,会导致服刑人员在里面无法安心改造,频繁违规、不愿意完成劳动任务等,导致无法获得减刑、假释。严重者甚至在里面再犯刑事案件被加刑!


3、给服刑家人打气,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服刑人员入监前后,人还是那个人,以前的优点还在。

家属应当帮助服刑人员挖掘并保留以前的优点,帮助他重新建立信心,要告诉他,有问题可以找民警帮忙,现代监狱,尤其是近些年监狱无论是廉政还是作风都改善了很多,有什么问题不要憋在心里,可以主动的寻求监狱民警的帮助。


4、包容亲人的不足

一些家属认为服刑人员的所做作为给家人带来了不幸,给自己丢人了,一见面就斥责他。这是不对的,人都会犯错,虽然他犯的错比较严重,但是他们现在都坐牢了,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作为亲人,又何必还要这个时候在他的身上撒一把盐呢?

社会人可以斥责甚至是排挤他,但是作为家属,我们应该包容他的缺点,之所以是一家人,是因为无论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总要包容他的优缺点,要用他能接受的方式帮助他改正错误,重新回归家庭。


5、传达家人的期望,让他知道有人在牵挂着他


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楚汉传奇》,韩信在背水一战的演讲中有一句话“了无牵挂的人,犹如没有剑柄的利刃,怎么拿他去打仗?”!

服刑人员的改造生涯也一样,正是有了亲人的期盼,有了对亲人的牵挂,才有了早日归家的强烈渴望,这种渴望会促使服刑人员在监狱内小心做人做事,积极改造,争取减刑早日出来与家人团聚。

作为亲人,在会见或者书信时,要明确的告知服刑人员家人对他的期望——早日回家团聚!只有帮他建立了这个目标,他才会有希望,服刑生涯才会有盼头!

过段时间再给家属们写写服刑人员出监前的心理问题及家属应该做的一些准备,由于亲情帮教内容不太好写,再加上我文笔一般般,所以写的时间可能要比较长,不过还是欢迎大家关注。

最后,前段时间在公司 众号【监所家属】,笔者发表过一篇文章《亲人入狱,家属应该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详细的说明了服刑人员家属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调节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家属走出心理阴霾,有兴趣的家属可以看下。

欢迎关注,一起等他(她)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家属   刑期   美文   民警   监狱   自卑   初期   亲情   亲人   恐惧   情绪   家人   环境   心理   时间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