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英子的故事


我和英子的故事

作者:刘生文

张丽英,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个十分真诚又十分清纯的女孩。她像一朵盛开在山涧的小花,给人的感觉,始终是美丽的、恬静的。 只有我们俩人在一起的时侯,我才叫她英子,她似乎很乐意我叫她英子。因为叫她英子,少了一些生分,多了一些亲切。 是1998年的秋天,原先的学前班老师走了,英子就被学区派到水峡小学,当上了幼儿园老师。英子和我一样,也是没有编制的代课教师。 英子的个子很高,身材也很苗条,一张稚气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给人的感觉很温顺。余校长把英子分到我的办公室,英子显得十分激动,她是巴望和我这个作家在同一间办公室办公。真是傻人有傻福,上天给我把英子派来了。从此,英子扮演了清洁员、秘书的双重角色:打扫办公室卫生,替我整理书刊,替我泡茶。该她干的,她全干了,不该她干的,她也全干了。知道我喜欢花草,英子就把自己家中好看的几盆花草搬来,放在我的办公桌上;知道我喜欢《西班牙斗牛曲》,只要我有空,她就一遍遍放给我听。像英子这样善解人意的女孩,你打着灯笼也难遇到一双。我是个业余作家,闲遐里经常写文章,但我最怕抄稿子。英子来了,她就成了我的义务抄写员,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从不嫌烦。时间长了,我真有点过意不去,想给她补偿点什么。英子非但不要任何补偿,还说替我抄稿子,是她最大的幸福,还说给我抄稿子,她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仿佛占了我多大便宜似的。 那时侯,每个双休日,乡学区都要举办教师培训。英子没来之前,都是别的老师用摩托车带我去的。为了答谢人家,每次我都要掏钱,请人家去饭馆里吃上一顿,每次都要花上四五十元。仅此一项,每个月都要花去一二百元,我每个月200块钱的代课费,全花在往返的路费上了。为了节省开支,爱妻只好赶毛驴车,送我去乡上参加培训,费时又费力,还经常迟到。 英子来了,妻子得到解放。打那以后,英子就成了我的专用司机,早上她骑摩托车把我带上去,中午又送我回家吃饭,下午又来带我上去,傍晚再把我送回家。一天跑几个来回,一天光加油就得好几块钱吧。我要给英子一些加油的钱,作为一点补偿。英子说,她一个人跑也是跑,带着我,听我讲讲文学,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就这样,英子带着我去乡里参加培训,一周又一周,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我的视力很差,参加培训时,我又喜欢坐在最后一排,前面黑板上的培训内容,我一个字都看不清。有时参加一天培训,我一个字都没记录下来。有时,培训中途,学区的几个领导,还要挨个儿检查教师的培训笔记,记得不认真,领导都要当面批评。我没有记下笔记,曾被几个小领导教训了几次,搞得我下不来台。 自从英子来了之后,就解了我的围,她成了我的眼睛。每次培训,她都挨着我坐,她同时记我和她的笔记,她把我的笔记,记得工工整整。而她的笔记,由于时间不够用,就记得很潦草。有一回,负责培训的小领导,检查了我俩的笔记,表扬了我,批评了她。领导说英子一个女孩子,写的字,像苍蝇爪子乱抓下的,难看极了。说我一个男同志,记得笔记多工整,看着心里都舒服。听了领导的批评,英子就低头承认错误,并保证一定要虚心向我学习。 一个女孩子,心胸宽阔的能行驶一艘航空母舰,你没有理由不被她的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所感动。常常受到英子的帮助,我都有点受之有愧。就和爱妻商量,给英子买一件衣服,或别的什么,以示感谢。当我把想法向英子说了后,没想到英子断然拒绝,她说,为我做的一点小事,是她心甘情愿的,不必放在心上。 慢慢地,我发现了英子的一个细微变化,她特别喜欢我的作品。每当我在报纸上发表一篇作品,她都要想办法找来报纸,把我的作品剪下来,沾贴到一个精美的日记本上,在空白处,还要写上几句感想。我发现了英子的那个秘密,心里很感动。就问她:“英子,为什么剪贴我的东西?” 英子回答:“老师,你的每一篇文章,都很感人,文字也很干净,我很喜欢。” 我告诉英子:“多年前,参加了一个文学笔会,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师激励我,要做干净的人,写干净的文字。我把老师的教导,当作座右铭,一直记在心上。” 英子说:“老师,从今往后,我也要像你一样,做个干净的人,写干净的文字。” 我问她:“英子,你也喜欢写作?” 英子回答:“喜欢,不是一般的喜欢,而是非常喜欢。老师,我想拜你为师,学习写作,行么?” 我连连说,行,行,行。 有一天,英子买了好多熟食,在办公室里摆了拜师宴,她把学校的老师都请来了。酒过三巡,英子特意给我敬了一杯酒,说:“刘老师,我今天正式拜你为师,跟你学习写作。” 一听英子拜我为师,想当作家,几个老师笑得前仰后合。有人讥讽英子:一个黄毛丫头,也不掂量自己几斤几两,还想当作家,简直是白日作梦,痴心妄想! 英子受了别人的挖苦,没了信心,好多天里都不敢在我面前提写作的事。 我知道英子除了自卑,还有心理障碍,作为老师,我有义务帮助她消除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我给英子讲了我的人生经历,我还告诉她,写作和学历高低无关,只要坚持到底,就一定会有收获。自己认准了的目标,一定要走下去,莫管他人说三道四。 在我的不断开导下,英子终于露出了笑脸。趁热打铁,我对英子进行了强化辅导。英子是一个很有悟性的女孩,很快,她就掌握了一些散文的写作规律,也不在把写作看的高深莫测。她像个勤奋的小学生,一篇一篇的写,写好就交给我批阅。对于她的每一篇习作,我都给予悉心的指导。直到有一天,她把一篇题为《绿色的梦想》的散文交给我,看完她的散文习作,我简直惊呆了,这么一篇透着才气的作品,真的是出自她的手?毫无疑问,那篇散文习作,己经达到了在报刊发表的水平。我鼓励她向《酒泉日报》投稿,她说想用个笔名,我建议她用“英子”作笔名。 真没想到,时间只过了半个月,《酒泉日报》就刊登了英子的那篇《绿色的梦想》。文后还配发了编辑的一篇精彩的点评,评价英子的习作语言优美,立意新颖,有感召力。 英子发表了处女作,她在我面前哭得像个受了天大委曲的孩子,我也为之动容。 时过不久,英子收到报社寄来的50款钱稿费,她又搭了点钱,备了一桌谢师宴。同样,把学校的老师都请来,还给每个老师都敬了酒。最后特意双手敬了我一杯酒,闪着洎花说:“刘老师,在你的精心辅导下,我终于发表了第一篇作品,让我发自内心的说一句,老师,谢谢你!” 一听英子发表了文章,大家起初都不相信,当英子把刊登她的文章的《酒泉日报》亮在大家面前时,大家才愣住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谁能料到,貌不惊人的英子,文章却写的如此优美。 在当时,教师要在报刊上发表了文章,年终考核时,不但能获得加分,还会受到学区的表彰奖励,是一件很露脸的事。打那以后,教师们都对英子高看一眼,在也不拿她不当回事。 在我转为公办教师的那年秋天,英子在《甘肃教育报》发表了一篇散文,题目是《我有这样一位老师》。是我的同事,把一张《甘肃教育报》拍在我面前,让我放下手头的事,无论如何都要看看一个叫张丽英的代课教师写的文章,说那篇文章写的不是一般的好。同事说,连他这个大学中文系的本科生,都自愧不如。我连忙放下手头的事,把那篇文章读了一遍。不读不知道,一读还真的吓了一跳。那篇文章写的太美了,至今我都记得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开是这样写的:一个人一生中能遇到一个好老师,就如同拥有了一大笔精神财富。物质上的拥有是暂时的,精神上的拥有才是永恒的。我最大的幸福,就是遇到了一个好老师,他叫刘生文。记得结尾是这样写的:刘老师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人生教科书,我会解读一辈子;刘老师是一部经典教育诗,我会吟诵到永远。 2001年年底,乡学区辞退了所有代课教师,张丽英也回到了水峡七队,成日在农田里劳作。第二年,她嫁人了,嫁给了一个富家子弟。 前不久,张丽英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说她的生活发生了变故。她说今后就和两个年幼的儿子相依为,与书为伴,平平淡淡过完下半生。作为她曾经的老师,我却不知道该给她怎样的人指导? 人生无常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酒泉   学区   习作   稿子   美文   刘老师   散文   干净   作家   领导   老师   教师   笔记   喜欢   故事   作品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