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美好的事情,大多是无用的

世间美好的事情,大多是无用的

北宋 赵佶 梅花绣眼图 故宫博物院藏


小时候,我们可以跑很远去追一只美丽的蝴蝶,也可以耗费一下午的时间在河边看小鱼游来游去,只因为有趣。


如今则很少再去盯着树叶、盯着花朵、看着白云发呆走神,因为有更有用的事情在等着,于是“有用”成了成年人生活行事的准则,“有趣”则成为了奢侈品。


世间美好的事情,大多是无用的。


世间美好的事情,大多是无用的

北宋 赵佶 芙蓉锦鸡图 故宫博物院藏


有时,你在草地上看到父母教孩子放风筝,在河边看到父母教孩子捉蝌蚪,会叹道:


其实,不是父母在教孩子做什么,而是孩子在带着父母做什么。假如没有孩子,父母可能很少再去单纯地感受自然,他们总是行色匆匆地穿过闹市,吃饭时盯着商业新闻,思考时不时低头看手表,陪孩子时还不停地翻朋友圈刷抖音,不再有闲暇沉思,缺少了真正的内心生活。


《小王子》一书中说,大人们都对数字情有独钟,如果你为他们介绍一位朋友,他们从来不会问你:“他的嗓子怎么样?爱好什么?会采集蝴蝶标本吗?”


而是“他几岁了?有多少个兄弟?他的父亲赚多少钱?”


他们以为了解了这些,就了解了这个人,然而使生活美好的东西,并不是这些有用的数字,而是有趣的心境。


世间美好的事情,大多是无用的

南宋 李嵩 花篮图 故宫博物院藏


当一个人好奇心丧失,不再对很多事情感兴趣的时候,他的生活才会变得满目疮痍,觉得生活没滋没味,再也没有从生活中去发现美的心念。


其实只要你细心体验生活,美无处不在。


当三两知己坐在一起,安静地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抿着小口细细品味的时候,那是生活的美;


当你笑看着孩子被彩笔涂的满是色彩的脸蛋时,那也是生活的美。


世间美好的事情,大多是无用的

南宋 马远 白蔷薇图页


作家周国平在《灵魂只能独行》中写道:


审美的人生态度,是和功利的人生态度相对立的,功利注重对物质的占有和官能享乐,审美注重对生命的体验和灵魂的愉悦。现代人在审美和功利两者之间进行选择,其实也就是有趣和有用之间进行选择,审美的生活态度,才能为没有信仰的现代人提供一种真正的精神补偿。


审美力很高的人,生活中一定是一个极有趣的人。


缺乏审美力的人,没有生活态度。


比有用更重要的,是有趣。


世间美好的事情,大多是无用的

元代 郑思肖 墨兰图


舞者杨丽萍,美成了一个自然的精灵。


她曾说她是生命的旁观者,来到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她清晰地知道自己是谁,也就懂得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尊重自然,观察自然,从自然中吸取灵感。


她的自然不仅是外表的自然,而是她将自己的心境交给了自然,成为自然和灵性的化身。


倘若没有这份亲近自然、洒脱无争的心境,你不会从她的舞蹈艺术中窥探到如此动人的灵性。


世间美好的事情,大多是无用的

世间美好的事情,大多是无用的

明代 沈周 写生册 故宫博物院藏


人们常常觉得“自然”不加修饰,很普通,其实美就是自然,越深刻越本质的东西就是越自然的东西。


我始终认为追求美的人也更乐意追求真和善,真正的美是可以让人平静,治愈和舒畅的。


有美的欣赏,才会有美的生活。


去触摸一片叶子,去闻一下夏天午后暴雨的气味,去细细地品一杯茶、去专心地听孩子讲话,这些承载着感觉的记忆,都会引发你的感触和感动。


感受美,其实就是活在当下,做回自己,专注于眼前的事物,给自己闲暇的空间,心灵才能得到舒展和放松。


世间美好的事情,大多是无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故宫   事情   南宋   北宋   灵性   功利   美文   闲暇   现代人   心境   世间   有用   有趣   美好   父母   东西   自然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