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由心生,心由善养「禅宗智慧」

#禅宗智慧#

人活着,活给别人看的一面是假象,活给自己看的才是真相。

我们穷极一生寻找伟大的字眼,诸如:自由、荣誉、快乐等等,我们就得花上一辈子来寻觅,到头来还是徒劳无获。

这些伟大的字眼没有清晰的概念,没有绝对的定义,但终究抵不过“福气”二字。

对一个人最好的祝福,不就是“一辈子拥有享不完的福气”吗?

心越善,福越满;心越宽,福越大;心越静, 福越深。

命由己造,福由心生;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是古经上的一段话。说的是人的一切福报恶果都是人自己经营出来的。因此,就又有了改变命运的多种方法,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十一择业和择偶十二趋吉避凶 。”然而,现在的社会,光怪陆离。现在的人心,浮躁无真。如此的改命,又能几许换真?!

信佛的人多是对每个人都是充满嗔念,却又自以为自己成了诸天神佛,在代佛礼俗。又或者做了恶业之人,为求心安,念佛求避之。结果是,每日一部经,每夜噩梦重生。

不信佛的,也求神拜祖,大改风水,岂不闻:先有心地,后有阴地。居善地,存恶念,犹如嫁接桃子到柳槐,最终只是苦木果一枚……

福由心生,心由善养「禅宗智慧」

1、心善,积福

宋朝时期,大将军曹斌顺利攻打四川宜宾县后,拒绝参谋提出的“烧死百姓,以绝后患”的建议。

还下了一道命令:不可杀害,不可夺取。俘虏如愿留下,分地开垦;如想回家,发放盘缠。

宜宾县的百姓为了纪念曹斌,建了曹公庙来感念他的恩德。后来的曹斌,官居高品,年过九旬,子孙腾达。佛法中提到,公门之中好修行。曹斌将屠城变为善法,不只是一个人两个人得利,福报自然满堂。

如果说真诚是人生最高的美德,那么善良就是人生最好的风水。

在我国,流传着一个“一公分主权”的故事:

德国统一之后,曾经守护柏林墙、向翻墙民众开枪的士兵受到审判。

一个士兵辩解说,我是执行命令,别无选择。

法官说,你是执行命令开枪,但你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公分的主权,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知”。

人之初,性本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没钱折腾的,寄希望于子女,寄希望于读书等等、等等。

可惜,这人人奔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的念头,读了个天昏地暗,铁砚磨穿。闹了个知识一肚子,学问不如糠。还沾沾自喜,学到知识,拿到了学历,有了走入社会,混职场的敲门砖。

凡此种种人,自此走入社会,靠着种种红本证,敲门砖,冲杀中,忘了自己本一老百姓。攀附权贵,矢逐铜板,偶有不幸加身,则恨天不公,怨母不贵……

浮云百年,似梦南柯。才觉百年虚度,心中酸苦,偶忆往事,只觉珍重无依。欲老亲不在,欲幼子不依。无法自处,便觉万事萧条,心中无己立足之地,却漫出傲气,颠倒是非,造化为锥,以得心安。

来日无常索命,待到那时,双眼一闭,阴冥一游。偶遇亡友,皆欲避之。问于无常,答曰:你身上恶业太重,众鬼避之不及。

福由心生,心由善养「禅宗智慧」


2、心宽,载福

《礼记·大学》里说:“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这里的“胖”不是指身材肥胖,而是指身体强壮,心宽者不仅体壮,而且心理亦健康。

苏轼曾经一路向南贬谪,最后贬到了海南,那时候的海南可谓荒蛮之地。

但是苏轼很清楚,生气除了伤身,毫无用处。他就贬到哪,吃到哪,开开心心享受当地生活,乐乐陶陶发生各种菜式,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肉……无一不如雷贯耳。

当然,“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境界,也是常人所不能及。

心一宽容,气就不会郁滞;气不郁滞;血就通畅,所以,心宽一寸,病退一丈。

因此,尽管一生饱含沧桑,历经坎坷,但是苏轼很少得大病。

心宽之人,言行合一,无须过多解释。他们用简单的生活,用简单的方式让人了解他们,至于能否理解他们,他们反倒是不在意了。

人活着,活给别人看的一面是假象,活给自己看的才是真相。

行至一破屋。告曰:此文士庐也,问何以知之,曰:凡人白昼营营,性灵汩没,唯睡时一念不生,元神朗沏,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窍而出,其状缥渺缤纷,烂如锦绣。学如郑孔,文如屈宋班马者,上烛霄汉,与星月争辉;次者数丈,次者数尺,以渐而差,极下者亦萤萤如一灯照映户牖,人不能见,唯鬼神见之耳。此室上光芒高七八尺,以是而知。

因而问:我读书一生,睡中光芒当几许?

无常思付良久曰:昨过君塾,君方昼寝,见君胸中高头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屋上,诸生诵读之声,如在浓云密雾中,实未见光芒……此为汝终生浑念太重,读书亦难明乎?!

《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虽然说的是大学之道,但我认为这或许是读书真正的目的和意义。读书在于明理,在于格物致知,体察人情万物之道。

福由心生,心由善养「禅宗智慧」


3、心静,享福

最静的地方,不在与世隔绝之处,而在我们的心灵之间。

最大的福气,不是求天拜地索要,而是日常间已有定数。

心静,是修来的福气,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互动,也是自己给予世界的奖励。

有本书里写道: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很多人就是这样,四肢健全可以肆意奔跑的时候,抱怨周遭环境太差;

突然生病了,坐轮椅了,又怀念当初可以行走的日子;

到了长褥疮,坐不踏实的时候,又念叨坐轮椅上的时光可真舒服。

永远嫌弃现在,福气都被赶走了。

人要心静,接受月有阴晴圆缺,接受不可控的事情,接纳现在的辉煌与所有,才能享受时光的馈赠。

生命中有一个很奇妙的逻辑,如果你真的过好了每一天,那么明天也还不错。

福由心生,心由善养「禅宗智慧」


心怀善良,是最大的美德,冥冥之中,福气自来;

心怀宽容,是最美的修行,可包容万物,承接恩泽;

心怀安宁,是最高的境界,能够心平气和地迎接福分。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宜宾县   心静   东坡   敲门砖   禅宗   海南   心安   胸中   心怀   福气   美文   无常   风水   光芒   命令   智慧   大学   心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