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光|外军参观我军

文/兰 光

1970年,由中央军委决定,我部队对国外军队和媒体开放。成了外国了解我军的窗口。

外军来我部具体有几方面内容:一是第三世界国家军事人员来我部接受军事训练;二是西方国家观摩我军军事训练;三是参观营房和装备。

为此,师部专门成立“外事办公室”。并在山脚底,修建了一座迎外宾馆。在宾馆附近山上拦住溪水,修建了一个天然泳池。山水冰凉清沏,这可是真正的矿泉水。任你再富有,也不能成天用上百吨的天然矿泉水洗澡,这里随便洗,可真是享受。宾馆附近引种了很多进口水果。虽然用铁丝网拦住,也挡不住无穷的诱惑。每当晚饭后,会有人大叫一声:”去谈心喽!”这是我们的暗号,是到果园里顺点东西。当然不能说”偷”,那多难听!不一会儿,大家一个两个,鱼贯而出。再不一会儿挂包鼓鼓地就回来了。那里的木瓜最小的也比国产的大三倍,大五倍也不出奇;芭蕉也比国产的大两三倍。还有许多其他的从没见过的奇香异果,太诱惑人了,不想都不行。我也经常去“顺”,曾经用衬衣包过芭蕉,结果是芭蕉汁干了以后象血迹,还是暗红色的,整件衬衣染了一大片,不敢穿了。


宾馆中心是个球场,来我部学习的老外经常在那打球,羽毛球.蓝球。我们许多英语就是和老外在游戏中学的。第一句学会的就是伸出拇指“歪你姑的”…

有很多老外来就不是一两天。住就十天半个月,是来学习军事技术的。以黑人居多。黑人最喜欢学单人八二迫击炮简便射击。就是一个人扛个炮筒到处跑,到处都可以一个人就开炮。打游击最合适了。他们一般都穿我们的65式军装,没有领章帽微。


为了增强对外政治宣传和加强友好往来,也是给来学习的老外多一些娱乐活动,师里组建了文艺宣传队。宣传队的规模挺大,设备也挺全,架式差不多等于军区文工团了,很专业的。男演员都是本部队战士。女演员一部来自师部医院的护士。还有一些是军区文工团新招的小女兵,下放到我部锻炼,就刚好用上了。


白天老外参加军事训练,晚上就在师部礼堂看文艺表演。


最初师宣传队演的节目叫”四好连队进行曲”。由本师政治部一才子写成,全是反映基层部队生活的。记得其中一个节目是讲练刺杀,炊事兵把大肥猪给捅了十几刺刀,嘴里还念着”消灭帝修反,解放全人类!”后来因为林彪事件,这台林彪的”四好连队进行曲”就没了。本来那个政治干事还差半步就要调北京总政了。当时这个节目很优秀,很有创意。


“四好连队进行曲”不能演了,就改成了全台”智取威虎山”。

我们经常看,熟透了,整台戏都能唱下来。


记得有一次戏演到扬子荣要献宝图结果忘了带。情急之下掏出手绢。要命的是扬子荣刚感冒,手绢上都是鼻涕。座山雕接过手绢得很高兴的放在眼前左闻右看如获至宝,…把我们全笑翻!


还有一次轮到扬子荣和座山雕单打独斗,突然座山雕的裤带断了,裤子掉下来露出短裤,座山雕就赶快两手提起。杨子荣砍一刀,座山雕就提着裤子跳一下,还经常老掉脚下.老要提,那扬子荣毫不松懈穷追猛打,座山雕就提着裤子满台窜…直把我们乐得眼泪都出来了。坐在旁边看戏的老外竖着大姆指直夸:”解放军的,这个好!”他哪儿知道原来什么情节!


还有一次戏演到扬子荣进山座山雕问黑话,座山雕问:脸怎么发黄了?扬子荣一摆架势得意地答: 防冷涂的蜡!接着座山雕傻不灵又问了一句:脸怎么又黄了?----又黄了?没这出哇!我们全都吓呆了,要出大错了!只见扬子荣不慌不忙又重摆一次造型很自然很坚定的大声说:又...涂了一层腊!!随后是全场轰然大笑。一直到现在,老兵们一见面常问:脸怎么又黄了!---又涂了一层腊!!完了大家会心的哈哈一笑。这都差不多成了我们老兵们见面的问候语了。


有次宣传队准备排练,大家伙在礼堂坐着。我路过。看到小战士刘,突想起一件事,问:”有女朋友啦?”那个年代,女朋友就是恋爱对象,那是不允许的,一般人没女朋友。这小兵胆大,也可能是个情种,早早就盯上了一个小女兵。


结果这小刘很愉快很大方地说”是!”又朝前面大喊一声:“丽丽,去买冰棍!”前面一个小女兵乖乖走了,一会儿提了个袋子装了十根冰棍回来…真是羡慕死我了。唉,有小女兵听你使唤,叫干啥就干啥给你里外跑腿,你说你是不是真幸福。


后来我碰到宣传队长,队长是我同年兵,铁哥们。我半开玩笑说你们小兵都有女朋友呀!队长说:”不出大事,增进点友谊也没啥”。我知道队长大好人,不忍棒打鸳鸯。感情为重。


一次宣传队演出完吃宵夜我路过,突嗅到甜点饼干的异香就走不动了,哎,多少年没吃过了,每天就是糙米加清水白菜...走到后窗一看,桌子上那么多点心馋得直咽口水。故意没话找话:小W,你们吃不完吧!……小W心领神会立刻拿了个大牛皮纸文件袋把桌上的点心全倒了进去交给我。我提着牛皮纸袋一边咽口水舍不得吃一边想,幸福要有人分享。就去找了隔壁连队的死党—北京来的潘副指导员。两人躲在小屋子里一边细细的品尝,一边畅想……

兰光|外军参观我军

师部外事办公室下成立了军事训练组,我被调进去。我们是专门负责演习部队的军事训练和演习编排。组里人不多,就五六个。除了我,其它都是64年大比武尖子,各个身怀绝技。最厉害的是人人枪法了得,这就不用多说了,但是攀登能手大家可能就不大知道,这里有一个。他的攀登本领是可以不借助任何工具,在屋子外边墙角处,夹着墙角就能像壁虎一样爬上六楼。


还有一个是参加过64年大比武的老侦察兵,他的绝活是飞刀。不管他手上拿的是啥,是镰刀斧头工兵铲或匕首,只要手一扬胳膊一轮,家伙飞出去指哪儿扎哪儿,一定中,比小李飞刀强多了。我曾经跟他学了一阵子,还没学成。


上级指示,老外来部队参观,我们要把解放军的军事素质和精神面貌展现出来。按照上级的精神要求,我们经过反复推敲,军事表演订出了内容,以步兵军事技术为主,并有预备项目和大型项目备用。


经过精心准备和演练,各项科目都达到了预期要求,可以开放给外国人看了。

在七十年代初,国家还没有对国外开放的时候,我们部队率先对外开放,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刚开始经常是一些小型国外团体和要人来参观。通过对外的军事表演,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终于这一天,迎来了重要的军演任务:国外西方22国武官到我部参观访问。


武官,那都是内行。西方武官直接来到解放军基层部队,近距离观察部队的训练和装备,这在我军历史上是第一次。我们得认真对待。

兰光|外军参观我军

下午2.30演习开始。

首先出场的是一个步兵连的刺杀。


在操场的最远端,一个建制连一百多人,排着整齐的四路纵队,跑着整齐的步伐由对面喊着口号进了操场。扛在他们肩上的步枪整齐划一的微微摆动,枪上打开的一百多把刺刀,形成雪白一片的反光,随着身体跃动也在一闪一闪。


老外们都鸦雀无声,瞪大眼睛,要看看解放军是何路天神。因为全世界都没有刺杀技术。世界上只唯一中国有刺杀科目。所以在这里能看到,也是非常难得。


四路纵队跑着整齐划一的“刷刷”声的步伐,喊着震天的口号。跑进场地中央,突然立定,静止在场中央。整个部队的动作,就像是一个人,完全的整齐划一。


这一出场的阵势,当即叫老外们鸦雀无声。四路纵队在场地中央立定后,分别向左右转,再排成四条直线,迈着正步,向场地两边走去,再变换队形后很快形成了一个站满场地的正方形阵式。


当刺杀表演正式开始,一百多人排成方阵,在整齐划一的动作下成片的刺刀银光闪闪杀声震天,是最振奋人心的。老外从没见过这阵势,不禁肃然起敬,看得楞住忘了鼓掌,有的人若有所思。他们在从内心体会到了解放军的精神力量。才知道为什么解放军战无不胜,天下无敌。是因为解放军随时准备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跟你血拼!这就是解放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力量!


第二项是侦察连的捕俘拳和擒拿格斗表演。


接下来是步兵连队打空降兵。打空降是“三打”训练的一部分,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新科目。我们自己设计了100口径的土炮和炮弹。炮弹内装有降落伞,在升空约三百米开伞。表演时,是土炮发射降落伞在天上打开后,全连队在小喇叭指引下跑步进入阵地,躺在地上仰面朝天向天上的降落伞开枪。这时只听一片枪声像下雨。接下来验靶,一般都能中十几发。


跟着是两个神枪手100米打钢板靶。每人十发子弹十个靶,枪响靶落。因为枪声打得很有节奏象唱歌打拍子,老外就跟着枪声一边乐一边一下一下拍巴掌打节奏。看过音乐指挥吧?音乐指挥打靶!那个互动场面,才叫激动。看看,这神枪手都出神入化了,打枪都能打出拍子点儿来!这就叫艺术!


记得为了这个项目找钢板费了老劲。钢板不能太重又要结实。试过很多材料都不行,一枪就穿。后来找了国营钢铁厂技术部门帮忙。钢铁厂特地拿来当时最好的进口合金钢板做了十个胸环靶,厂方技术员信誓旦旦说绝对打不穿绝对没问题!第一轮枪响后去验靶,果然各个完好无损只有印子。


这时我想跟他们开个小玩笑,回到100米射击处,把偷带来的穿甲燃烧弹装上,照靶就一枪,枪声有点怪,尖利的声音,后座力特大,震了我一挺。远远看靶上淡淡一团青烟。有人还叫,咋有烟啊!走过去一看,这靶上有个3cm的洞穿过。叫来厂方技术员问他咋回事,他摸着脑袋想了半天,没有答案。我心中好笑:谁叫你刚才那么牛皮哄哄的,不知道共军利害!哈哈!


接下来是无后座力炮打运动坦克靶。


最后一个项目,是一个完整的建制连战术,实弹连进攻。这是重头戏,最好看。

实弹演习开始,首先摸拟炮火急袭敌阵地。只见对面半山到处是一团团烟雾伴随着爆炸声。一团团烟雾慢慢散开成一大片笼罩在半山。炮声刚停,重机枪开始射击。一连串子弹打过去,对面山上到处是烟雾。


接着步兵采用三三制进攻冲击。首先一个排集团冲锋冲过开阔地,后面两个排掩护,此时枪声大作像炒豆子。前面一个排到位接火,后面两个排就上!然后第一排派出一班,在全连火力掩护下,分成三个小组,互相交替掩护前进。只见敌阵地突然出现了胸环靶和半身靶,我方立刻枪声密集盖过去。只见各靶位处一阵黄烟,少倾靶子全部命中倒地。此时一班到位掩护,一排其余的二班.三班全上;接着二排.三排从两边包抄,形成夹击合围。全连近敌,一阵手榴弹(扔到预定的坑里,假想敌阵地有示靶员);全连冲锋,见到敌靶,抵近射击,不用瞄准,端枪就打……


就是这样一个连进攻战术实弹演习,看得武官们目瞪口呆,回不过神。一是解放军的英勇顽强;二是解放军的战术应用,配合严密.流畅自如,到了艺术的境地!三是解放军的战术应用灵活大胆神出鬼没,常有各种意想不到的表现,绝对比院校里的军事教材更精彩。老外才知道,解放军的战术是有板有眼。既有三三制掩护强攻;又有包抄合围,战术灵活。看得老外们心惊肉跳满头大汗。

演习完毕,武官们参观军营。允许拍照!


这是外国西方武官第一次正式近距离直面解放军野战部队的基层连队。武官们都很兴奋,瞪大眼睛,快步走进营房。他们想知道,是什么样的部队,敢于和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对抗;是什么样的部队,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以一己之力,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打垮了联合国军。


一进营房,首先被豆腐块一样的被子内务震惊住!挂包一条线一样长短;茶缸一条线杯柄朝一个方向,甚至里边的牙刷都是头朝上一个方向……


武官们第一次被允许近距离直面解放军军营很兴奋,拿着相机到处嚓嚓的闪光。有的看着枪架上整齐的一排56半,若有所思;还有的在暗中点床位查人数…有点好笑,叫你看就不怕你知道!一个连多少人,全世界都差不多。


但是我们战胜敌人的秘密武器你们知道吗?体会到了吗?就在连队的精神面貌中。

西方各国包括美国,始终不明白,当初志愿军没有飞机大炮是如何打垮联合国军的。就算现在已经知道了解放军全部的武器装备及火力,但不明白的是,暗藏于解放军中每个士兵的武器,精神力量相当于多少颗原子弹。所以他们敬重甚至于害怕解放军。


这时连队副连长来介绍连队生活,并邀请所有外宾与战士们共进晚餐。副连长骄傲自豪的说:我们本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业余劳动,丰富了部队生活。这些菜,是我们自己种的,鸡是我们自己养的,蛋是我们自己下的……我大吃一惊,啥时候大兵们都训练的都能下蛋了?我咋不知道!我不敢笑,赶快往屋外走,找没人地方喘大气去,,…一直到现在,凡去农庄吃饭,一定会问:这菜是你们种的?鸡是你们养的?蛋是你们下的?哈哈哈…...


该指导员讲话了,他说:我们有了毛泽东思想,战胜一切困难,都胸有成竹!

看着老外一脸茫然,才知道翻译是这样说:我们有了毛泽东思想,每个人胸腔里都长了一根成熟的竹子!


后来规定,讲话不许用成语。


这连队干部,咋一讲话就走火冒泡了呢。哎,连队水平就这样,你叫他冲锋陷阵那没说的,叫他发表讲话,有点困难。有次连队过节搞晚会,就有战士表演朗诵毛主席诗词,摇头晃脑的说:战士指看南奥,更加悠悠忽忽!(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哎...不过话又说回来,每当我们回忆当年的连队生活想起这些,都会乐的手舞足蹈喘不过气来......


没几天,德国明镜周刊发表观后感:“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任何军队都不能战胜他。”


一直到现在,还时时浮现出战士们在老外面前,骄傲自豪的神情。参加演习的这个步兵连是我的老连队,三八线尖刀英雄连。


作者简介:

1968年入伍124师372团,1969年入党,提干,调入师部作训科。

1979年,1984年两次参战,战后参加战斗英雄模范大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扬子   师部   宣传队   外军   武官   军事训练   连队   我部   枪声   女兵   步兵   我军   掩护   美文   解放军   老外   战术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