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慢半拍的人,才是人际高手

人是不能不说话的。但有的人说起来,娓娓动听,让人浑身舒畅;有的人说起来,像一柄利刃,令人十分恐惧;有的人说起来,一开口就让人讨厌。


有个姐在外省工作,大家时常会对姐的孩子说:


“你妈很久不回来看你了吧?叫她千万别回来,别把疫情传染给我们。”


她们嘻嘻哈哈,姐一家的情绪则降至了冰点。


诚然孩子还小,可父母常年在外,一直是她的痛。如此不考虑孩子的感受,骤然揭开孩子伤疤,实在欠考虑。

姐在外工作也没错,可大家这么说就好像姐已经染病一样,让人听着怪不是滋味。


其实,很多话正着说跟反着说效果是不一样的,快言快语跟口无遮拦也是两个道理。否则哪怕本身是出于好意,也会因太快出口而变了味。

说话不是赶集,不是越早越好。说话是门艺术,要恰到好处,不多不少,不疾不徐,深思熟虑后的慢半拍,才是刚刚好。

1小人之心


开口慢半拍的人,才是人际高手

网上曾有个很有意思的段子:


某人捡了一部苹果手机,正愁如何还给失主,电话响了。


还没等开口,失主就威胁道:


“你最好把电话还给我,我手机有卫星定位,我已经知道你在哪儿了!”


那人一听火爆脾气就上来了,买了十几个氢气球绑手机上,一撒手,爱飘哪儿就飘哪儿,你卫星定位去吧。

听上去怪不可思议,可这样的事,的确真实存在。

有次我坐公交,见到一对母女上车,正准备起身,旁边一个孕妇就嚷嚷道:

“你赶紧起来给人让座啊,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懂事。”


等孩子落座跟我说谢谢时,她的妈妈反而跟孩子说:

“你该谢的是这位阿姨。”


看着她们欢声笑语的画面,我恨不得马上跳车就走。可我心里又不禁委屈,难道就因为别人说的,比我做的快,所以我的做就丝毫没有意义吗?

生活中好像总有这样的人,本来你一番好意,别人却用他的思维方式来揣测你,无视你的心意,结果把整件事的性质都弄得恶心了。


而我们之所以会误解别人,主要还是因为自己内心有个“小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所以才会把事情弄拧了。


人性的善与恶本就在一念之间,如果你总是以小人之心去理解别人,别人可能会还之“小人之心”。

但如果你肯开口慢半拍,等待对方的“君子之行”展现出来,彼此人性的美好或许就会完美呈现。


人与人之间还是需要点信任的,你说对吗?


2以关心之名


开口慢半拍的人,才是人际高手

这样的情况还不止发生在陌生人身上,哪怕是亲密无间的家人也无可避免。

有次我生病回家调养,恰巧爸爸出差,想要我送他去另外的城市坐车。

而我一方面因为身体实在不适,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也是觉得爸爸完全可以在附近的车站上车,虽然班次少了点,但是近也方便。


没想到爸爸却生起了气,我也委屈至极。


但后来想想他是长辈,那就顺着他吧,结果我还没开口,有个亲戚就打圆场说:


“毕竟他是你爸,让你送就送一下吧,大不了不开车,坐车去车站。”


最后我送了,可在大家眼里我并不是主动为之,而是听了大家的劝,当了回孝顺孩子。

也不知是不是心气不顺,那天回家后,我生病反而更严重了。

其实我倒不是怪亲戚,我也知道她是好心。但世界上最伤人的话就是“我是为了你好”。可你不是我,究竟怎么知道怎样是真的为我好?

心意这种事,不是你觉得你是好心就能得到好效果的。开口之前,都需要经过“察言观色”的思考阶段。

而冲动地替别人说话,很多时候非但起不到好效果,反而会无视给予者的心意。

世界上谁跟谁都没有深仇大恨,大家也是善良的多,你能想到的事,别人也一定会想到。千万别让那些温情的时刻,抹杀在匆忙的开口里。

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慢半拍再开口吧,毕竟你的好意大家能心领,但替人开口这件事却不见得。

3慢一步皆大欢喜,快一步尴尬至极


开口慢半拍的人,才是人际高手

中秋时,婷婷遭遇了一件极度委屈的事。


她跟男朋友交往一段时间了,双方家长也认可。按照习俗,中秋男方得往她家送点中秋礼。

而她也很懂事,自己早早准备了礼物,想着也让男友父母开心开心。

可偏偏她男友十分不上道,男方妈妈中秋前电话提醒他记得准备时,竟然开玩笑地说:


“买这么多东西去她家,我也会叫她买来给你们的。”


婷婷一听这话瞬间垮了脸,且不说习俗中女方本身就无需买,可中秋就是为了父母开心,婷婷也早准备了礼物。


男方这么一说,好像是自己家占了对方多大便宜一样。心意被当成了买卖,不仅变了味,自己在对方父母眼里也变成了不懂事。

其实男朋友这话只要晚一点说出口,哪怕等送礼那刻再开这种玩笑,情况也会大不相同。

我们常说要以己度人,但在说话这件事上,更多时候需要的还是换位思考。

血缘是个神奇的东西,有些玩笑自己跟父母开可以,但另一半却不行。

不是父母小气,而是人与人交往要特别注意一个分寸。什么话该讲,什么话不该讲,什么话要想一想再讲。


虽说言论自由,但法律尚且有诽谤罪,可见所谓的自由也不是绝对的自由。

生活中也一样,你可以畅所欲言,但一旦这个话涉及他人,就不能随意开口。


古人有云: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而我们说话,虽然不会负着“兴邦”或是“丧邦”的责任;可我们也不能不顾到“招怨”,到把事情“办毁”的层面。而这考验的恰恰就是说话慢半拍的智慧。


4好好说话


开口慢半拍的人,才是人际高手

子禽曾问墨子:


“多说话有好处吗?”


墨子答:


“苍蝇、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然而没有人去听它的。


但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震动,人们早早起身。


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深以为然。


我们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话,我们也需要说话,但更重要的是会说话。

有时,一句话说好了,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一句话说坏了,反而会惹是生非,推波助澜。


所以,无论你是好心还是善意,开口前,请好好观察,给他人一个办好事的机会。不要恶意揣测,要深思熟虑;


开口时,好好的话要好好说,尽量避免反问乃至诘问这种不友好的交流方式。给他人如沐春风,你也更能换来想要的效果。

切记,话不在多,更不要急,那么,你也能成为人际关系的高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墨子   失主   深思熟虑   男方   好意   什么话   美文   小人   心意   好心   中秋   人际   委屈   说话   父母   效果   高手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