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禅宗智慧」

#禅宗智慧#

道德经中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像水一样去做人,至柔之中有至刚、遇方为方,遇圆为圆,包容万物。

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老子用无形的水,来表达人的心境应该像水一样。它柔和得可以始终从高处往低处流;可以随着各种器物改变自己的形状;可以变成甘露润万物而无声。它刚强得可以滴水穿石、无坚不摧、无孔不入。它强大得可以推动巨石、掀翻巨轮。人的思维也要像水一样冲破有形的禁锢,达到无形的境界。这就是所谓的“致阴致阳,致柔致刚”的道理。

介绍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方法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的一切行为都完全符合自然规律,所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青少年的成长也应该像水一样,顺其自然地茁壮成长。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禅宗智慧」

1、水往低处流,高人最低调

古人云:“水,避高趋下。”

水,流到低处,方能纳百川、成大海。

其实,人也一样,出头的椽子先烂。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明月高悬,终将凋零。

《易经》有言:“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做人气势不能太盛,世上凡有真才实学,谦卑高贵者,

无一不是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人。

所以,别自视过高,也不要瞧不起任何人,不卑不亢,才更伟大。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别具爱才之心。

一次,他经过城门,看到一位衣着破旧的老门吏,在专心看兵书。

便问:“先生何故苦读兵书,不与他人闲聊?”

老门吏说:“老朽虽年岁已高,但心有报国之志!”

信陵君甚感佩服,含泪告别。

他四下打听,得知老门吏隐士高人,便大摆宴席,带着随从车马,邀请老门吏。

信陵君没有一点架子,态度十分谦恭,

入席后,人们见首席坐着的,竟是一个衣着破旧的穷老头,大感疑惑!

信陵君依旧笑而不语,奉他为上宾。

这个穷老头,名叫侯赢。

正是这个侯赢,在日后用自己的死,为信陵君揽下了,以下犯上的死罪。

古人们所谓的:士为知己者死,除却大仁大义之外,

更重要的:是在彼此上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平等。

而尊重、平等的背后,更多的是谦逊。

他们看得见高处,也守得住低处,卓尔不群,却又谦恭有礼。

《周易》有云:潜龙,勿用;亢龙,有悔。

真正高贵的人,像水一样,温厚、宁静,却又博大,

而傲慢的人,会因无视他人而陷入泥潭,

其实,世界那么大,人不过沧海一粟,只有不断修行,才能看见自己。

只有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人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禅宗智慧」

未闻笛声远,山间流水边


2、水不动则静,人不动则慧

古人云:“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水面波澜不惊时,倒影便会很清晰,

人也一样,如果一个人的心很宁静,才能在闹市寻一方心灵净土,生出智慧。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智者远近驰名,很多人不远万里前来学习,

两人看到远方的旗帜,其中一人说:“是旗在动”。

另外一人说:“不,不是旗在动,是风在动。”

两人争论不休,引众人围观。

这时 智者走过去,对他们说:“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曾国藩曾说:“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静在心,不在境。”

静不是沉默,也不是无言以对,而是反省自身,理清思路的一个过程。

它不仅是安身立命的法则,也是伺机而动的蛰伏。

同样,它也能治愈一切浮躁。

有人曾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独处时安静地丰富。”

梭罗耐得住自然的万籁俱静才写出惊世巨作《瓦尔登湖》;

陶渊明经得住孤独,才能怡然安享田园生活,

安静,是因摆脱了外界诱惑,守住了内心。

丰富,是因拥有了内在,看见了高处。

世间万物熙熙攘攘,心静,心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禅宗智慧」

清凉夏日一位身着汉服的女生在满是荷花盛开的荷园中散步乘凉


3、学会变通,无形胜有形

古人有云:“圆中则圆,方中则方,壅之则止,决之则行。”

水是天下之至柔,却能克天下之至刚,

只因水时而奔放,时而细腻,它遇圆成圆,遇方成方,因势而变,

春为露,夏为雨,秋为霜,冬成雪。

我们的人生也一样,做人不宜太刚,太刚易折。

只有学会变通,才能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从前有个商人做生意失败,不能释怀,便找到一位智者。

智者舀了一瓢水,把水倒入杯子,又倒入花瓶,

之后,他又把花瓶里的水倒入土地,水融入土地,不见了。

商人茅塞顿开,人应像水一样,不管盛进什么容器,都要适应,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

当我们无法改变世界的时候,能做的只是适应它,

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只有唯变所适、刚柔相易,才能真正做到无形胜有形。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禅宗智慧」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柔弱,柔弱,天下万事万物,归根结底,莫不是以至柔克至刚。能克刚之柔,难道不是更刚吗?祖父“男儿以懦弱无刚为耻”的家训,自己竟片面理解了。曾国藩想到这里,兴奋地在《道德经》扉页上写下八个字:“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他觉得胸中的郁结解开了许多。

曾国藩为自己的这个收获而高兴,并提起笔,郑重其事地记录下来:静中细思,古今亿百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当思一搏。大地数万里,不可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夜仅一榻耳,当思珍惜。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一毛耳,当思多览。

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及者,不过太仓之粒耳,当思奋争。然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

经过这番痛苦锻炼的曾国藩相信,他必能以更为圆熟的技巧、老到的工夫,在东南这块充满血与火的政治舞台上,演出一幕迥异往昔的精彩之剧来。

大彻大悟的曾国藩,展现于世人的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桀骜不驯、凶神恶煞的“曾剃头”了。

为使自己的学生李鸿章更好的发挥才干,曾国藩宁愿让出自己的位置;为联络旷世奇才左宗棠,曾国藩情愿把自己比作“雌”,把左宗棠比作“雄”。曾国藩是用“心”一举打败了洪秀全。打败洪秀全以后,曾国藩毅然解散了他苦心经营的军队。

后人都非常推崇曾国藩,曾国藩这个人是没有什么好推崇的,推崇的是他“上善若水”的心境。

道学崇尚“水”,崇尚“不争”,崇尚“柔弱”、崇尚“无为”,崇尚“无私”。听起来很深奥,从道学演变出来的“武学”,诸如“太极”、“八卦”等拳法就可以看出,没有哪一种是进攻的,全部是防守。

在防守中寻找对方的弱点,再借攻击者的力量来攻击其弱点,以守为攻才是其奥妙所在。无论处人还是处事,要想把防守做到家,没有“上善若水”的心态,是做不到的。也就是说:道学是修炼心境的。

《孔子家语》有言:

“水唯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圣人胸中有大道,得失成败在其中。”

像水一样做人,容万物,不高调,有韧性,变则通。

我们这一生,才足够精彩!共勉!让我们一起点亮“在看”转发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道德经   卑以自牧   心静   万物   变则通   智慧   道学   兵书   禅宗   胸中   高处   美文   柔弱   智者   心境   境界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