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服刑,我不建议你借款给他交罚金

对于被判处财产刑的服刑人员家属而言,罚金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话题。

亲人服刑,我不建议你借款给他交罚金

法院判决后,很多法官会连哄带吓得告知的服刑人员家属,罚金必须缴纳,没有缴纳的,服刑人员在监狱里的消费会受到限制,减刑和假释也会受到影响。

家属听到这里立马就慌了,第一次面对这样的事情,害怕里面的亲人消费受到限制吃不饱穿不暖,还有一些家属不想家人在里面受苦受累,希望能获得减刑假释早点出来。

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理,一些家属第一时间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给服刑人员缴纳罚金,这还不够,有的还向身边的亲戚朋友借钱把罚金交上。


回到标题的问题,为什么我不建议你借款给他交罚金?


罚金,是国家面向服刑人员执行的财产刑罚,惩罚的主体是服刑人员,不是家属,惩罚家属——绝不是刑罚的本意。

试想,你的家人做错了事,你在身后给他擦屁股,他永远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受害者、给自己的亲人造成的伤害。没有为错误行为付出代价,没有尝到应有的苦果,出来后再重蹈覆辙,亲人的关爱岂不是变成了“帮凶”?服刑改造,就是要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接受惩罚,独立承担后果,不能把犯罪的苦果转移到亲人身上。

作为家属,一定要量力而行,有多大的能力就办多大的事,不要做超出能力以外的事情。帮助服刑人员缴纳罚金,提前需确保家庭经济得到基本的保障。

我们再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家属急于帮服刑人员把罚金交完,无非是担心对其监内消费和减刑假释申请造成影响。

事实上,罚金未缴纳对服刑人员的监内的消费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监狱本身就实行分级处遇管理,按照服刑人员的分管级别限制其每月的消费额度。例如宽管级的每月可以消费500元,普管级的每月可以消费300元,严管级的每月只能消费200(具体金额各单位可能有所不同)。

服刑人员的分管等级是动态的,根据服刑人员的改造表现进行升降级,不会因为服刑人员交完了罚金就给你升级,所以家属不需要担心罚金没有缴纳而影响服刑人员的狱内消费。

亲人服刑,我不建议你借款给他交罚金


没有缴纳罚金影响比较大的就是减刑和假释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服刑人员达到了减刑假释条件,想要减刑或者假释,这时候家属就需要认真考虑罚金的缴纳了。

如果家庭困难的,提供家里的贫困证明,经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财产刑。但是你缴纳的罚金给国家打了折扣,国家给你的减刑也会打折扣,一般能减刑7个月的,可能就只减了5月。

亲人服刑,我不建议你借款给他交罚金

开不了贫困证明,家里没办法一次性全部交完罚金的,可以考虑先交一部分。一般缴纳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即可减刑,但是由于没有全部缴纳完毕。减刑依旧会受到限制,一般会较完全缴纳少减2个月。例如罚金10万,完全缴纳可以减刑9个月的,部分缴纳就只能减7个月。

这个时候就要从经济的角度和家庭实际情况综合来考虑这个问题了。罚金只有几千块钱的,一般家庭都能拿得出来,服刑人员提前几个月出来努力找份工作很快就能赚回来。

关于罚金的缴纳时机,之前在公 众号“监所家属”上发布过文章《罚金,越早交完越好吗》,详细地讲述了亲人下监后,罚金还未缴纳完毕的缴纳时机和幅度,还有罚金未缴纳的家属可以看下。

而对于那些动辄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需要服刑家属变卖资产或者到处借款缴纳的。还不如在里面好好服刑,等出来后再从长计议怎么把剩余罚金缴纳完。

欢迎关注,一起等他(她)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罚金   亲人   刑罚   苦果   美文   家属   贫困   时机   财产   家人   家里   担心   事情   错误   建议   家庭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